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參頭條】多地豬肉價格都降了,過年豬價啥情況?

2019-12-04     惠州農業農村

豬肉穩產保供,中央高度重視,社會高度關注,老百姓也非常關心,可以說豬肉價格牽動著各方神經。

豬肉是重要的民生產品,黨中央、國務院對於保持重要民生商品價格基本穩定高度重視。為確保老百姓「菜籃子」供得上、供得穩,近幾個月,從部委到地方再到企業,一場關於生豬穩產保供的攻堅戰全面打響。

目標:過年豬肉不斷供,價格不大漲

11月30日,全國畜牧業工作會議和全國大中城市「菜籃子」產品保供座談會在河南省駐馬店市召開。

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強調,各地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生豬穩產保供作為今明兩年農業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實省負總責要求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抓緊制定落實穩產保供三年任務計劃,圍繞既定目標任務,分年度分地區細化生豬自給率和調出量目標,把責任分解落實到市到縣,確保任務落地工作見效。農業農村部和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努力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切實履行好生豬穩產保供的牽頭職責,進一步增強工作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會同各地各有關部門,下定決心,堅定信心,努力確保今年年底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全部止跌回升,確保明年元旦春節期間豬肉不斷供、價格不大漲,確保明年年底前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的水平。


年底前存欄有望止降回升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周監測數據顯示,11月份以來,豬肉價格止漲回落,16省市豬肉價格總指數已經連續三周環比下跌。

10月份,全國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生豬存欄環比增長0.5%;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4.7%,當前全國生豬產能下滑已基本見底,年底前存欄有望止降回升。生豬生產恢復還需要一個過程,力爭明年底生豬存欄基本恢復到常年80%左右的水平。專家認為,未來生豬產能的恢復主要來自於規模化養殖機構的產能增長。


轉折:各方努力彰顯成效

豬價牽動民心,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豬穩產保供工作。

為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動物疫病防控能力。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意見》,在加強養豬場(戶)防疫監管,加強餐廚廢棄物管理,規範生豬產地檢疫管理,加強生豬及生豬產品調運管理,加強生豬屠宰監管,加強生豬產品加工經營環節監管,加強區域化和進出境管理,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加強動物防疫責任落實等方面做出具體部署。



8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豬肉供應,事關「三農」發展、群眾生活和物價穩定。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明確了一攬子支持生豬生產發展的政策措施。


此後,各部門紛紛出招,合力打出穩產保供「組合拳」。

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聯合發文,明確提出除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城鎮居民區、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區等人口集中區域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禁止養殖區域之外,不得劃定禁養區。

自然資源部要求取消生豬養殖附屬設施用地15畝上限規定,推出在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前提下生豬養殖可用一般耕地等多項保障用地需求的措施。

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聯合發文,通過進一步完善臨時貸款貼息、加大獎勵力度、提高保險保額等政策,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維護經濟穩定。

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明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間,對整車合法運輸種豬及冷凍豬肉的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

商務部表示,會同相關部門適時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和牛羊肉,增加肉類市場的供應。同時,將按照市場化原則,繼續鼓勵擴大豬肉進口。

地方層面,截至11月22日,28個省(區、市)先後出台扶持生豬生產的政策文件,一些省份大力支持龍頭企業擴產增養,建設高標準規模養殖場,增加產能的同時推動產業升級。不少地市級也出台了生豬穩產保供的政策措施,通過一系列措施全力支持生豬生產恢復和發展。

來源:農視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UVw0W4BMH2_cNUgqnX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