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or搖錢樹?爹稱女兒日作詩兩千首,那些被營銷的孩子結果如何

2020-07-16   蔓德育兒

原標題:神童or搖錢樹?爹稱女兒日作詩兩千首,那些被營銷的孩子結果如何

把孩子培養成"神童",是許多家長的心愿,最好是孩子出生跟哪吒似的,一日三長,落地就能出口成章。

只要有傳聞有"神童"和神童家長出來分享經驗,就能看到父母們蜂擁而至,取經學習,希望孩子能沾沾光,最好也能10歲上清華,15歲創業當董事長,人生就圓滿了。

大分部類似的"神童"及其家長,都會表示"神童"不是天賜,是可以塑造的,"人造神童"的神話,從來沒有遠離過家長的幻想。

16歲女孩日均作詩2000首,父親稱沒誇大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一分鐘可以做什麼?我家娃有些駑鈍,他一分鐘盡力而為,大概也就只能寫百十個字,跳80個繩,大概做一道不太難的數學題。

但這兩天在網上引起熱議的16歲女孩,其父稱其可以一天之內作詩2000首、300詞牌、15000字小說,並稱沒有誇大。

這到底是是神童還是神經?網友紛紛評論這家人有問題。

是的,一分鐘寫1.38首詩,連軸轉一整天?先不說寫出的東西,能不能稱之為"詩",就說這個碼字效率,這是個孩子應該具備的能力?

你那不是神童,是生了台打字機。

更不用提,這個父親為了包裝孩子,給她鍍金了一些野雞名目,聲稱其是某雜誌"記者",是某網站的負責人。

為了營銷親生女兒,真的是常識都不在乎了。記者證是要從業資格的,一個高中且沒畢業的孩子,何德何能?

父親這麼賣力營銷自己的女兒是為哪般?

我們看看這幅圖就明白了,為了推銷自己的教育產品,俗稱"帶貨"。

精心包裝之後,帶著孩子滿世界演講,兜售孩子的"成功歷程",宣傳"神童"的"人造"可能,忽悠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長掏腰包。

層出不窮的"人造神童"

這兩天恰值高考之後沒多久,高考熱度降溫,"神童"熱度就開始躥升:

昆明六年級學生研究結直腸問題獲全國獎項;

武漢兩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

還有10歲讀大學的"神童"張易文……

這些孩子真的超凡嗎?

我們不能否認"神童"這種個體的存在,他們確實擁有天資,但是人類個體中的極少數,鳳毛麟角。

而普及化、不斷發展的教育,讓一代又一代人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家庭教育環境,孩子們能夠表現出比前代更優秀的方面,這些都是合理的,可以說得通的發展。

但"人造神童",是扭曲的產物,是充滿惡意的果實。

這些孩子,不是真"神童",是"搖錢樹"!

就像"神童"張易文說的"爸爸,你毀了我人生。"她在父親的扭曲教育下,10歲上大學,與周圍人格格不入,基礎教育不牢固,跟不上大學課程,如今不得不在父親開的所謂"培訓班"里當老師,當一個吉祥物。

張易文的爸爸,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或許初衷是的吧,但實際上呢?就是為了他自己的所謂"教育事業",把孩子的未來砸碎了。

這個挑戰公眾智商,號稱孩子能日作2000首詩的爸爸,又何嘗不是如此?推銷自己的書和人造"神童"的培訓產品。

什麼"神童",什麼"親生骨肉",不過是搖錢樹而已。

那些被營銷的孩子,未來都被拆解和消費掉了,哪裡還有什麼好結果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