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為美捧場太積極,中國之後又針對伊朗:大哥讓懟誰就懟誰

2019-08-23     大國前沿

當地時間8月21日,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對外宣布,由於伊朗在荷姆茲海峽的種種行徑「破壞該地區的穩定」,對澳大利亞在當地的利益「構成威脅」,因此澳大利亞決定加入美國組織的荷姆茲海峽「護航聯盟」。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

由於美伊衝突的海域正好也是中東石油外運的主幹道,因此從危機全面爆發的5月份起,奔走於這條主幹道上的各國油輪也註定要成為美伊兩國爭端的犧牲品。短短2個月之內,來自全球多個國家的至少七八條油輪已經因為各種各樣的襲擊而損毀,給這些油輪提供護航的提議也由此被美國政府提上議程。

當然既然建議是從不做虧本買賣的美國提出的,這也註定了這個「護航聯盟」從一開始就不是什麼單純的「國際義務勞動」,而是帶有深深的美國政府的利益考量在其中。對美國而言,這一方面能搶占這場衝突的道義制高點,將伊朗定性為破壞地區穩定、威脅國際石油貿易安全的壞人,從而給美國政府發動這場衝突尋找合理性;另一方面則是讓自己的這些盟友們在對伊朗問題上進行站隊,以「護航」之名構建「反伊朗同盟」之實。

也正因為如此,這個建議在7月上旬被提出後,美國的各個盟友就出現了兩種極端化的態度:在伊朗問題上自身利益受到損害的歐盟國家一律表示拒絕,英國、韓國等在其它問題上有求於美國的國家則同意加入,而澳大利亞明顯就是屬於後者。

諷刺美國組建護航聯盟的伊朗外長扎里夫

對於澳大利亞而言,雖然其也對來自中東的石油有一定的依賴性,但總體來說,澳大利亞基本找不到什麼主動干涉中東事務的動機,但在東亞-印度洋地區,澳大利亞的野心一點不遜色於其鐵桿盟友美國。

澳大利亞渴望在這一地區提升自己的存在感,尤其要提升自己抗衡中國在這一地區日益壯大的影響力的能力,而要做到以上兩點,來自美國的支持必不可少。而既然要得到美國的支持,那麼澳大利亞人當然要首先用參與護航聯盟表明自己的誠意。

當然這種合作說穿了也只是相互利用,畢竟是與自己確實沒多大關係的事情,表個態也就差不多了,因此澳大利亞雖然滿口答應,但在實際動作上卻顯得有些敷衍了事:根據莫里森的說法,澳大利亞海軍此次只會派遣1艘護衛艦和1架P-8反潛巡邏機參與。考慮到澳大利亞海軍目前擁有2條兩棲攻擊艦、2條霍巴特級驅逐艦、8條澳新軍團級和4條阿德萊德級護衛艦,P-8反潛機則有8架之多,眼下就只派1條船和1架P-8,要知道哪怕窮如英國佬,也扣扣索索擠出3條驅護艦前往波斯灣,澳大利亞人的這種態度,確實過於敷衍。

澳大利亞人大機率只會用阿德萊德級湊合

並且莫里森隨後還補充道「我們的貢獻是有限且有時限的」,言下之意就是我們澳大利亞人也不是要跟你們美國人到地老天荒還啥活都干,我們只干我們願意乾的那部分事情,而且等時間差不多了,該走人就走人,你們美國人再怎麼跟伊朗人鬧,也不管我們的事。好不容易爭取到的盟友卻是這樣的態度,不知道特朗普心中有沒有想苦笑的衝動。

無論如何,澳大利亞人還是來了,而在澳大利亞宣布加入的前一天,波斯灣海濱的中東小國巴林也宣布加入「護航聯盟」,兩天之內接連有兩國宣布加入「護航聯盟」,這對特朗普而言無疑是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不管實際效果如何,反正這些盟友能把態度挑明了就算成功。

聯合護航更多是站隊問題

但從另一面來說,護航聯盟成員的持續增加,尤其是澳大利亞這種本無多少干係的域外國家的摻和,肯定也只會加劇本就緊張的地區態勢。而美國人「維護地區穩定」的蒼白理由在這些各懷鬼胎的盟友的「支持」下又能堅持多久,估計美國政府自己都不願去想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sIhw2wBJleJMoPMhbQ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