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時內公布兩版考試成績!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日前舉行的在編教師招聘考試引發外界關注。由於不少考生兩次分數出入較大,更引發質疑和猜測。而當地公開招聘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回應則是,數據粘貼有誤。
一場嚴肅的考試、數個維權的微信群、300多人對公布分數有異議,說起來這樣的招考不僅混亂得罕見,更儼然成了一地雞毛又叫人浮想聯翩的鬧劇。如此嚴肅招考,竟然以「數據粘貼有誤」就輕飄帶過,這是致歉能翻篇的故事嗎?這不是故事,而是明擺著的事故。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還不止於此。據考生反映,本次考試成績公布中,語文試卷的單項選擇題每道題分值3分,但有考生選擇題得分卻為20分或40分,「得分數字無法被整除」;答題卡不是按題號順序設計;甚至,在回應考生核查分數結果時,聲稱「官方不提供標準答案,閱卷由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負責」。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前不久湖北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複試成績兩次公示出現大面積修改一事。200多名考生成績莫名波動,當時也是「數據粘貼有誤」來背鍋。只不過,事發後免職的免職、暫停工作的暫停工作,問責程序起碼沒歇著。只是,當「數據粘貼有誤」的招考成績成為流行性錯誤,這種多一道覆核程序就能杜絕的錯誤,為何歹戲拖棚連番上演呢?說到底,大概兩個肇因:要麼「假重視」,考試的又不是自己的孩子;要麼「真貓膩」,妄圖在分數上繡出自己的花兒來。
嚴肅的招考,容不得匪夷所思的低級錯誤;而這種錯漏本身,很容易將輿論引向「蘿蔔招聘」的警覺。往小處說,這是工作態度和履責能力的問題;往大處說,涉嫌利用招考實現部門或個人的尋租。從這個意義上說,不僅是地方行政主管部門難辭其咎,更高級別的紀檢監察部門亦要順藤摸瓜、釐清權責。該丟烏紗帽的丟烏紗帽,該掘真相的掘真相,對「意難平」的考生有說法,對公眾監督有交代。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