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西餐「顛覆」了外國大廚對西餐的認知?!

2020-09-20     美食導報

原標題:廣州西餐「顛覆」了外國大廚對西餐的認知?!

在廣州生活、工作的外國大廚眼中,

國內的西餐可謂槽點滿滿,

皆因不少西餐菜式來到國內

都變得「面目全非」,

甚至有大廚吐槽:

簡直「顛覆」了他對西餐的認知!

這些外國大廚吐槽的菜式,

要數意粉、披薩和漢堡

01

意粉,幾乎用的都是現成貨!

廣州有不少經營義大利菜的餐廳,而且大部分都是主打意粉。即便不是主打義大利菜的餐廳,也會在菜單上加入幾道意粉,只因這是一道易操作且大眾接受度高的食物。義大利大廚Harlan卻對廣州的意粉忍不住搖頭。他指出,廣州大部分餐廳的意粉都忽略了最重要的兩大精髓:手工製作以及湯底。據他觀察,國內不少餐廳的意粉都是直接購買現成的乾式意粉,並不會手工製作,然後對意粉也只是煮熟了事,而不注重為意粉注入味道。

那麼,到底怎樣才是地道的意粉?

以他本人製作的為例。取義大利杜蘭小麥粉、00粉和粗粒麵粉搓成,不加雞蛋,並以室溫20℃風乾,其中麵粉的選擇比例、搓制都是決定意粉口感的關鍵。而意粉風乾完成後,煮制時也不只是一鍋開水煮熟就行,還要採用足料醬汁,例如蝦湯、海鮮湯、雞湯、白汁等。根據不同的風味去熬制不同的湯汁,再用來煮制意粉,讓其充分吸收湯汁,達到味覺上的滿足。

Harlan強調,手工意粉與現成意粉的口感完全不可比,如果本地廚師願意多花點時間學習製作手工意粉,一定能讓更多人領略到正宗意粉的魅力!

02

披薩,偷工減料!

另一位義大利籍主廚Nick,對廣州的披薩深感扼腕。

Nick的故鄉在義大利拿坡里,當地的「拿坡里披薩」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披薩之一,不少餐廳都會因其知名度,將其加入到菜單上。Nick認為廣州不少餐廳,連最基本的「拿坡里披薩」是什麼都沒有弄清楚。

他解釋,拿坡里披薩其實有兩大認證系統,一是頒給店家及經營者的拿坡里正統披薩協會,另外一個則是頒給披薩職人的拿坡里披薩職人協會,兩個組織皆有明文規定製作細節,而且都相當嚴格,連麵粉、酵母與鹽的種類以及窯爐規格等皆有規範,唯有符合其標準的才能獲得認證商標,好讓世界各地的拿坡里披薩都能維持相同標準。所以說這個認證就如同製作拿坡里披薩的資格證一般,你要擁有了,你的拿坡里披薩才能被稱為拿坡里披薩。而據Nick觀察,不少餐廳都是沒有取得認證而自稱拿坡里披薩,這是有誤導成分。

但比起認證,Nick更重視的其實是拿坡里披薩的製作。他指出,正統拿坡里披薩的香脆餅皮要像烤到恰到好處的脆皮麵包,其濃郁飽滿的番茄能嘗到微酸風味,混著奧勒岡、大蒜或羅勒的特殊香氣,讓披薩出爐時散發出一股獨有的味道。但據他試過幾間本地餐廳,不少披薩都是用電爐烤制,而不是傳統的窯爐,而且麵糰發得不夠好,烤出來的披薩又硬又厚,不僅達不到拿坡里披薩的標準,連基本的「簡單美味」也達不到,這是一種偷工減料的表現。

03

美式漢堡,連主材都不及格!

在中國生活近10年的美籍大廚Ricardo指出,近年有不少美式餐吧出現,其中都以美式漢堡作為主打,但卻鮮少見到真正優質的美式漢堡。大部分的表現都是:麵包較干或較塌,漢堡扒的肉質不夠多汁,醬料味道一般等。

他解釋,一個美味的美式漢堡包,取決於漢堡扒的味道與質感。那麼如何做出一塊完美漢堡扒?首先是選肉,要挑肉汁豐富的鮮牛肉,因為冷藏牛肉水分不足,而且要有兩個部位互相配合,分別是牛肩肉及牛腩。牛肩肉脂肪不算多,肉質卻軟滑且含豐富纖維;牛腩質感彈牙且不會太韌,還能提供充足油脂。牛肩肉及牛腩肉的黃金比例是3:1,脂肪才能滲到肉內,剁成肉粒後,在搓肉時不要捏得太緊實,才能保持肉質鬆化,厚度控制在1厘米,入口便不會過硬或散開,質感夠滑又滲出肉汁來。這樣才是一塊好的漢堡扒的標準。

據Ricardo觀察,坊間不少餐廳的美式漢堡諸多瑕疵,是因為節省了成本,不少生產商會選用冷藏肉或單一部位的牛肉,在製作漢堡扒時還會加入蛋、麵包糠或麵粉等,令牛肉含量減少而令質素參差。連主材都不願意花費心思,自然醬汁與麵包都跟不上,所以就難以在本地吃到真正好吃的美式漢堡了。

圖文 | 羅珊珊

編輯 | QrQ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NxiqnQBURTf-Dn5UXO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