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哲是集團「三星」的創始人,在世界最大500家大企業中,三星集團排名第14位,唯一排名在三星電子之上的電子類企業就是索尼,年收入超過1000億美元,包括24個大公司,是韓國最成功的企業。
李秉哲因此被人稱作「創業鬼才」,其經營哲學對商業界有重大影響。讓我們一起走進三星。
01
衣食無憂,公子哥的富裕生活
1910年2月12日,三星創始人李秉喆出生在韓國一個富裕的農民家庭里。小學時期就是在其祖父開辦「文山書亭」里度過的。
青年時代在日本留學。三星幾十年來對日本文化、日本企業都是非常推崇的,根源應該在這裡。作為企業家的李秉喆非常欣賞日本的文化和技術。
在留學前李秉喆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爹了。可作為紈絝子弟,哪裡在乎這個。肄業之後,反正是衣食無憂,有一段時間李秉熙是整天花天酒地,日子過得是渾渾噩噩。
02
兒女成群,「富二代」也要養家餬口
話說有一天醉酒回家,借著冰冷的月光看到三個襁褓中的孩子,李秉喆突然醍醐灌頂了。人生要是沒有了目標,那和臭鹹魚有什麼區別。這三個娃不就是自己奮鬥的藉口麼!
有了這番醒悟,秉喆歐巴的祖墳上真是冒青煙了。
於是,就開始了自己無敵般的升級模式。
從此,韓國少了一個花花公子,但卻成就了一個商業帝國的奠基人。
話說,當時的這三個孩子應該是李孟熙、李淑熙、李昌熙。那時候,李健熙還沒有出生。李健熙在其兒子裡面排第三,所有子女裡面排第七。李秉喆一生中共有八個孩子。
03
創業即虧本,「創業大神」踩坑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秉喆歐巴要奮鬥不能光喊口號,得有項目才行。找來找去,他決定進入食品加工行業,就和幾個朋友開了一家糧食加工廠。
因為經驗不足,這個工廠在第一年是虧了本的。現在有人稱李秉熙是創業之神。就是這樣的大神一開始並不是一帆風順,甚至還栽了不少跟頭。
但是第二年,這家工廠就開始盈利了。
像這樣的大神怎麼能滿足於現狀呢!他不但賺到的錢全部投入到擴大規模中去,還向銀行大量借款,這氣勢,決心狠狠的干它一票。
可是戰爭來了,銀行收縮了業務不再放貸。可工程剛進行了一半,這邊貸不下來款,那邊銀行催的又急。那是李秉喆最苦惱的一段時間。最後無奈,賣掉工廠所有的資產,償還了債務。秉喆歐巴在商場打滾幾年,又重新回到了起點上。
04
背靠中國,三星食品崛起
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問為什麼!
李秉喆沒有消沉下去。不給哥飛黃騰達的機會,那麼哥就遍地尋找機會。
去哪裡找?
在大韓國(當時還是朝鮮)到處尋找。韓國僅是彈丸之地,就是跑遍了整個朝鮮半島也沒有找到。
怎麼辦。這位歐巴想到了咱們中國。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不愁沒有機會。跑邊了大半個中國,找啊找啊找機會,這機會終於他讓給找到了。
李秉喆認為向中國北京、東北地區出口果品、蔬菜、乾魚會非常有賺頭。
富裕人家的孩子,爬起來也是這樣快。
李秉喆第二次創業依舊沒有脫離食品行業。
他租了一個門面做中轉站,就開始了對中國的出口貿易。
沒錯,三星一開始就是從這小門面發展起來的。做的還是倒買倒賣的生意。
看著大街上玲琅滿目的店鋪,可都有成為三星的潛質。
在出口到中國的貿易穩定之後,李秉喆又打起了麵粉廠的主意。看著歐巴,真和麵粉槓上了。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
這一次開麵粉廠他請來了在日本留學時的好基友李舜根來負責管理。
這個人對後來李秉喆建立的三星基業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三星前期的強大並不是僅僅靠李秉喆一個人,而是靠他聚攏了像李舜根這樣一群的人。後來,在三星的李健熙時代也是這樣,儘管在管理理念上不盡相同,但李健熙還是像他的父親一樣籠絡人才,這才成就了其家族的商業帝國。
緊接著,李秉喆又開設了糖果機廠,還是沒有和食品脫離關係。
他利用一切機會尋求發展、擴張,李秉喆的商業版圖開始慢慢變大。
1938年3月1日,三星商會正式成立了。
這個時候三星經營的產品多達一百多種,貿易的對象也擴展到美國等一些已開發國家。
三星家的生意一開始就很雜,凡是秉喆歐巴瞧上的行當幾乎都會去做。
到了1958年,也就是距成立日二十年後,三星涉足保險業務,算是在食品外的其他行業開闢出一片新天地。三星的業務板塊越來越大,凡是韓國人民需要的,他幾乎都能做成自己的產業。
這是三星強大的根源,卻也可能是壓死駱駝的那一捆稻草。
下期預告:三星沉浮錄:從「花花公子」到萬億帝國掌門人(二)之「奪嫡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