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穎
編輯 | 江宇琦
在剛剛結束的11月,賀歲檔悄然拉開大幕,然而從大盤整體的票房表現來看,市場似乎並沒有感受到「賀歲」到來的喜悅。
拓普電影智庫數據顯示,今年11月內地總票房報收34.84億,較去年的37.36億下滑了2.52億;觀影人次為1億148萬,比去年減少了632萬;全月平均上座率僅為7.82%,比去年少了0.86個百分點,創下了自2012年有數據統計以來的最低值。在上映了72部新片、為歷年11月數量最多的情況下,這樣的成績似乎並不夠亮眼。
2012-2019歷年11月票房數據(圖源:拓普電影智庫)
但值得注意的是,整個11月內國產片票房為16.49億,占比達到了47.4%,和進口片平分秋色,這是自2012年有數據統計以來,國產片票房在11月中最高的一次——由於11月夾在國慶檔、聖誕檔和元旦檔幾個大檔期之間,因此過往很多國產片都會選擇放棄11月,使得這個檔期往往成了進口大片的舞台。
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8年間,每年11月進口片票房占比都在百分之60以上,最高的如去年達到了78.7%,最低的2014年也達到了66.65%;月度票房冠軍,也連續6年均被《地心引力》(2013年)、《雷神3》)2017年和《毒液》(2018年)等進口片牢牢占據,其中《毒液》當月票房達到了17.5億,票房占比高達46.78%,強勢碾壓同檔期的《你好,之華》《無名之輩》等國產電影。
《毒液》與《你好,之華》《無名之輩》總票房數據對比
今年國產片能夠「逆襲」,很大的原因之一來自於國產片的表現較為強勢。
10月末上映的《少年的你》在11月內表現依舊亮眼,單月拿下了6.9億(占該片總票房的44.7%),票房占比達到19.89%,穩居本月的票房冠軍。《少年的你》能夠問鼎,和其自上映以來持續強烈的好口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8.4分的豆瓣評分力壓了同檔期內除修復重映的經典影片《海上鋼琴師》之外的所有頭部新片。值得一提的是,單月6.9億的票房,也是國產電影在11月所取得的最佳成績。
除了《少年的你》,其他國產電影的發揮也算中規中矩。《受益人》(2.15億)、《大約在冬季》(2.11億)、《兩隻老虎》(9675萬)的成績雖然不算特別亮眼,但要知道,去年11月票房最高的國產片《無名之輩》單月票房僅有4.96億,而第二名《你好,之華》更是只有7960萬,在國產片向來偏冷的11月,今年中腰部影片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也屬實不易。
國產片票房占比創新高,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為進口片的乏力。
整個11月,累計上映了12部進口片,包括了經典IP《終結者:黑暗命運》、備受期待的迪士尼續作《冰雪奇緣2》,「史詩級的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和高分老片《海上鋼琴師》。單從片單來看,這個月的進口片依然是「星光熠熠」。
但就市場反饋而言,並沒有哪部影片「叫好又叫座」。
燈塔專業版顯示,口碑較好的《海上鋼琴師》《利刃出鞘》《決戰中途島》等影片,受眾主要集中在了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受眾占比都在35%以下,並不像《少年的你》一樣下沉得充分(三四線占比超過了42%)。唯有已躋身迪士尼動畫電影「C位」的《冰雪奇緣2》,總體表現達到了預期,但受到口碑爭議、歌舞類電影本身受眾過窄等影響,也很難達到像《尋夢環遊記》這樣的高度。
11月23日《冰雪奇緣2》在各線城市的票房占比(圖源:燈塔專業版)
正因如此,直到月底《冰雪奇緣2》上映、《少年的你》熱度下滑,進口片才第一次問鼎單日票房冠軍。反觀此前幾年,都有《毒液》《雷神3》和《奇異博士》等粉絲群體龐大、片子質量也過硬的進口片存在,故而才能連續「霸榜」數年。
「迪士尼今年在11和12月份沒有布局大體量影片,好萊塢五大都不落重子,進口片表現不佳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一位資深電影從業者對毒眸說道。但實際上,過去每逢迪士尼小年,在國產片乏力的情況下,進口片也依然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因此這個11月的低潮,似乎並不能單單用迪士尼布局來解釋。
2015年11月,007系列續作《007:幽靈黨》在國內上映,這部豆瓣評分僅有6.3分、被很多影評人評價為「大失所望」的電影,在國產片「失語」的11月里單月依然能斬獲5.3億、問鼎票房冠軍;而到了今年,同為大IP續作的《終結者:黑暗命運》,在收穫了7.1分豆瓣評分的情況下,總票房才只有3.1億元,在大IP、大明星面前,中國觀眾並沒有表現出足夠的觀影慾望。
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如果影片質量不夠出色,即使是好萊塢大片也沒法再「救市」了,在娛樂方式逐漸多樣化的今天,有太多更加方便、省錢的渠道可以替代到影院看電影這件事。如此一來,在11月這樣國產片的「淡季」里,一旦沒有亮眼的進口片,那像這樣的11月或許還會多次出現。
而從今年全年總體的票房表現來看,除《復仇者聯盟4》等特殊影片外,中國觀眾對好萊塢的「續集大片」已經有了一些審美疲勞,畢竟今年內地票房前十的影片里僅有2部進口片,而去年同期這個數字達到了4部。因此在毒眸看來,拋開「好萊塢小年」這樣的偶然因素,內地觀眾的審美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種「必然」。
「優質國產片的供給不足問題已經很久了,市場在需要頭部爆款大片之外,更需要大量優質的腰部影片持續穩定地供給,以保證觀眾基本觀影需求得到滿足。」曾有多位資深從業者對毒眸表示,國產優質影片的供給遠遠沒有跟得上市場的需求。因此除了像《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這樣足以撐起一個檔期的大片外,內地影市同樣需要像《無名之輩》這樣能夠在淡季大放異彩的中腰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