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克勞德·莫奈:大自然的真相
時間:2019年10月21日至2020年2月2日
地點:丹佛藝術博物館
「克勞德·莫奈:大自然的真相」(Claude Monet:The Truth of Nature)將展出莫奈約120幅作品,涵蓋了他的職業生涯。本次主要的展品租借方包括巴黎奧賽博物館、莫奈博物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學院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該展覽將於2019年10月21日-2020年2月2日向公眾開放,占據了總面積約2萬平方英尺的三個展廳。展出的藏品體現了莫奈與自然的持續對話,從他第一批受風景繪畫影響的作品一直貫穿到晚年的革命性創作系列。
Basquiat:《Defacement》背後的故事
時間:2019年6月21日至11月6日
地點: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
和平來之不易,理解與寬容更是現代社會中珍貴的美德。本次於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舉辦的「Basquiat:《Defacement》背後的故事」展覽,便以美國藝術家讓·米切爾·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的作品為核心,回顧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的專題之作。當時,多位藝術家以筆為矛,用作品表述憤怒,呈現了美國藝術界的價值觀,進而推動社會反思與種族和平的進程。而在今天,我們更應心懷感恩,用愛回饋差異、尊重不同。
百年包浩斯紡織主題紀念展
時間:2019年8月3日至2020年2月16日
地點:芝加哥藝術學院
為了紀念包浩斯百年誕辰,芝加哥藝術學院舉辦了展覽《織到包浩斯外》(Weaving Beyond the Bauhaus),於2019年8月3日-2020年2月16日間展出。本展覽重點表現了包浩斯的紡織工作室作品及其對美國現當代藝術的影響,展出包括安妮·阿爾伯斯(Anni Albers)、克萊爾·澤斯勒(Claire Zeisler)等先鋒藝術家的共50幅作品。
包浩斯藝術家強調實驗性和美術與設計的統一,發展出了審美形式與實用功能相結合的風格。而本次展覽也通過追溯在1933年學校關閉後移居美國的藝術家關係網絡,進一步挖掘了他們之間的影響和作品中的實驗精神。
約翰·張伯倫:嬰兒大亨
時間:2019年9月5日至10月19日
地點:豪瑟沃斯紐約
展覽展出藝術家「嬰兒大亨」系列中的數件小型雕塑作品。「嬰兒大亨」是張伯倫創作的微型系列之一,穿插地出現在那些追求宏大與形式感的大型雕塑作品之間。和較早之前的小型作品相比,「嬰兒大亨」展示了藝術家對待材料和過程時天然的玩樂精神。「嬰兒大亨」巧妙地使用了汽車上的碎金屬,並且擁有與大型作品一樣的複雜性及力量感。如張伯倫自己所言,「如果掌握了尺度,那麼尺寸就無關緊要了。」
豪瑟沃斯計劃於2020年為張伯倫舉辦一場大型展覽,而此次展覽則更像是對「嬰兒大亨」這一系列作品的一種更加親密的展示,展出來自張伯倫藝術資產以及重要私人收藏的多件作品。此次展覽也是豪瑟沃斯在2019年5月宣布全球獨家代理約翰·張伯倫藝術資產之後,為藝術家舉辦的首場展覽。
朱迪·芝加哥大型展
時間:2019年9月19日至2020年1月20日
地點:國家婦女藝術博物館
女權主義藝術家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在新系列作品《終結:對死亡和滅絕的沉思》(The End:A Meditation on Death and Extinction)中不再僅著眼於性別不平等、環保等素材,而是探索了「衰老與死亡」的禁忌話題。展覽包括近40件彩繪瓷器和玻璃作品,以及兩件大型青銅雕塑。
芝加哥建築雙年展
時間:2019年9月19日至2020年1月5日
地點:芝加哥文化中心等場地
上屆芝加哥建築雙年展吸引了超過50多萬人的參與,本屆雙年展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2019年的活動將由芝加哥大學Reva和David Logan藝術表演中心策展人Yesomi Umolu,時任第14屆卡塞爾文獻展教育主管Sepake Angiama,還有巴西建築師Paulo Tavares一手策劃。
醒目:伊娃·海瑟的繪畫
時間:2019年9月5日至10月19日
地點:豪瑟沃斯紐約
此次展覽包含了從亞倫紀念藝術博物館的館藏中挑選出來的70件紙本作品。受惠於藝術家姐妹海倫·海瑟·查拉的慷慨捐贈,該博物館收藏了藝術家超過300件的作品以及許多檔案材料。
展出的作品既包括了藝術家早期的具象素描,也包括了實驗性的幾何作品以及她最為人所知的後極簡主義雕塑習作。展覽由巴里·羅森(Barry Rosen)與亞倫紀念藝術博物館艾倫·詹森現當代藝術助理策展人安德里亞·格洛迪(Andrea Gyorody)聯合組織,並經威斯巴登博物館巡展至豪瑟沃斯,隨後將繼續巡展至維也納現代藝術博物館(2019年11月)與亞倫紀念藝術博物館(2020年9月)。豪瑟沃斯藝術出版搭配展覽「醒目」推出了一本428頁的新作《伊娃·海瑟:奧柏林繪畫》,以展現亞倫紀念藝術博物館對海瑟紙本作品的豐富收藏。此書由巴里·羅森編輯,收錄了布瑞尼·弗爾(Briony Fer)、喬依亞·提帕里尼(Gioia Timpanelli)、 曼努埃拉·阿默爾(Manuela Ammer)、約爾格·道爾(Jörg Daur)與安德里亞·格洛迪的文章。
法國
萊昂納多·達·文西回顧展
時間:2019年10月24日至2020年2月24日
地點:巴黎羅浮宮
達·文西畫作里蘊藏的精妙之美和隱秘傳說,在時間的游移中只增不減。借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天才誕辰五百周年的時機,羅浮宮將為他舉辦一次回顧展,屆時觀眾便有幸能看到他現存於世的三分之一的作品。另外,此次展覽還有望能借到2017年在佳士得拍賣行以4.5億美元高價賣出的最後一件私人所有的達·文西作品《救世主》。
歌劇院的埃德加·德加
時間:2019年9月24日至2020年1月19日
地點:奧賽博物館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是法國印象派畫家,師從新古典主義畫派代表人物 Ingres,作品融合古典、現實與浪漫主義多種風格,擅長描繪人的肖像與運動。
德加對歌劇和舞劇藝術有著特別的興趣,他的大量作品都以此為主題,創作了廣為人知的「舞者」、「歌者」和「樂隊」等,記錄了歌劇院的大廳、舞台、觀眾席和更衣室。
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到他最後二十世紀最初的幾幅作品,德加將歌劇院作為他創作的中心,這是他自己的「私人空間」。這個地方是所有未完成的可能性的縮影。這將是首個專門研究他的「歌劇院」相關作品的展覽。
費利克斯·費內翁作品展
時間:2019年10月16日至2020年1月28日
地點:巴黎橘園美術館
費利克斯·費內翁(Félix Fénéon)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一位傑出藝術家,他擁有多重身份:無政府主義者、藝評家、收藏家等,在藝術向現代化轉變時,他捍衛開創性的創作理念。他是點彩畫派的倡導者;他推動「野獸畫派」(Fauves);他致力於推動未來主義(Futuristes一種藝術思潮),並在巴黎組織了第一場關於「未來主義」的展覽。費內翁具有敏銳的藝術眼光,他一生中收藏了許多他喜愛的作品,這也使得人們可以與不同的科技、時代和大陸進行對話和交流。
橘園美術館(Les musées d』Orsay et de l』Orangerie)與布朗利河岸博物館(le musée du quai Branly-Jacques Chirac)合作舉辦首場致敬該藝術家的展覽。展出的作品,致力於揭示費利克斯·費內翁對追求無政府主義付出的不懈努力和對藝術家們的支持。
我們的樹木
時間:持續至2019年11月10日
地點: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
已故藝術家阿涅斯·瓦爾達(Agnès Varda)在去世前不久構思的這尊樹木雕塑,成為這個頗具野心群展中的亮點之一。該展覽包括土著社區的作品,包括生活在亞馬遜森林中心的亞諾馬米人。「我們的樹木」由人類學家Bruce Albert聯合組織,包括神經生物學家Stefano Mancuso等其他專家也參與其中。
畢卡索在地中海
時間:2019年6月4日至10月6日
地點:畢卡索博物館
展覽將展出館藏的畢卡索作品、照片、檔案,輔以來自地中海沿岸多國收藏機構的藏品,並藉助視聽設備和互動式裝置,以身臨其境的方式呈現藝術家與地中海的密切關係,並展示這一區域的文化對畢卡索的藝術創作產生的影響。
畢卡索的一生中有大量時間居住在地中海(Mediterranean)地區,他出生於西班牙第二大港馬拉加,在法國東南部的藍色海岸(Côte d'Azur)開設工作室,晚年在法國濱海城市穆然(Mougins)去世。在展覽中,參觀者得以欣賞畢卡索筆下的地中海美麗風景,同時探索伊比利亞、希臘、中東和北非等地古老文明給他帶來的藝術靈感。
德國
提埃波羅展覽
時間:2019年10月11日至2020年2月2日
地點:斯圖加特國立美術館
為了慶祝喬瓦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羅(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逝世250周年,斯圖加特國立美術館(Staatsgallerie Stuttgart)決定將其館藏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提埃波羅作品全部呈現出來。此次展覽還將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畫作、素描和版畫,涵蓋了這位威尼斯大師的整個職業生涯。
畢卡索×施比茨
時間:2019年9月14日至2020年2月2日
地點:柏林國家博物館
與克勞德·莫奈大抵相似,巴伯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及其作品同樣為後世藝術家的創作之路指明了方向。此展將展出德國當代藝術家托馬斯·施比茨(Thomas Scheibitz)的45件作品,並與貝格魯恩博物館常設的「畢卡索與他的時代」並列展出。展覽意在通過二者作品間的對比與交流,揭示畢卡索及立體主義運動對他的重要影響。在施比茨看來:「立體主義的激進性質直至今天都是最有影響力的,這也使得我經常探索具象與抽象的界限。」
創造梵谷
時間:2019年10月23日至2020年2月16日
地點:法蘭克福斯塔德爾博物館
斯塔德爾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史上規模最大的展覽,聚焦荷蘭藝術家梵谷,深入探討他在20世紀初所扮演的先鋒角色以及他對德國表現主義的影響。除了展出50多件梵谷的作品和70多件現代主義藝術家的作品外,「創造梵谷」(Making Van Gogh)還將探討德國的藝術交易商、收藏家、評論家和博物館是如何幫助這位陷入困境的畫家重振事業的。
李·克拉斯納展覽
時間:2019年10月11日至2020年1月12日
地點:法蘭克福席恩藝術館
經歷了在倫敦廣受好評的首展後,這場關於李·克拉斯納(Lee Krasner)的展覽將前往法蘭克福。本次展覽包括20世紀20年代末的早期自畫像、焦炭中的裸體畫、她著名的 「小圖像」 系列作品,以及她丈夫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去世後的經典作品。這是50多年來首次在歐洲舉辦的此類展覽,證實了這位女性藝術家在抽象表現主義發展中的先鋒地位。
自然是一個石化的魔法城市
時間:至2020年1月5日
地點:阿爾普博物館
作為二十世紀初期最具全面創造力的人物之一,阿爾普在雕塑創作中使用了包括石膏、石頭和青銅在內的多種材料,並跨越了繪畫、素描、拼貼以及詩歌等不同媒介。阿爾普最為著名的是他生物形態的雕塑作品,轉化、成長、繁殖和變形是阿爾普作品的幾大主題。如同一個首次來到地球上的外星人,阿爾普的天才能力在於以仿佛第一次見到某種東西似的方式來表現視覺信息。
隨著阿爾普的浮雕和紙上作品的展出,2019年阿爾普博物館的展覽聚焦其生物形態雕塑的創作過程,通過阿爾普生前的回顧及其藝術家好友的描述,探索阿爾普對手工實踐的精妙見解。
英國
拉斐爾前派的女性畫家
時間:2019年10月17日至2020年1月26日
地點:國家肖像畫廊
展覽關注的是在男性主導的拉斐爾前派運動中那些經常被忽視的女性角色(它被稱為「兄弟會」不是沒有原因的)。包括藝術家伊芙琳·德·摩根(Evelyn de Morgan)、埃菲·米萊斯(Effie Millais)和伊莉莎白·西達爾(Elizabeth Siddal)在內的12位女性的畫作、照片、手稿和個人物品將在展覽中展出。這次展覽的目的是讓人們了解這些傑出的女性,她們不僅是模特和繆斯,也是藝術家。
英國時裝設計師Mary Quant回顧展
時間:2019年4月6日至2020年2月16日
地點: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A)
作為時尚弄潮兒,當然要好好把握難得的休旅時光,去「時尚策源地」倫敦感受時裝設計師Mary Quant的革命性設計。本次展覽體量較大,以超過200件展品的規模回顧設計師1955-1975年間的創作。Mary Quant的時裝生涯最值得稱道的一點便是雖然非科班出身,但卻憑藉對時尚天生的靈敏嗅覺,發明了迷你裙、熱褲和彩色緊身褲襪。其中,迷你裙更是被後人注釋為「定義了60年代的時尚」之作,甚至直到如今,也持續造福著被烈日「炙烤」著的女性。相信此展定會為創意無限的你帶來恆久啟發。
布里奇特·賴利
時間:2019年10月23日至2020年1月26日
地點:海沃德美術館
10月份即將舉辦的這場大型回顧展,由蘇格蘭國家美術館與海沃德畫廊合作組織,是16年以來首次在英國舉辦的超大型布里奇特·賴利個展。
展覽將密切關注賴利感性繪畫的起源,並將追溯她備受讚譽的職業生涯中關鍵的決定性時刻。展出這位藝術家1960年代標誌性的黑白畫作、早期代表性畫作、色彩豐富的油畫和近期的壁畫,以及研究和準備材料。
拉斐爾前派姐妹:模特、藝術家、繆斯
時間:2019年10月17日至2020年1月26日
地點:國立肖像美術館
1849年,拉斐爾前派兄弟會的作品被首次展出;160年後的今天,「拉斐爾前派姐妹團」的這場展覽將目光鎖定在了12位女性的身上,其中包括伊芙琳·德·摩根(Evelyn de Morgan)、埃菲·米萊斯(Effie Millais)、伊莉莎白·西達爾(Elizabeth Siddal),以及被歷史忽略的喬安娜·威爾斯(Joanna Wells)。
簡言之,這場展覽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將關注拉斐爾前派藝術中的那些未被講述過的女性故事。作品通過來自世界各地的公共和私人收藏的新發現和未見過的作品,揭示了這些作品背後的女性力量。通過繪畫、照片、手稿和個人物品,前拉斐爾派姐妹探索了她們作為藝術家、模特、繆斯等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某種意義上來講,她們支持並維持了拉斐爾前派很多作品的產出。
盧西安·弗洛伊德:自畫像
時間:2019年10月27日至2020年1月26日
地點: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
表現派畫家盧西安·弗洛伊德事英國最偉大的當代畫家之一,也是當代最偉大的肖像畫家之一。他同梵谷、倫勃朗......一樣,堅持記錄自己的肖像。本次展覽是全球首次將他的自畫像集結展出。
這些持續畫了將近70年的自畫像,無疑是對弗洛伊德創作演變和內心活動最真摯的記錄——從線性寫實的方式到標誌性的「肉感」風格,從年輕時將自己描繪成希臘英雄,到晚年則突出沉重灰暗的一面,觀眾將看到這位英國當代藝術大師的50多個不同的面貌。
高更的肖像
時間:2019年10月7日至2020年1月26日
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
此次展覽是首次專門展出藝術家保羅·高更(Paul Gauguin)肖像作品的展覽,該展覽跨越了藝術家的晚年時期,從他的肖像畫出發,使觀眾跟隨藝術家的腳步,從印象派走向象徵主義。約50件展品不僅涵蓋了油畫、紙上作品等形式,還囊括了來自世界各地公共與私人收藏中的作品。這些擁有不同暗示性背景的肖像畫,呈現了藝術家極具個性的意義表達。
倫勃朗之光(Rembrandt’s Light)
時間:2019年10月4日至2020年2月2日
地點:達利奇美術館
2019是倫勃朗逝世350周年,所以幾乎整個歐洲都在紀念這位偉大的藝術家。達利奇美術館即將舉辦的這場展覽也是希望能夠刷新人們對這位無與倫比的荷蘭大師作品的慣有認知,從而在倫敦上演倫勃朗時刻。此次展覽將首次把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館藏的「Philemon and Baucis」這幅迷人油畫帶到英國來35件精選的作品聚焦了倫勃朗對光線和視覺敘事的掌握,集中講述他在1639年至1658年間最輝煌的歲月——當時他住在阿姆斯特丹中心地帶布雷斯特拉特的理想住所,也就是今天的倫勃朗故居博物館。
白南准:未來即現在
時間:2019年10月17日至2020年2月9日
地點:泰特現代美術館
2018年於上海舉辦的展覽「見者的書信:約瑟夫·博伊斯×白南准」,已經讓很多觀眾重新走進了這位「影像藝術之父」、激浪派領軍人物、韓裔美國藝術大師白南准(Nam Jun Paik)的世界。而在新的一年中,泰特現代美術館將以聲音與視覺為重點,反映藝術家對未來藝術界中跨領域、多學科等特性的展望。除了其具有代表性的電視螢幕機器人,此次展覽還將呈現白南准與其他前衛藝術家、音樂家、舞蹈家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多樣化的作品生動再現了白南准如何從自己的創作出發,構建出一張跨國藝術家網絡,並大膽地拓展了處於時代尖端的藝術實踐。
馬克·萊基
時間:2019年9月24日至2020年1月5日
地點:泰特不列顛美術館
特納獎得主馬克·萊基的作品經常關注英國文化中代表性不足或被忽視的方面,並探索集體和個人歷史的觀點。自上世紀90年代末聲名鵲起以來,他的藝術實踐就解決了技術對流行文化的根本性影響,有力地闡述了從模擬文化到數字文化的轉變。
例如,在1999年的影像作品「菲奧魯奇讓我變成了鐵桿球迷」(Fiorucci Made Me Hardcore)種,萊基就使用了抽樣鏡頭追蹤了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英國夜總會的舞蹈亞文化,而作品「Dream English Kid 1964-1999 AD」(2015)則聚焦了萊基自己生活中的關鍵情節,主要取材於網際網路上的「發現記憶」。
蒂姆·沃克:美妙的事
時間:2019年9月21日開幕
地點:V&A博物館
作為英國時尚攝影界的明星攝影師,蒂姆·沃克所拍攝的時裝大片想像力非凡、色彩運用夢幻浪漫且人物造型出格奇異。這次展覽將是走進攝影師蒂姆·沃克締造的進入幻想世界的一場沉浸式的旅程。通過照片、電影、攝影集和特殊的裝置,來體驗這位世界上最具創造力的攝影師非凡的創作過程。
安東尼·格姆雷
時間:2019年9月21日至12月3日
地點:皇家藝術學院
從英國的海岸線到曼哈頓的屋頂,在安東尼·格姆雷45年的藝術職業生涯里,他創作的雕塑作品在世界各地都受到認可。這場展覽將探索格姆雷多年來對有機、工業和元素材料的廣泛使用,包括鐵、鋼、手工打制的鉛、海水和粘土。
此外,展覽還將展示格姆雷在七、八十年代創作的罕見的早期作品,其中一些作品是格姆雷使用自己的身體作為工具進行的創作,還有他的一些口袋素描本和素描也會在展覽中呈現。
威廉·布萊克:藝術家
時間:2019年9月11日至2020年2月2日
地點:泰特不列顛美術館
威廉·布萊克(1757-1827),最偉大的身份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極為重要的浪漫主義詩人。徐志摩翻譯過的那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就出自布萊克的詩作。
但同時,布萊克還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畫家、版畫家,英國藝術史上不少最具標誌性的形象其實都是他創造的。今年秋季,在泰特不列顛美術館舉辦的這場展覽堪稱20年里規模最大的一場威廉·布萊克大型回顧展。
300多件作品將為人們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來了解布萊克的生活,尤其會把關注點的重心放在他出生和生活大半生的倫敦時期。與此同時,這場展覽還會強調布萊克妻子凱薩琳的重要性——在布萊克創作版畫和彩繪書籍時,凱薩琳提供了很多實際的幫助,並成為了一隻不為人知的手。展覽中還會有一系列的插圖展出,被很多人認為其實是凱薩琳畫的。
2019年BP肖像獎
時間:2019年6月13日至10月20日
地點:國立肖像美術館
BP肖像大獎是目前世界範圍內影響最大、在當代肖像繪畫領域最受關注、最有威望的獎項,35000英鎊的頭獎,希望可以鼓勵藝術家們在他們的作品中關注和發展肖像繪畫的創作。過去幾年,這個獎項已經收到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0多件作品提交申請。
希臘藝術家Takis回顧展
時間:2019年7月3日至10月27日
地點:泰特現代美術館
冰冷的金屬、魔幻的磁場、持續的能量……希臘藝術家Takis在電光火石之間為你呈現電磁宇宙的詩與美學。本次展覽是藝術家在英國舉辦的首次大規模個展,主要呈現了他從上世紀60年代迄今的,包括繪畫、音樂、雕塑等領域的創作。其中,天線、信號燈、電磁鐵等元素,都是Takis雕塑作品中的常客。他的拿手好戲便是藉助磁力使物體懸浮於空中,營造出充滿太空感的未來之作。此外,展覽還將他的音樂裝置作品囊括其中,以便為觀眾帶來全維度的感官體驗。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
時間:2019年7月11日至2020年1月5日
地點:泰特現代美術館
2003年,來自丹麥的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帶著一輪巨型人造太陽走進了泰特的渦輪大廳中,造就了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氣象計劃》。2019年,埃利亞松將重返泰特現代美術館,完成其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藝術項目。此次展覽將集中展示藝術家在社會、生態環境等領域的探索,各件大型裝置作品將融入泰特周圍的景觀之中;而埃利亞松還將帶領來自柏林的團隊在展覽期間接管美術館的露台酒吧,以全新概念打造一間素食餐廳。
凱斯·哈林
時間:2019年6月14日至10月10日
地點:泰特現代美術館(利物浦分館)
作為「塗鴉藝術之父」、美國街頭藝術與社會運動的領軍者,凱斯·哈林(Keith Haring)和他創造的經典小人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此次是於英國舉辦的首次大型個人展覽,將呈現包括繪畫、雕塑、攝影等形式的超過85件藝術作品,全面回顧這位上世紀紐約藝術大師的傳奇人生。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個展
時間:2019年6月11至2020年1月5日
地點: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
年初奧拉維爾·埃利亞松曾在北京紅磚美術館舉辦個展「道隱無名」,帶來了他的裝置作品、紙上繪畫以及雕塑,而2019年在泰特現代美術館的個展將是他藝術生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回顧展。
達·文西:素描的一生
時間:2019年5月24至10月13日
地點:倫敦女王畫廊
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達·文西,因其多領域的研究一度被認為是穿越回去的。達·文西的天才和對世界的不懈探究將在本次展覽得到展現。
為紀念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逝世500周年,本次展覽將展出達·文西的200幅素描畫,均來自英國皇家收藏,是過去65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達·文西作品展。
達·文西一生僅創作了約20幅油畫(包括人們熟知的《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但留下了大量素描作品。素描畫對於達·文西來說就像是實驗室,讓他將自己的想法與靈感繪於紙上。這些素描畫讓人們了解達·文西的思想與洞察力,並呈現他對多個領域的廣泛興趣,如繪畫、雕塑、建築、解剖、工程、製圖、地質學和植物學等。
權杖之島:莎士比亞與金雀花王朝
時間:2018年12月8日至2019年12月1日
地點:英國國家肖像館
數個世紀以來,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的歷史劇塑造了金雀花王朝多位國王的形象,從理察二世到亨利五世等,這些16世紀完成的劇作並非憑空創作,而是廣泛參考了史實,目的是鞏固和慶祝都鐸王朝的地位,激發人們對英國歷史的興趣,同時促進藝術家對歷史肖像畫的創作。展覽展出有多幅都鐸王朝時期繪製的王室肖像畫,包括一幅理察二世的肖像畫,呈現歷史人物在人們想像中的形象。
荷蘭
彼得·德霍赫在代爾夫特:源自維米爾的陰影
時間:2019年10月11日至2020年2月16日
地點:普林森霍夫博物館
彼得·德霍赫(Pieter de Hooch)被認為是繼維米爾之後17世紀最偉大的代爾夫特繪畫大師。「而此次展覽是霍赫在荷蘭的第一次回顧展,將展出1652-1660年間他在代爾夫特的創作,包括30多幅描繪家鄉庭院與室內景觀的作品。
尼古拉斯.梅斯:倫勃朗的全能弟子
時間:2019年10月17日至2020年1月19日
地點: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出生於多德雷赫特(Dordrecht)的尼古拉斯.梅斯(Nicolaes Maes)是倫勃朗最有才華的學生之一。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將迎來這位藝術家首次大型國際展覽,追溯其他藝術生涯的發展,從早期的聖經演繹到後期以從事家務勞動的女性為焦點的家庭場景。展出的作品包括1655年前後所作《老鞋匠》(The Old Lacemaker)。
冷水域
時間:2019年10月26日至2020年1月26日
地點:西弗里斯蘭博物館
荷蘭是水之國,擁有遼闊水域與長達1.8萬公里的堤壩,近三分之一國土處于海平面以下。荷蘭人以水為生,為水而戰,但同時也需要保護自己不受其傷害。展覽展出的是圍繞水進行創作的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海牙畫派的雅各布·馬里斯( Jacob Maris )和19世紀畫家亨德里克·梅斯達(Hendrik Mesdag)。
奧地利
卡拉瓦喬與貝尼尼
時間:2019年10月15日至2020年1月19日
地點: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維也納的藝術史博物館將卡拉瓦喬(Caravaggio)的畫作與貝尼尼(Bernini)的雕塑並置,兩名重量級人物將在維也納展開「正面交鋒」。與之相伴一同呈現的還有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巴洛克明星級」國際外借藝術品,包括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安妮貝爾·喀拉蚩(Annibale Carracci),和尼古拉斯·普西尼(Nicolas Poussin)的作品。
義大利
拉斐爾與其烏爾比諾之友
時間:2019年10月3日至2020年1月19日
地點:馬爾凱國家美術館
義大利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的一系列活動,將從拉斐爾的故鄉烏爾比諾啟程。馬爾凱國家美術館(Galleria nazionale delle Marche)位於拉斐爾的出生地義大利馬爾凱省的小城烏爾比諾。美術館成立於1912年,其藏品大部分來自19世紀馬爾凱地區教堂和修道院收藏的作品。
威尼斯雙年展
時間:2019年5月11日至11月24日
地點:威尼斯軍械庫衣綠城花園展區
2019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是「may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談及這個主題的設定,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拉夫·魯戈夫認為:「當虛假新聞和『替代事實』的數字化傳播正在侵蝕政治語境和它所依賴的公眾信任的時候,只要有可能,就應該停下來重新思考評估我們的參考範圍。」這個仿佛提醒了我們之前的私人信息竊取事件。
澳大利亞
2019「澳洲地理」年度自然攝影師大賽作品展
時間:2019年8月16日至10月20日
地點:澳洲動力博物館
金秋出國游,澳大利亞肯定是不少旅客的第一目標。陽光、沙灘、海浪,無論哪個都會令人生髮返璞歸真、傾心自然的念想。但是,你可曾想過在室內也可以一覽壯麗動人的大千世界嗎?本次澳洲動力博物館便集合了2019「澳洲地理」年度自然攝影師大賽的優秀作品,觀眾可以通過此展閱盡澳洲的動植物生態與自然風光。
「兵馬俑:不朽的守護者」
時間:2019年5月24日至10月13日
地點: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
登陸澳大利亞的「兵馬俑:不朽的守護者」將由八個武士俑、兩批帝國軍馬以及兩輛兵馬俑戰車複製品構成。繼1982年的展覽後,這些於1974年在中國出土的兵馬俑人物在30年後再度來到墨爾本。
蔡國強:瞬間的山水
時間:2019年5月27日至10月13日
地點:維多利亞州國立美術館
《蔡國強:瞬間的山水》日前於維多利亞州國立美術館 (NGV)開幕,展出全新大型火藥繪畫和雕塑,包括一萬隻火藥爆破瓷鳥在空中組成的磅礴《鳥雲》裝置。《瞬間的山水》與同時舉辦的兵馬俑展《永恆的衛士》在圖像、材料、理念和空間等不同維度對話;面對歷史,也思考當今。這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兵馬俑首次與當代藝術的混搭展示。作為NGV年度壓軸「冬季大師系列」,5月23日預覽之夜即擠滿一千多位嘉賓。展覽將持續至10月13日。
這些火藥作品分別以手工麻紙、陶瓷和絲綢為媒介,是蔡國強於今年三月在墨爾本與當地誌願者合作爆破完成。作品呼應秦兵馬俑等墳墓中挖出的物件,討論看不見的世界;其中山巒、柏樹、花草等意象,映射生命、民族、帝國的灰暗色調。
希臘
安東尼·葛姆雷:景 Sight
時間:2019年5月2日至10月31日
地點:希臘基克拉澤斯群島中部的提洛島
提洛島一度是個繁榮的商業中心,擁有集市、廣場、體育場和劇院,如今早已被廢棄,成為一處安靜而孤獨的古希臘遺址。島上的鮮花和海水浸泡的岩石與葛姆雷的想法相契合,他在這裡施展了「時間的巫術」,呈現一幅「永恆」的願景。那些砌塊人體雕塑身處這片「景」中,它們的靜止等待著訪客們內心的流動。
西班牙
反抗的繆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法國的德爾菲娜·塞舍爾和女權主義影像藝術小組
時間:2019年9月25日至2020年3月23日
馬德里阿爾特中心博物館
馬德里藝術中心博物館(Museo Centro de Arte)在一場新展覽中向歷史上的「挑釁繆斯(Defiant Muses)」致敬。展覽將探索女性主義藝術影像小組的遺作,以及法國電影、影像和女權主義之間的歷史聯繫。展覽將包括藝術品、照片和觸及激進主義和女權主義交集的檔案文件。觀眾將了解黎巴嫩出生的法國演員兼電影導演德爾菲娜·塞舍爾(Delphine Seyrig),一位以理想化和成熟女性氣質而聞名的活動家。塞舍爾和其他活躍在法國舞台上的電影積極分子一起,為電影成為女權運動的解放工具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萊梅美術館的傑作:從德拉克洛瓦到貝克曼
時間:2019年10月25日至2020年2月16日
地點: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
德國不萊梅美術館將首次向西班牙觀眾展出該從浪漫主義時期到印象派、後期印象派和表現主義範圍廣泛的館藏。德國印象派畫家馬克斯·李伯曼(Max Liebermann)和洛維斯·科林斯(Lovis Corinth)的作品將與法國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和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 Renoir)的作品一起展出,全面介紹歐洲不同地區的印象派運動。
阿聯
巴黎學派
時間:2019年9月12日至12月7日
地點:阿布達比羅浮宮
阿布達比羅浮宮正在充分利用蓬皮杜藝術中心的藏品,籌辦關於20世紀上半葉巴黎的展覽。該展覽將探討從19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間將巴黎演變成現代主義世界之都的一系列外國藝術家。展出藝術家包括西班牙的畢卡索和胡安·格里斯(Juan Gris)等人,美國的曼雷(Man Ray)和李·米勒(Lee Miller),出生於俄羅斯的瑙姆·加博(Naum Gabo),以及羅馬尼亞雕塑家康斯坦丁·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
日本
誰在說話?藏在現代美術中的文學
時間:2019年8月28日至11月11日
地點: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日本是我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每逢節假日它都會承接成千上萬的中國遊客。而已經做好出行計劃的你,一定不能錯過在國立新美術館設立的本次展覽。此展共彙集了六位活躍在海內外的日本當代藝術家,他們年齡各異,最大相差近30歲。由此,觀眾便可從中觀察不同世代藝術家對於創作的不同理解。但儘管他們的表現手法各不相同,卻都落腳於「濃厚的文學因素」這一共同點,值得令人細細回味。
日本第四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節
時間:2019年9月28日至11月4日
地點:日本香川縣·直島、豐島、女木島、男木島、小豆島、大島、犬島、沙彌島(春會期)、本島(秋會期)、高見島(秋會期)、粟島(秋會期)、伊吹島(秋會期)、高松港周邊、宇野港周邊。
每屆藝術節組委會都會邀請日本及全球知名策展人、藝術家,以瀨戶內海各島為中心創作和展示藝術作品,舉辦劇團以及樂團活動,同時展示當地傳統技藝和祭典。這種結合自然展示作品的方式,讓遊客的觀展與旅遊同步進行。觀眾甚至需要搭乘遊輪「跳島」遊覽,如此新鮮有趣的體驗,使之成為全球藝術青年的嚮往之地。據悉,第四屆藝術節的藝術總監仍是北川富朗,其工作重點在於加強與地區相連的藝術及建築項目,發現並傳播瀨戶內閃光的人事物,加強人與人、島與島、地區與世界的交流。
第4屆愛知三年展
時間:2019年8月1日至10月14日
地點:愛知藝術文化中心、名古屋市美術館、在愛知和名古屋市的豐田市立美術館及場外場館
本屆三年展將彙集來自全球60多位在電影、戲劇、音樂、視覺藝術領域的藝術家作品。該項目承諾為所有年齡段的遊客提供一個「藝術遊樂場」,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本屆主題「馴服你/我們的激情」(Taming Y/Our Passion)由日本作家和理論家Tsuda Daisuke策劃,靈感似乎受到了德國政治家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的啟發。
鹽田千春:顫動的靈魂
時間:2019年6月20日至10月27日
地點:森美術館
現居柏林的藝術家鹽田千春,以其由密密麻麻的紅色與黑色棉線交錯而成的震撼裝置為名。今年,她將來到森美術館,舉辦她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個展。展覽將主要通過六件大型裝置追溯藝術家過去二十年的職業生涯。此外,也將展出雕塑、表演錄像、照片和繪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