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沙縣城區連續發生多起白天入室盜竊案件。幾位報警居民稱,自己出門前,家裡的門窗已鎖好,回家時,門鎖也完好無損,但屋內卻有明顯翻動痕跡,且貴重財物被盜。
「難道竊賊有遁地的本事?」辦案民警廖明章、楊永明通過細緻偵查,於7月17日成功抓獲涉嫌盜竊的犯罪嫌疑人劉某根、劉某站。然而,二人拒不交代犯罪事實。
兩名民警串並了近期發生在沙縣、梅列等地十餘起入室盜竊案件,並對劉某根、劉某站的住處展開持續搜查。讓人意外的是,贓物寥寥無幾,並且與二人盜竊所得極不相符。
幾次三番訊問下,嫌疑人只承認採用技術開鎖的手段作案,所以被害人家中的門鎖才完好無損。但是,他們始終避而不談贓物去向。
案件告破了,贓物卻找不到。證據鏈不完整,被害人的損失就無法挽回。「這事兒,不能就這麼算了!」辦案民警下定決心,要儘快找到案件突破口。於是,他們轉變思路,花心思分析排查二人可能存在的銷贓渠道。
很快,湖北籍男子劉某進入了民警視線。民警發現,每次盜竊得手後,犯罪嫌疑人都會與這名男子聯繫,並通過快遞給劉某郵寄物品。有時,還直接趕往廣東中山與劉某見面。種種跡象表明,犯罪嫌疑人劉某就是銷贓人員!
判斷犯罪嫌疑人所在地後,兩名民警立即趕往近1000公里外的廣東中山展開抓捕工作。只是,到達中山後民警發現,這是一片集中連片的老舊小區,居民樓眾多,居住的人大都是外省到中山的流動務工人員。並且,小區內人防、技防設施均比較薄弱,抓捕條件差。
為了不驚動嫌疑人,兩名民警綜合現場條件辦公,決定採取最辛苦但卻最有效的方法——蹲守。七月的廣東,日間氣溫高達38℃以上,一入夜,街邊蚊蟲密密麻麻。就在這樣的條件下,兩名民警連續蹲守了2天。
7月27日晚22時許,犯罪嫌疑人劉某終於出現。蹲守民警立即上前,一舉將其抓獲。緊接著,民警連夜對劉某的住處進行搜查,現場扣押疑似被盜的贓物——兩部手機。
事後,犯罪嫌疑人劉某對民警說:「我就收購了幾部別人偷來的手機,這麼小的事情,值得千里迢迢來找嗎?服了!」
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押送至沙縣,現羈押於沙縣看守所,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三明日報記者 盧素平 通訊員 陳永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