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紅人渭梅女:沒有雙腿,可以用雙手「走」出精彩人生

2019-09-18     博愛雜誌

1

在關中平原西部的陝西省寶雞市,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橫貫而過,滋養著那裡的土地和生命,人們的生活都與這條河流息息相關。

1990年1月18日,原本是個極為平常的日子,一場車禍的發生,卻改變了一個3歲小女孩的人生。她在這場車禍中失去了雙腿,更不幸的是又遭到家人的遺棄,當人們在渭河邊發現她時,她已奄奄一息。

隨後,小女孩被送到寶雞市兒童福利院。在那裡,她獲得了重生並有了新的名字:因為長得甜美可愛,院長給她取名「梅女」,諧音為「美女」;因被遺棄在渭河邊,因此有了新的姓氏「渭」。

在福利院裡,「護理媽媽」對渭梅女疼愛有加,十分照顧她。渭梅女也很懂事,童年的不幸並沒有讓她失去生活的信心,反而更加堅強、樂觀,很快就成了福利院的開心果。

由於行動不便,渭梅女很少有獨自出去的機會,每一次出門都需要「護理媽媽」寸步不離陪伴著。但這並不妨礙渭梅女成為院裡的「積極分子」,去動物園、逛植物園以及打掃衛生等集體活動,她都積極參與。年齡稍大一點以後,她還會幫弟弟妹妹穿衣、洗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看著別的小朋友都能走路,渭梅女也想「走」,想自己自由地進出,而不是每動一下都要別人幫忙。經過一番思索,她暗下決心:沒有雙腿,就把手變成「腿」。

「護理媽媽」給渭梅女做了兩個木質手撐,讓她練習用雙手走路。生出了「雙腿」,渭梅女雀躍不已。可興奮勁還沒過去,皮墊與肌肉、骨頭摩擦而引起的劇烈疼痛襲來。渭梅女無數次想要放棄,但內心想「走」的念頭始終在鼓勵著她堅持下去。

渭梅女咬牙忍著痛,兩手用力撐著手撐,慢慢地挪動,一厘米、兩厘米,終於,身子開始變得平穩,她「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那一刻,再痛也沒有哭過的渭梅女忍不住流下了淚水。她知道,這是興奮的淚水,更是幸福的淚水,她終於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樣自由「行走」了。

8歲開始,渭梅女已經可以生活自理了。洗衣服、做家務、上學、坐車都堅持自己來。雖然速度比別人慢,也比別人辛苦,但她從不放棄。「護理媽媽」看在眼裡,疼在心底,想幫她,可倔強的渭梅女總是說:「我行,我自己來。」

不僅生活上安排得井井有條,渭梅女還表現出很高的運動天賦,她用雙手撐著「手撐」,學著其他孩子的樣子蹦蹦跳跳,雖然每一次都有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但她的臉上充滿了挑戰成功的興奮。

2008年,寶雞市殘聯到福利院挑選選手,堅韌、樂觀的渭梅女被選中,隨後前往雲南昆明學習游泳。一開始,她連下水都不敢,每當教練把她放在水裡時,她都會緊張到全身顫抖。

就像當初學「走路」一樣,渭梅女承受著比別人更大的痛苦,但她也有著比別人更強的毅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勤學苦練,渭梅女終於學會了游泳。當展開雙臂在水中遊動時,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暢快。半年後,渭梅女代表寶雞市參加陝西省第六屆殘疾人運動會,勇奪三枚金牌。

2

渭梅女知道,想要改變命運,學習知識是唯一的出路,於是發奮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2011年,渭梅女考上了自強中專,學習計算機專業。

中專畢業後,渭梅女回到福利院,成為一名特教老師。她負責的班級有11個孩子,包括唐氏綜合症患兒、腦積水患兒以及自閉症患兒。語文課、手工課、美術課都是她的工作範疇,她用自己的經驗和愛心,向孩子們傳授知識和技能。她給孩子們講故事,陪他們玩遊戲,就像自己小時候得到「護理媽媽」的照顧一樣,她也把這份愛毫無保留地給了福利院的孩子們。

孩子們在渭梅女的陪伴下快樂地成長,看著孩子們的笑臉,渭梅女感到特別欣慰。但幸福之餘,渭梅女內心總有一絲失落,因為自己的童年是在福利院度過的,長大後又成了福利院的老師,她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的想法越發強烈。

2017年7月,在福利院工作三年後,渭梅女終於邁出了勇敢的一步,她從福利院辭了職,背上行囊,隻身一人前往上海,她要去那個繁華都市闖一闖,去尋找人生的新出路。

外面的世界雖然美好,但對於渭梅女來說也很無奈。來到上海後她才發現,自己出門不會用手機軟體打車,買東西還停留在付現金的階段,而其他人用一部手機就可以走天下了,這種對比讓渭梅女既焦慮又慶幸,她焦慮自己與這個社會嚴重脫節,卻又慶幸自己走出了舒適圈。

來到上海後,謀生成了渭梅女的第一要務,她開始頻繁面試找工作,但身體狀況讓她屢屢碰壁。一次次受挫,一次次重新開始,一年多的時間裡,她當過客服,做過電話銷售,身體的局限讓她難以勝任很多工作,來自同事們的「特殊照顧」以及同情的目光也讓她倍感壓力。

和大多數同齡女孩一樣,渭梅女愛自拍,也喜歡在微博上發自己的生活動態,有時還會將自己運動、做家務的小視頻發到網上。慢慢地,關注她的人越來越多,她自立自強的故事也感動和鼓舞著越來越多的人。

一天,一個朋友建議渭梅女:「現在網絡購物這麼流行,你也可以通過直播賣東西呀!」朋友的建議啟發了渭梅女,她覺得這是一條可行之路。

3

下定決心自己創業後,渭梅女離開上海回到寶雞。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她住進公租房小區。儘管生活清貧,但渭梅女從沒有失去過對生活的美好嚮往。搬入公租房後,她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給公寓設計了一個藝術牆,牆面全都是按照童話書上的故事情節精心布置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學習後,渭梅女開始在網絡上直播賣衣服。但直播賣衣服,並不只是面對鏡頭介紹服裝這麼簡單,一件衣服從批發市場進貨、拆封,到賣出去後打包寄快遞,渭梅女都要一個人完成,這些對於正常人而言十分簡單的事情,對渭梅女來說卻是挑戰。

但更大的挑戰,是克服自己內心的羞澀與膽怯。最初,她總是放不開,生怕自己身體的殘疾會換來異樣的眼光,更不願意別人是因為同情才買她的衣服,她希望自己靠努力工作自食其力。

為了克服內心的障礙,渭梅女勤學苦練,對著鏡子練習表情,把手機當做顧客進行服裝介紹並拍下小視頻,反覆看自己的表情、動作是否自然。除此之外,她也會學習別人直播時的措辭、表情以及表達。

「生活其實很精彩,你要勇於邁出第一步,努力嘗試,就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沒有那麼困難。」這是渭梅女在微博中寫下的一段話。

為了在直播時更好地向顧客展示服裝的款式,每一件衣服,渭梅女都會用心搭配、打理,進她直播室的人數也在一天天增加。慢慢地,渭梅女敞開心扉,開始在直播中大方地展示自己的生活,和網友交流自己的心得與生活感悟,用自己的經歷鼓勵網友們。倒立、伏地挺身、彈鋼琴、唱歌……直播中的她,無所不能。她的樂觀自信感染了許多人,許多身體殘疾或是生活陷入困頓的人找到渭梅女傾訴。

「如果那些身處困境的人聽到我的故事後能振作起來,那我很願意和他們分享我的故事。」 隔著網絡,渭梅女尋找到了生命的另一份價值,也交到了許多知心的朋友,朋友們紛紛稱讚她:「你努力的樣子真美!」

儘管離開了福利院,但渭梅女的心始終和那裡的孩子在一起。每個月,她都會從自己並不豐厚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買上水果零食,去福利院看望孩子們,陪他們一起玩耍。

「只要你敢邁出這一步,只要你想,沒有你做不到的事情。」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渭梅女給自己搭建的舞台超出了別人對她的界定和想像。靠著那股不認命不服輸的倔強,她用雙手「走出」了屬於自己的勵志人生路,而且用自己的經歷鼓舞了別人,在「笑對人生」的過程中收穫了快樂。

來源:《博愛》

編輯:李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NPySW0BJleJMoPMeZ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