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大部分孩子都喜歡喝,而且現在不少網紅酸奶還是包裝洋氣的ins風,媽媽們也很愛。
那麼,到底這些當紅酸奶適不適合孩子喝呢?
其實,酸奶里的學問真的不少,家長花上幾分鐘了解一下是非常有必要的!
經常會有人問:
酸奶那麼涼,孩子能喝嗎?孩子多大才能喝酸奶呢?喝什麼樣的酸奶好呢?
熊貓君:可以喝,滿6個月後。
在美國兒科學會8-12個月嬰兒每日食譜範例中,酸奶已被列入其中。
建議剛開始添加時,一定要從少量開始,而且1歲前都只建議把酸奶作為輔食而不是主要奶製品來源。
如果孩子確認對牛奶過敏,可以延後緩慢添加。
儘管普通酸奶中的乳酸菌並不能定植在人體腸道中,但它們在「穿腸而過」的過程中就給人體做出貢獻了。
實際上,酸奶的「涼」並不是孩子不能喝的理由。
熊貓君:可以加熱溫著喝,但不要超過50℃
不然的話味道會更酸,而且酸奶中的益生菌無法在高溫環境中存活。
其實酸奶最好是涼著吃,如果你擔心孩子喝涼的會拉肚子的話,也可以取出來先放置成常溫後再給孩子喝。
但是,需要家長們特別注意的是:有些酸奶並不適合孩子食用的,買的時候一定要看配料表了!!!
『山寨』酸奶
它們看似酸奶,但其實是假酸奶!
在購買的時候,怎麼來排除假酸奶呢?
直接看蛋白質含量——每100g酸奶中蛋白質含量小於2.3g的一律視為「假酸奶」。
數據來源:《GB 19302-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發酵乳》
比如:下面這樣每100ml中的蛋白質只有1.2g的,那就是乳飲料,不是酸奶!
市售酸奶貨架上,往往還放了一些含乳甜點(有些還是進口的)
像:牛奶布丁,牛奶慕斯,酸奶布丁等各種名稱很好聽的很時尚的產品,都不是酸奶,價格還挺貴。
這些產品當中:
蛋白質含量往往只有普通酸奶的1/2到1/3;
脂肪和糖倒不少;
還會加入香精和其他低營養價值的配料。
一定要睜大眼睛,看看產品類型,是不是「發酵乳(酸奶)」,如果不是,就別買。
果粒、穀物酸奶,老酸奶
其次,加了果粒、穀粒的酸奶不適合孩子喝。
果粒,椰果,穀粒等這些配料可以增加酸奶的豐富口感,但是,有可能引起麻煩!
畢竟3歲以下的孩子吞咽功能尚不健全,在吸入酸奶的同時,很容易把這些丁狀或粒狀的食物顆粒吸進呼吸道,造成不必要的危險。
同理,那些凝凍太瓷實的老酸奶,也不適合孩子喝。
因為添加了凝膠劑,這些產品比家裡自製的凝固型酸奶的凝凍更硬,有點像布丁、果凍的感覺。
如果孩子吃的時候不小心,凝凍狀食物也容易被吸入氣管。
口感濃郁型酸奶
現在市面上有不少新型酸奶產品,為了增強濃郁細膩的口感,加入了很多奶油。
它們的脂肪含量遠遠高於普通酸奶的3克/100克的水平,最高可達普通酸奶的3倍之多。
這些酸奶產品看「豪華」,但含有大量飽和脂肪,熱量是普通酸奶的兩倍,而蛋白質供能比下降,B族維生素和鈣的營養素密度也比較低。
孩子吃了這些酸奶,就等於是喝酸奶的同時再吃一大塊奶油,會感覺很飽。
1-2歲的小寶寶是不需要那麼多飽和脂肪的。如果孩子愛吃的話,就少給一點,不要一次吃一杯。
很多糖的酸奶
一些號稱「兒童酸奶」的產品,或日式、韓式酸奶產品,其中加了過多的糖,也不適合孩子喝。
有些酸奶產品比正常加糖水平(100克酸奶中含7克糖,碳水化合物含量約11-12%)明顯更高。
市售品最高者甚至達到17%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說明除了牛奶中的乳糖還加了13%的糖。
不管是對於孩子還是成年人,挑酸奶的時候,這個指標都不要超過12g/100g。
像這款酸奶的營養成分表上,碳水化合物為14.5g/100g,糖真的很高了!
比下面的可樂還要高。
這樣特別甜的酸奶容易培養孩子嗜好甜味的不良飲食習慣,同時,因為糖過多,會降低酸奶的營養素密度。
怎麼給孩子挑酸奶
一個原則:配料表越短越好。
什麼白砂糖、葡萄糖、玉米糖漿、XX糖漿、麥芽糊精……這些都是額外添加的糖,越少越好。
比如:這個配料表後面一長串,果斷pass!
真正優秀的酸奶長這樣
家長在挑選牛奶的時候,可以看著幾點:
1、配料表只有「生牛乳+菌種」;
2、無香精,無果粒,沒有任何噱頭;
3、碳水化合物含量在10%-11%左右;
4、脂肪含量在3%左右。
另外,目前市上出現許多常溫酸奶,那麼低溫酸奶和常溫酸奶哪種更好?
除了乳酸菌,兩者營養相差並不大。
其實,常溫酸奶一般在外包裝上都會有「巴氏殺菌熱處理風味酸牛奶」字樣,它和傳統冷藏酸奶最大的不同在於不含乳酸菌。
但除此外兩者營養相差並不大,所以選擇時並不需要為此糾結。
這樣說吧,喝牛奶有啥好處那么喝酸奶也同樣有這些好處。
不僅如此,酸奶中的某些維生素含量只會比牛奶更高,而且酸奶比牛奶更不容易引起過敏,更容易吸收,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喝酸奶反而更加適合。
但關鍵是選對酸奶!
獲取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熊貓兒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