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龍的電影作品中,1993年的《重案組》是一部非常重要也非常「另類」的作品。
說它「另類」,是因為該片的整體風格與一般意義上的成龍電影大為迥異。在該片中,成龍奉獻出了職業生涯最為嚴肅的一次演出。憑藉該片中的出色表演,成龍蟬聯了1993年的金馬影帝,成為金馬獎歷史上首位連莊的影帝!
無論是從影片質量還是從票房來看,該片還是相當成功的。但《重案組》留給觀眾們最深刻的記憶,卻是影片兩位主創成龍(主演)和黃志強(導演)之間不和的坊間傳聞。
甚至有傳言說《鼠膽龍威》是同樣與成龍有矛盾的王晶夥同黃志強共同拍攝的,專門來諷刺成龍的。
其實,這些都是媒體和公眾間的猜測和傳聞。
之所以有這麼多「不和」的流言,其源頭主要還是兩人創作理念上的分歧,屬於單純的業務問題。
有「野獸(導演)」之稱的黃志強是非常出色的警匪動作片導演,其作品以大膽出位、場面火爆、節奏緊張而聞名。
由黃志強執導、徐克監製的《天羅地網》就是一部非常典型的「黃志強電影」。
影片《重案組》是以香港轟動一時的富商王德輝綁架案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導演黃志強想把本片拍成一部嚴肅的警匪片,這也是他最拿手的本領。但考慮到影迷們對成龍電影的觀影經驗,在影片拍攝結束之後,在沒有通知黃本人的情況下,擁有最終剪輯權的成龍自主補拍了部分鏡頭,並較低程度地重新剪輯了影片。說到底,就是為了照顧影片票房利益等問題,成龍對最終上映的影片做了一下小小的「微調」。
黃志強的電影非常注重對暴力和色情的渲染。
所以,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重案組》,在整體風格上,仍然是一部典型的黃志強式的警匪動作片。只不過,在影片的後半部分,有關性、暴力等敏感元素被適當地削弱,而動作戲則稍有加強。
事後來看,成龍此舉,似乎稍顯「霸道」,但如果我們曆數成龍大哥後來的轉型之作,就不難發現:觀眾對類型片的演員們是有很大的心理預期的,在潛意識裡,他們對於「英雄們」的這種改變,是十分抵制的。
票房和口碑雙輸的《新宿事件》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堪稱成龍職業生涯中最失敗的轉型之作。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成龍的此次「微調」,其出發點,其實是出於對影片整體商業利益的考慮,只是做法上可能稍欠妥帖。
在《重案組》的幕後訪談中,當事人之一的黃志強曾專門就此事進行了澄清。
他不但稱讚成龍以身作則,拍片極其認真。
人也非常好相處。
最關鍵的是:在片場,成龍大哥其實從來都沒有干涉導演在影片上的創作自由。
兩人在片場合作很好。
而且,黃志強之所以接受與成龍合作,其實也是想進一步發揮成龍在表演方面的天賦。
以動作明星而論,成龍在演技方面其實是相當出色的。
而成龍在該片中的精彩表演,尤其是與鄭則仕的對手戲,可以說沒有辜負導演黃志強的苦心。
而從影片最終呈現出來的整體效果來看:本片其實基本延續了黃志強一貫的寫實風格。為了和影片整體風格保持一致,就連招牌式的動作設計,成家班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妥協。
本片的動作設計偏向於寫實,這和成龍以往的喜劇動作風格有著明顯的區別。
另一方面,雖然坊間有不和的傳聞,但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重案組》都獲得了業界的肯定,成龍憑藉本片連莊金馬影帝,而黃志強則憑藉這部大製作徹底站穩了腳跟,於1994年陸續推出《O記重案實錄》、《省港一號通緝犯》等片,可以說在香港警匪片領域也算是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成龍的此次嘗試轉型,還是相對比較成功的,而《重案組》,也堪稱成龍職業生涯最為另類的經典作品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EBCzW4BMH2_cNUgSNp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