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電視劇市場被玄幻、偶像、言情及婆婆媽媽家庭劇占據的大環境下,一部電視劇能夠突圍並且贏得收視與口碑的雙贏,除了宣傳之外,就需要過硬的品質。
而有些電視劇有過硬的品質,也有演技派演員加持,可是因為宣傳不到位或者題材原因,又沒有流量明星,所以在播出後反響平平。其實,仔細觀看這些電視劇,你就會發現,除了被農村題材的外衣所蒙蔽之外,這些披著農村題材外衣的電視劇,所折射的深層次社會現象和價值觀卻值得稱讚。
今天,給大家推薦四部圍繞農村題材的經典電視劇。
一、《老農民》
《老農民》是由山東影視集團製作,並由張新建、高滿堂聯合執導,陳寶國、馮遠征、牛莉、蔣欣等人主演的農村題材電視劇。
該劇講述了由北方農村的一場土地改革所引發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故事,關注中國當代農村現實生活和農民精神世界60年的發展演變歷程。
豆瓣評分8.6分。
除了陳寶國和馮遠征這種藝術家的演技毋庸置疑之外,劇中的主演以及配角都是實力派,無論從扮相還是演繹的性格各異的農民形象都與角色完全吻合。
尤其是看慣了牛莉在春晚中時尚的穿著和喜劇小品,在該劇中村婦的扮演,一點都沒有違和感。而劇中蔣欣所扮演的反派角色「喬月」,是一個善於見風使舵,且是勢利眼,之後更是一直周旋在牛大膽和馬仁禮之間,最終成了牛大膽第一任媳婦,是個為了自己的私利而傷害了很多人的女人。這一角色也刷新了觀眾對於「華妃」角色的認知,雖然痛恨喬月,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其角色的可塑性非常強。
而作為「山影」出品,該劇了匯聚了其麾下眾多熟悉但是卻一直擔任配角的演員,比如飾演趙有田的任帥(也是《父母愛情》中的老丁),飾演吃不飽的岳暘。
而著名編劇高滿堂的劇本保證,也是在經典電視劇《闖關東》編劇後的又一部恢弘電視劇。因此,《闖關東》中的部分角色也在《老農民》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脈相承的劇本保證,同樣演技精湛敢於吃苦的演員,同樣實景拍攝,同樣導演,很好地保證了該劇的品質。
圍繞兩代「老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時代洪流中的奮鬥與歷程,展示了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期間,農民與土地不可分割的情結,農民離開土地走南闖北創辦鄉鎮企業帶領村民發家致富的辛酸。
對比史詩級小說《平凡的世界》,雖然不能說該劇波瀾壯闊的農村土改真實地呈現了中國農民和土地數十年的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愫,可是也是一部值得慢慢品味的經典電視劇。
就像第二眼美女一樣,乍看上去粗糙不堪,甚至覺得有點丑,可是當你慢慢品味,多看一眼後就會被深深吸引,從而感觸頗深。
二、《上門女婿》
《上門女婿》是由張曉春執導的現代農村劇,張豐毅、曲國強、張莉莉、趙倩等參加演出。
該劇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黃河流域的農村生活為背景,講述了地地道道的中國農民在由貧困走向致富的時代變革中,觀念、心靈、情感、命運的變化。
豆瓣評分7.4分。
本劇從農村的經濟問題入手,以農村小人物的生活狀態透視社會生活,從淳樸農民的角度看待社會矛盾,展示了農民如何「窮則思變」、「富而思進」的奮進史。
張豐毅的確是一個多面老戲骨演員,演什麼像什麼。演帝王有帝王的氣勢,演國家幹部一身正氣,演農民又讓你覺得就是多年在土地里摸爬滾打的老農民。
他演繹的農村憨厚樸實的老光棍馬四輩,因為家窮一直娶不到媳婦,可是當見到村裡一枝花高枝枝的時候,又義無反顧地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惜養大別人的女兒。可是最終妻子依然被外面的花花世界吸引而背叛了他。
於是他獨自帶大一個親生一個非親生的女兒,都視如己出。
在一路磕磕絆絆,伴隨著改革開放和黨的對農政策,馬四輩紮根農村,與同村最要好的鄰居一起實現致富夢想,憑著一身的力氣吃苦耐勞、伺老撫幼,經歷了無數的坎坎坷坷、曲曲折折終於成為方圓百里遠近聞名的蘋果大王,被村民們推選為村長,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該劇大量拍攝地取景于山西黃河灘,圍繞對母親河黃河的敬畏、依戀,吃著黃河水長大,也在黃河的孕育中開創了農村創業的新天地。
不得不提一句,該劇中另一位不算主角的主角王茜華,出演了戲份並不多的丑花,為了給老公提前生下兒子多分一些糧食,從麥垛上跳下來,導致孩子早產,自己卻因此喪命。
劇中描述了男二死了老婆後,和女二叔嫂之間穿越世俗眼光結合的愛情,也展現了農村各色人等在利益、誘惑面前的人性。
故事真實、感人,生活氣息濃郁,充滿了對中國農民的真摯情感,真實地記錄了農民致富進程中的多種矛盾與生活中的真情實感,具有非常強的現實意義。
王茜華的出演真實而自然,也算是特別出演吧。
從此劇後,王茜華在後來拍攝的多部農村題材的電視劇中(如《胡楊女人》《歲歲年年柿柿紅》)也多次選用《上門女婿》中的演員姚擴(飾陳斌)等人。
這些低調的演員,演技毋庸置疑。也通過樸實無華的表演讓一部農村題材的電視劇能夠大放異彩。
三、《女人進城》
《女人進城》是由孫滔執導,李菁菁、秦衛東、潘雨辰、王曉曦、劉伯勛等人出演的農村勵志輕喜劇。
故事發生在東北某村,村裡的男人都到城裡打工,在國家政策的扶持和自身的努力下,賺了大錢的他們衣錦還鄉。村婦女主任王紅艷帶領著全村婦女迎接自己丈夫的到來,可讓她們沒有想到的是賺了錢的男人們抖起了威風,原本平靜的生活鬧得雞犬不寧。
村裡的女人們不甘心自己的丈夫進城打工回鄉之後的頤指氣使而自己也進城務工。然而進城奮鬥的路可謂波折不斷,王紅艷等人卻不畏困難、頑強拼搏,終於在自己的努力和眾人的幫助下在城裡開創了自己的事業。
豆瓣評分6.1分。
該劇立足農村女人不甘平庸,進城打工想要證明自身價值的切入點,展現了四個女人為代表的農村新時代女性獨立自主,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形象。也詮釋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不僅僅是一方付出,而是靠兩個人和其背後的兩個家庭努力才能迎來幸福的生活。
劇中展現了女強人的角色塑造以及進城打工中女性所遭遇的種種困難,也塑造了農村女人之間的磕磕碰碰,以輕喜劇的形式展示了農村生活的風貌。
王菁菁的表演可謂為本劇增色不少。
對於這一類的輕喜劇農村劇來說,其實國內目前拍的也不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本山傳媒的趙家班成員參與拍攝的具有影響力的各系列電視劇,以及遼寧七星影業有限公司拍攝的著眼農村變革的勵志輕喜劇。
同類型的電視劇還有《石榴紅了》《女人當官》《女人的村莊》等等。
這類電視劇第一部其實看點十足,群戲精彩,在嬉笑怒罵中描繪了廣大新農村依靠勤奮努力不斷進步,新舊思想碰撞,通過創業帶領全村發家致富的故事。
但是到了第二部卻並不盡如人意,大部分演員都換了,效果和笑果就降了不少,有點狗尾續貂的意味。最典型的《女人進城2》主演大換血後,雖然加入了鞏漢林等老牌喜劇明星,但就是悄無聲息的開播,然後一點水花沒有地就播完了。
四、《我的丑娘》
《我的丑娘》是由單聯全編劇執導的26集都市生活電視劇,該劇由張少華、江宏恩、侯天來、馮一非等主演。
主要講述了城務工的青年王大春(江宏恩 飾)自幼痛失父愛,全靠母親翠菊(張少華 飾)辛辛苦苦將他拉扯大。但是大春心中卻有著難以為人道出的痛苦,他的媽媽長相醜陋,這不僅讓他倍感羞恥,還影響了自己的戀愛。因此,在和心儀女孩趙小旭(馮一非飾)相戀乃至結婚的過程中,他始終稱自己父母雙亡,甚至結婚典禮也不願讓母親參加。
丑娘來城尋找兒子,卻不得相認。機緣巧合他遇到了某企業老總李建平(侯天來 飾),最終被對方當作親娘一般帶回家中。而李的豪宅剛好和兒子的小屋相去不遠。她日日遙望不遠處的兒子與兒媳,最終機緣巧合照顧孫子,操勞一生的故事。
豆瓣評分6.9分。
不同於其他家庭倫理劇,該劇以一位「丑娘」為切入點和主角,顯然初衷並不在於吸引年輕人,這大概也是導致豆瓣評分偏低的原因。
「丑娘」由老藝術家張少華出演,兒子「王大春」由台灣電視劇《再見阿郎》中飾演阿郎一角的台灣演員江宏恩飾演,馮一非飾演「王大春」老婆趙小旭,侯天來和羅海瓊出演一對老少夫妻,鄭曉寧和李勤勤出演一對緣分不淺卻又磕磕絆絆的恩怨夫妻。
當時看來,這樣的演員組合似乎有點不可思議,除了張少華,羅海瓊在國內最知名,而男主角王大春的飾演者江宏恩在台灣有名,對於國內觀眾看過《再見阿郎》的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並不多,反而是配角侯天來、馮一非倒是很眼熟。
又是一部催淚的苦情劇。所以,這部劇不紅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拋開該劇豆瓣的低分和不紅,縱觀電視劇所表達的現實題材和意義卻是值得深思的。
忠孝如何兩全?母親的一味付出最終搭上自己的性命值得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真的存在嗎?老少配的婚姻真的幸福嗎?嫉妒心驅使的保姆藉機上位的傷害能被原諒嗎?而副線所展現的梅大姐作為一個女人為家庭付出青春年華,送走了癱瘓的婆婆,卻換來的是作家丈夫的拋棄和與小三常年卿卿我我,最終自己癱瘓後又是糟糠之妻照顧晚年;缺愛的原生家庭造成的女兒的叛逆究竟是誰的責任?為錢鋌而走險換來一生錯愛值得嗎?
該劇也涉獵了包括小三、老少戀、非典型鳳凰男、女強男弱、職場騷擾、慈母敗兒等敏感話題。有些雖然是點到為止,但是在當年也算是新穎和具有一定社會價值的。
只是劇中演員非流量,題材又是農村劇,拍攝手法也略顯稚嫩和樸實,所以劇中的眾多社會價值並沒有引發巨大的討論,而只是限於對「丑娘認子」的悲情刻畫,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如果換成是更有名的演員,廣泛宣傳包裝後播出,或許評分會更高,但是話又說回來,一旦資本滲入,該劇原本的樸實無華其實也就被毀了。
以上四部劇都套用了一個農村題材的外殼,也通過農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巨變,展現了當代農村新面貌,新思想,新改革。雖然劇中免不了有刻意拔高的高大上主角光環,尤其是前三部以農村創業為主的電視劇,展示了農村不斷進步的時代風貌和創業浪潮中,農村人的銳意進取,這都是值得提倡的。
第四部劇雖然沒有講述農民圍繞土地所展開的奮鬥,但是也通過來自農村的非典型意義上的鳳凰男的蛻變,以悲劇的形式展現了母愛的偉大。
縱觀四部電視劇,有的已經距今開播十年了,最短的也有5年,當時因為農村劇、非流量、非顏控演員的加盟,非著名導演,使得該劇並未能取得高收視(雖然《老農民》因為藉助高滿堂編劇和《闖關東》的班底而頗受好評,但是影響力也是有限),甚至因為題材限制,很多年輕人看一眼就選擇棄劇,豆瓣評分也顯得過低。
可是,十年後再看這些電視劇,不同於如今套用玄幻、偶像、古裝劇的外衣演繹狗血愛情的瑪麗蘇電視劇,以前的電視劇短短二三十集,就能夠講述三四十年改革浪潮中的變革,沒有撕逼、沒有狗血的愛情、人物三觀正確,又能夠立足當下,透視社會,揭露人性,而反觀現在的電視劇則強行介於裝A和裝C之間,就像注水肉一樣,食之無味,再也不想看第二遍,演了十幾集了,還是男女主角和配角之間一個接一個爛梗的誤會和消除誤會,根本沒有能夠推動情節進展的劇情,只展示了赤裸裸的性。
都說,一部好劇是需要慢慢品的。一部電視劇能否成為經典,除了劇本的打磨和耐看,更主要的是則是來自於經典配角對於整個電視劇的襯托。
有些劇並不是第一眼「美女」,有些劇只是紮實地演繹故事,故事成就演員,演員演好角色。
電影《快把我哥帶走》製片人陳希聖說,一個人能毀掉一部電影,但一個電影要好,絕不是靠一個人就能成。
電視劇也是一樣,評判一部劇的好壞,看看配角的水準就知道了。
爛劇「各有千秋」,但好劇都有一個共通點——
它們都塑造了絕佳的群像戲。而在這些群像戲中,農村劇絕對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看起來不那麼秀色可餐,但是卻能夠讓你回味無窮的乾糧。
【羿雲天,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