幡然醒悟:人類必須改變

2019-06-05   感知主義者

王建平:每日一文:人類必須改變

有沒有這種感覺:生活內容是新的,可模式太老;社會形態是新的,可制度太老;人類精神意識是新的,生命理念太老;世界發展是新的,世界觀太老;科技創造是新的,科學理論太老;人的需求是新的,生活現實太老;未來的想像是新的,人的思想太老;理想的藍圖是新的,人的慾望太老;人們的情感是新的,人之間的關係太老;人的思維是新的,倫理邏輯太老;文化現象是新的,傳承方法太老;未來的期待是新的,人們的心態太老;人的互動是新的,人性太老……這世界的新和舊已經成為了尖銳的矛盾。

沒有改變世界還是改變人類的觀點之爭,只有改變人類,因為改變了人類便改變了世界,而世界改變人不變是不行的,一個新世界住著舊人類更是不堪設想,所以,一切矛盾的焦點就是改變人自己。改人改什麼?怎麼改?很顯然,不是改生命硬體設備,人的身體機能暫且不論,我們要改的就是精神意識和思想觀念。事實上這世界除了物質的屬性被人的感知規則先天確定之外,物質屬性之上的所有結構都與人的精神觀念有關,它們都是人的精神觀念的衍生物,可以說,在物質的基本屬性之上,人的精神觀念投射下的世界才是我們真正相處的世界。

世界上的新舊矛盾皆產生於人,而人則存在於思想理念之中。問題在於,人類並非一開始就有意識的、智慧的和理性的認識存在、解釋世界,人是逐漸從生存的意識積累、從經驗的匯聚中得到最初級的認識和理念的。這些最初級、最原始的認識和觀念奠定了人類的世界觀,從這個世界觀衍生出來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人類的基本生存理念,在此理念的框架內,人們構建起倫理、邏輯和秩序與規則,構建起多元多義的意識形態,並指導產生了人類的文明生活。在這個數千年的漫長過程中,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力在不斷地增長,世界和人類的生活形態在不斷地改變,但是,我們思維和智慧的朝向都是指向對於存在的改造,人們思想要解決的是該做什麼?怎麼做?我們在支配著些什麼?這些方面是人思想與行為的主要著力點。而什麼在支配我們?我們為什麼受此支配?我們為什麼要如此存在?人類卻少有用力,即使是著力思考,也仍然限於生存應用及對於生存邏輯或理論體系的彌補,至多修正人們的單向思維,絕無任理論及思想徹底質疑過人的生命觀或顛覆過人們的生存理念。生存競爭邏輯模式一統人類的思想觀念至今,雖然破綻百出,但老而彌堅,並無半點被其他理論體系取代之虞。

存在現實與存在理念相矛盾的結果是人的痛苦,人已經不再是叢林中人,再遵循叢林法則讓人難受;人已經不再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人,再以物質財富來維繫生存權讓人難堪;人已經不再靠家族劃分來獲取生存利益,再以人與人的利害關係為據讓人難處;人已經不再想爭個你死我活,再以競爭模式來要求讓人難為;人已經不再想個人孤獨一生,再以生命原理來解釋生存難以自圓其說……人自身的要求與觀念的矛盾日益顯露,人正在從生存智慧向感知智慧過渡,人正在放棄過去的人而變作新的人類,人正在從前人類向後人類轉化的過程中。世界其實已經一新再新了,人類所處的環境、生存條件、文明水平、智慧能力等等早已非前人類可比,特別是人的感知要求和內在心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再也不是古人。再用古老的生存邏輯來看待人,再用古老的生存方式來要求人,再用古老的意識形態來控制人,再用古老的生活體制來約束人……都與人們需要的新世界和新生活格格不入。人們的舊觀念再不改,已經裝不下人的新形態了。生活內容,特別是科技的飛速發展倒逼著人的改變,人的生命倫理、道德秩序、人性情感都已蒼老不堪,一觸即潰。所以,人類需要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來重建自己,人需要一個全新的"我",一個前所未有的"我"來適應新的世界,達到新的要求,實現新的存在。

這種改變是不可拒絕的,這正是存在規律演變過程的需要,人必然要從低級走向高級,這是感知進化不可阻擋的必然進程。這次改變是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主動變革,是絕無僅有的智慧選擇,人從未進行過這種蛻變式的變革,其規模和影響將遠遠超過人的想像,其達到的效果和產生的結果更是人意料不到的。事實上,人類所有的智慧和能力的提高和集結,就是在準備這驚天一變,人將從生命體變成感知體,人將從每個人變成一個人,人人相同、人人相通、人人相親,這種人類才是新世界的主人,才是科技手段使之長生不老的新人類,才是盡享感知愉悅的幸福人類。

人們不要再猶豫,你必須改變自己,你必須成為感知中人,你必須成為感知共同體中的一員,否則,新世界容不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