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穫行情大漲,是賣糧還是惜售?賣糧的時機可要心裡有數

2019-11-17     鋤禾園

十一月過了一半,除了黑龍江的一些地方,玉米基本都已經收穫了。和收穫相關聯的,就是玉米的價格了,畢竟收穫後賣出才是目的。這時候,玉米的價格卻由原來的每噸1994元上漲到了每噸2000元,還有著繼續上漲的趨勢。

這對賣糧農民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好消息了,心裡都期盼著玉米價格繼續出現「瘋漲」,讓自己過上一個豐收年。

根據全國的玉米價格來看,運費的上漲使得外運的節奏變得拖沓起來,同時上漲的關內糧價讓一些農民心裡盤算,產生了惜售的心理,農民的惜售心理或將支撐玉米價格的繼續漲幅。根據往年的經驗來看,每年的11月和12月份,氣溫降至0度以下的時候,才是玉米批量上市銷售的好時候。

從相關行業現況來看。目前國內的玉米酒精價格穩定,玉米澱粉價格局部有漲幅,玉米蛋白粉等副產品價格出現了窄幅波動。按照深加工產品的價格估算,最近一周里,吉林的玉米澱粉加工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將會盈利133元,山東的玉米澱粉加工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將會虧損110元,黑龍江西部的玉米酒精加工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酒精將會盈利107元。整體上深加工企業的盈利都呈現縮窄的現況。

為啥東北的玉米價格和全國玉米價格走上了相反的路呢?這和東北的一些深加工企業有前期臨儲玉米庫存「壓艙」相關,而關內的深加工企業相對缺貨,這種缺貨與否,使得關內和關外的玉米價格走勢呈現了一波分化。

現在大家都在關注豬肉價格,的確今年的豬肉價格漲勢洶洶,養豬就離不開豬糧,現在的豬糧比已經達到了18.7:1的比例,已經遠遠超過了警戒線9.5:1。所以,近期的玉米價格瘋長,也和東北新玉米沒有完成收穫上市,加上因為一些已經收穫區域的天氣因素導致上市延遲疊加有關。同時,在非瘟的影響下,終端和流通領域的庫存普遍都較低,與人們的心理期待也有關係。

不過,目前的生豬養殖產能快速恢復中,這一變量能讓玉米的價格繼續上行嗎?這還真說不好。

首先,玉米的售價保持堅挺,這就意味著一些糧農對玉米採取了惜售策略。尤其是北方的玉米水分適合,能長期保存,糧農並不著急售出,而是等待價格的漲幅。

其次,隨著進入十一月下旬,春節的概念越來越近了,很多糧農都想把手中的糧食售出,這種做法在東北這個主要產量地已經成了鐵打不動的「售糧習慣」。一旦惜售的心態有所鬆動,就會階段性的造成玉米的集中上量,那時候玉米的價格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惜售的結果必然導致未來一個時間段的集中上量,最後害的還是自己。

最後,還要考慮進口的因素。這個也是不可控的,如果進口量明顯增多,將會對國內市場造成衝擊,這對國內的玉米來說影響是負面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cC1em4BMH2_cNUga_g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