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微博數據那麼差,為什麼演唱會門票還1秒售空?

2019-07-18     無心論事

01


一票難求


素有「亞洲音樂天王」之稱的周杰倫,一經出道就迅速走紅。

只要是他的演唱會,門票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銷售一空。

有不少的歌迷千方百計,使用渾身解數也未必能求得一張門票。

這種火爆的程度令歌迷一度感覺到很無奈。

「有一種青春叫周杰倫」的話題席捲了網際網路。

也令周杰倫成了很多80、90後刻進骨髓的紀念。

有些歌迷甚至聲稱,只有看一場周杰倫的演唱會,青春才算圓滿。

可惜,周杰倫演唱會的門票從來不是你想搶就能搶到的。

因此很多歌迷的青春一直沒有結束。

但所幸周杰倫還是很照顧歌迷。

一場又一場的巡演滿足了歌迷朋友們的青春夢。

最近有媒體報道:周杰倫2019年巡迴演唱會首場上海站的門票在13:00開售,13:00成功售罄。

門票幾乎呈「秒空」的趨勢。

雖然很多歌迷們提前一天奔走相告、摩拳擦掌、轉發各路錦鯉。

早早守候在電腦前盼望能搶到一張票。

然而眨眼間,很多歌迷就已經無緣見周董了。



圖片來源:網絡

周杰倫演唱會一票難求的場面並不是第一次。

他的歐洲首次演唱會就引起了震撼。

定於英國倫敦聖地溫布利體育館舉辦地表最強演唱會門票開售後,幾乎沒有做宣傳的狀態下只用了24分鐘就將第一場的門票售完。



圖片來源:網絡

應眾多粉絲的需求,主辦單位在當晚宣布加場。

加場門票一開賣後,就以更快的速度在20分鐘內完售!



圖片來源:網絡

此次演唱會,不僅創下華語歌手在此地開唱的加場紀錄。

門票完售速度也超越所有在此地開唱的國際巨星!

周董演唱會首度出師歐洲即票房告捷,成績更超乎各界期待。

主辦方更表示,周杰倫可以說是亞洲歌手到美洲、歐洲、澳洲開唱的紀錄中,門票秒殺速度最快的。

02


一位開演唱會造成交通擁堵的歌手

2010年,很多網友可能親臨上海八萬人體育場觀看過一場周杰倫的演出。

也正是這一場演唱會將周杰倫的人氣推至頂峰。

那一場演出讓很多人大開眼界的不是周杰倫的表演,而是他的人氣。

體育場的各個通道口,擠滿了等候入場的歌迷,根本望不到盡頭。



圖片來源:網絡

當天很多歌迷是自駕前往演出場地的。

因為車輛太多,導致他們堵在了天鑰橋路及其周邊的道路上。

交通完全陷入癱瘓,車子一輛挨著一輛,動都動不了。

當場館內響起音樂聲後,有些歌迷實在心急,不容分說地把車子熄火,直接停在了馬路上。

周杰倫也因此成為第一個開演唱會造成交通擁堵的歌手。

這一次周杰倫演唱會搶票,歌迷也已經把社交平台哭成了「淚海」。

這個說:好氣噢,幾秒鐘……就幾秒鐘沒票了……每次都這樣。

那個說:嗯,好像發生過放票這件事,但是一瞬間沒有了。

很多不是特別了解周杰倫的網友一直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他演唱會的門票那麼難搶到?

造成演唱會一票難求的場面並不是周杰倫被過度「神話」。

其原因和他本人以及他的作品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03


16年前寫的歌,到現在還在流行

還記得有一次周杰倫在社交網站上分享了自己《以父之名》的MV,並在視頻下配文:

「告訴你們為什麼我很少聽別人的歌,因為我16年前寫的歌,到現在還在流行。」

雖然這句話有些許狂妄,但是事實卻真的讓人無法反駁。



圖片來源:網絡

周杰倫出道至今獲得過的獎項真是數不勝數:

最佳專輯製作人、最佳作曲人、最佳流行音樂專輯等等就能數到手軟。

2003年,他的第三張專輯《葉惠美》中《以父之名》被全球超過50家的廣播電台播放,一時間紅遍大江南北,而那一天就是2003年7月16日,而後這一天也被稱為是「周杰倫日」;

2005年,周杰倫獲得全球十大音樂鬼才音樂人的殊榮,他也是榜單上唯一 一個亞洲人,「亞洲流行音樂天王」的稱號著實當之無愧;

2009年,周杰倫被美國CNN評選為亞洲最有影響力的25位人物之一,被稱之為「非凡藝人」。


這些頗具代表性,分量十足,對於許多歌手而言都是望塵莫及的獎項。

他對於音樂的感知超乎常人的想像。

在原創歌曲方面他似乎總有源源不斷的想法。

04


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年代

90年代香港流行樂引領華語樂壇的潮流。

到了21世紀初,台灣歌手一直處於華語樂壇的核心位置。

2001年--2007年的華語樂壇,簡直就是「神仙打架」的年代。



圖片來源:網絡

在那個年代,有數不清的膾炙人口的歌曲,也有那麼多讓人愛得死去活來的音樂人。

F4的《流星雨》,周杰倫的《雙截棍》、《夜曲》,蕭亞軒的《愛的主打歌》,孫燕姿的《綠光》、《神奇》,蔡依林的《看我72變》、《愛情36計》,S.H.E的《super star》、《不想長大》,潘瑋柏的《我的麥克風》、《快樂崇拜》,林俊傑的《江南》、《一千年以後》,還有劉若英《後來》,阿杜的《他一定很愛你》,梁靜茹的《勇氣》,光良的《童話》,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王心凌的《睫毛彎彎》以及五月天的《戀愛ing》。

台灣流行樂壇曾伴隨著無數80、90後成長。

中學時,他們是一張張海報,是一盤盤磁帶,他們在牆上,在錄音機里。

現如今,他們是青春、是記憶、是情結。

曾陪伴我們走過最美好的時光,那些經典的旋律充盈著我們的整個青春。

其中,周杰倫,是大多數人青春時代里最耀眼的那顆星。

天王獨霸,諸侯並起,可周杰倫無人超越。

05


我希望不要只是你的青春而已

我希望我是你的一輩子

就拿2005年的華語單曲榜來說,除了榜單的激烈排名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各位樂壇大佬間「兇殘」的榜單爭奪戰。

還有被周杰倫小公舉霸榜的恐懼(榜單前十名中占了八席)。



圖片來源:網絡

曾經周杰倫也坦言怕被時代淘汰。

「我希望不要只是你的青春而已,我希望我是你的一輩子」。



圖片來源:網絡

如今的他嬌妻在側,兒女雙全,手捧著奶茶越來越傲嬌:

「告訴你們為什麼我很少聽別人的歌,因為我16年前寫的歌,到現在還在流行。」

時間證明,他不只是我們的青春,更是華語樂壇最輝煌的時代記憶。

聽《龍捲風》《雙截棍》《愛在公元前》的時候,我們還是不諳世事的學生。

並不是很懂「愛情走得太快就像龍捲風」的心酸無奈。

對歌詞里的「不能承受我已無處可躲」也無法感同身受。

後來慢慢長大,背著家裡的長輩體會了一把「情竇初開」。

總算能把自己代入歌詞,嘗一口甜蜜蜜的麥芽糖,收割一茬成熟在深秋的小幸福;

也有了感受悲傷的能力,聽到蕭邦的夜曲、玻璃上的霧氣時,會忍不住跟著嘆幾口氣;

那是一個被周杰倫制霸的時代,我們穿衣只穿美特斯邦威,奶茶只喝優樂美,薯片只吃可比克……

當我們從校園裡哼唱著「快使用雙截棍」的小屁孩,轉眼變成踏入職場。

體驗社會浮沉的成年人後,我們總能想起他曾說過:

「如果有一天你們累了,聽到《簡單愛》會覺得溫暖,那我就沒有白白在你們的青春里經過。」

沒有《七里香》的夏天,算不上真正夏天;

沒有《晴天》的苦澀,也不算完整的初戀;

擁有了周杰倫的華語樂壇,真的很厲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HVB2wBmyVoG_1Z_K6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