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過四分之一,雖說受疫情影響很多公司復工都比較晚平均,但不影響算薪酬,小誠之前剛發過一篇復工後六周的北京平均薪資為11874元的文章,然鵝,最近智聯招聘發布了《2020年春季中國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上面顯示北京2020春季招聘薪酬為11982元/月。
《報告》還稱,2020年春季全國白領46.3人競爭一個崗位;全國38個主要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為8821元/月,本季度平均薪酬絕對值環比下降0.1%,同比上漲9.6%,北京平均招聘薪酬為11982/月,位列第一。網絡遊戲行業薪酬回落,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行業薪酬重回第一。
從各個城市平均薪酬水平來看,2020年春季除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南京、武漢、東莞、重慶、成都、濟南、鄭州和哈爾濱等12座城市的平均月薪環比小幅上漲,其他城市的平均月薪環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分行業來看,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行業以12286元的平均月薪位列第一,由上季度第三名上升至本季度榜首。
此外,信託/擔保/拍賣/典當、網絡遊戲、跨領域經營、銀行、專業服務/諮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保險、中介服務、計算機軟體、學術/科研等10個行業薪酬過萬。
整體來看,職位供給量和簡歷投遞量同比降幅較大的行業包括受疫情衝擊較大的教育/培訓/院校、酒店/餐飲、娛樂/體育/休閒等,以及近兩年發展增速放緩的IT/網際網路、金融、貿易/進出口等領域。
先別急著說自己又拖後腿了,雖然有「失落」的行業,但是全國短缺職業榜來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4月21日,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榜」。
這些數據源自全國102個定點監測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權威性極強!
這批短缺職業主要集中在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專業技術人員3個職業大類,其中,超4成短缺職業集中在生產製造領域。
100個短缺職業中,各類數量分別如下:
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44個)
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34個)
專業技術人員(15個)
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4個)
黨的機關、國家機關、群眾團體和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2個)
不便分類的其他從業人員(1個)
具體而言,短缺職業排名前十名的職業是營銷員、快遞員、餐廳服務員、保安員、包裝工、焊工、保潔員、商品營業員、裝卸搬運工、車工。
相比去年後兩個季度發布短缺職業68.2萬人和66.4萬人的缺口,本期缺口人數加大,達到85萬人。「營銷員」連續三期穩居短缺職業排行第1位,「快遞員」由上期第13位躍居本期排行第2位,「家政服務員」「房地產經紀人」「收銀員」等3個職業退出前十。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批短缺職業排行中,有29個職業新進入「排行」,疫情防控急需的相關職業短缺程度加大。
此外,疫情期間受防控影響無法正常運營的餐飲、酒店住宿、交通等行業職業短缺程度緩解,「中式烹調師」、「採購員」、「道路客運汽車駕駛員」、「客房服務員」、「後勤管理員」、「收銀員」、「汽車維修工」等15個職業排位下降明顯。
「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和「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兩者成為缺口大頭,合計占比78%,是市場短缺職業的主體。
數據顯示——「營銷員」穩居崗位缺口第一,「快遞員」則緊隨其後。「家政服務員」「房地產經紀人」「收銀員」等3個職業退出前十。
此外,與春節農民工返鄉及受疫情阻滯無法按時返崗等因素相關,製造業職業需求仍然偏緊,15個職業短缺程度加大,這些職業包括:
「通信系統設備製造工」
「機修鉗工」
「電子專用設備裝調工」
「衝壓工」等
疫情防控急需的相關職業短缺程度加大,5個職業新進「排行」,這些職業包括:
「內科醫師」
「醫用材料產品生產工」
「縫製機械裝配調試工」
「藥物製劑工」
「裁剪工」等
疫情期間,受防控影響無法正常運營的餐飲、酒店住宿、交通等行業職業短缺程度緩解,15個職業排位下降明顯。
這些職業包括:
「中式烹調師」
「採購員」
「道路客運汽車駕駛員」
「客房服務員」
「後勤管理員」
「收銀員」
「汽車維修工」等。
從缺口絕對數看——
2019年三季度、四季度和2020年一季度的三期缺口數分別是68.2萬、66.4萬、85.0萬。
總體求人倍率(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的比值)也呈上升趨勢,分別為2.41、2.32、2.62。
看來,隨著2月底3月初復產復工來臨,市場用工需求加快復甦,大家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想實時了解更多有關社保、人力資源等相關信息與政策,
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喲!
我們一定會給您帶來最「誠」心的內容與乾貨!
信息綜合整理自中國新聞網智聯招聘、勞動報、勞動午報等
圖片整理自網絡,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