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長沙崛起「夜經濟」

2019-10-28     長沙觀察

入夜後,長沙著名小吃一條街太平街人潮湧動,64歲的長沙臭豆腐傳承人董順桃的臭豆腐店門口排起長龍。「一晚賣一萬多片(臭豆腐),高峰期是晚上7點到11點。」董順桃說,在這裡,商家經常奮戰到凌晨。

當下,中國許多城市正在告別「夜太黑」,通過發展夜經濟提升城市活力。從「腳都」到「不夜城」,「網紅」長沙也在崛起獨特的「夜經濟」現象。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市夜購營業額達136億多元(人民幣,下同),成為探索「夜經濟」的先行掘金者。

長沙「夜經濟」為何如此火熱?一切要從「舌尖經濟」說起。

只要夜幕降臨,長沙城馬上變得激情四射,無論多晚都能尋到熱火朝天的夜宵店。很多以美食聞名的街道,是從下午6時開始甦醒的。

因一根烤肉腸爆紅的東瓜山美食街,占據各色美食打卡帖的頭條,豬油拌粉、紫蘇桃子姜、冰粉、燒烤等特色美食琳琅滿目,「吃貨」摩肩接踵。

裝修成武俠風的盟重燒烤是風靡全國的網紅店,擼串的「俠客們」可持續至凌晨3點。「長沙人霸得蠻,火辣食物搭配亢奮精神,主動去嗨,朋友到齊,這些比什麼都重要。」燒烤店聯合創始人「80後」黎明傑說,對天生追求娛樂的長沙人而言,「吃宵夜是靈魂的需求」。

長沙夜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當地豐富的文化娛樂業態。上世紀80年代末,長沙興起歌廳文化,數百家大小歌廳遍布各地,節目涵蓋歌曲、本土相聲、花鼓戲、湘劇等多種表演形式。

隨著時代變遷,長沙又誕生了酒吧文化。一些酒吧在承襲老長沙歌廳文化表演的同時,還不斷創新變革娛樂形式,吸引夜間消費者。長沙市文化局審批備案的第一家酒吧「魅力四射」就是其中之一。

「長沙文化娛樂業的超前發展和長沙人的娛樂精神是夜經濟爆紅的一大因素。」魅力四射董事長李志說,長沙「夜經濟」更具休閒性、體驗性和文化性,是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經濟現象與文化現象的多重疊加。

跟隨網際網路發展和消費升級的步伐,長沙「夜經濟」正在悄然疊代,焰火、網紅龍蝦店、新式茶飲店等各類新興業態層出不窮,長沙一躍成為新晉「網紅城市」。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超級文和友老長沙龍蝦館排號突破兩萬桌的新聞一度上了社交媒體的「熱搜」。

面對夜經濟這塊潛藏寶地,長沙許多商場和店鋪還在延長營業時間,搶灘夜間消費紅利;書店、體育館、大劇院也紛紛開啟「夜間模式」。政府則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力,促進「夜經濟」規範發展、轉型升級。

「今年9月,湖南首個夜經濟服務機構--長沙市天心區夜間經濟服務中心正式運行,為夜間消費提供安全保障。」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鬍忠雄說,長沙在加大夜間市場開放的同時,還會創新服務、完善配套和加強治安防範,打造夜經濟「升級版」。

(來源:中新網 編輯:寶珠

註:

如需轉載,請與觀察君(ID:hncstv)取得聯繫。任何媒介轉載須註明來自微信號「長沙觀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A9gEm4BMH2_cNUgQW7A.html








作者:袁隆平

201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