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文獻綜述的一般步驟

2019-11-06   SCI論文助手

文獻綜述也稱研究綜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學術問題(或研究領域)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該學術問題(或研究領域)在一定時期內已有研究成果、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歸納、整理和評述,是論文的重要章節。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撰寫文獻綜述的一般步驟。

文獻綜述的撰寫步驟一般可分為文獻的搜集,文獻的閱讀和分類,文獻的加工、比較和評述,預測趨勢或提出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等。

(一)文獻的搜集

梁啟超曾說:「資料,從量的方面看,要求豐備;從質的方面看,要求確實。所以資料搜羅和別擇,實占全工作十分之七八。」可見文獻搜集在研究中的重要性。

文獻的搜集包括檢索和初步篩選兩個緊密結合的方面。文獻檢索就是從眾多的文獻中查找並獲取所需文獻的過程,一般可以通過各種檢索工具完成,如文獻索引、文摘雜誌、光碟、網絡或期刊資料庫檢索。常用的檢索方法有順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和綜合查找法與檢索相伴的是對文獻進行初步的篩選。

(二)文獻的閱讀和分類

閱讀是全面掌握文獻觀點、內容、研究設計、研究方法的過程,也是寫好綜述的基礎。「教育研究文獻的各種報告在其質量及綜合性方面有很大的差別。因此,研究者在閱讀報告時,就應帶有某種程度的批判性。」對於選定的有代表性的文獻要「批判地精讀」。很多觀點的分歧,特別是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是因為對概念理解的不同造成的。

因此,首先要按照作者的研究思路及對相關概念的界定,全面分析文獻的觀點,理解作者是在什麼層面和意義上使用概念的,避免不必要的爭論。閱讀時要做好筆記,如做摘要、批註、札記、卡片等,詳細、系統地記錄各個文獻中研究的問題、目標、方法、結果和結論。閱讀的同時,要批判地分析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觀點的不足,以便發現尚未研究的問題。

其次,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以便後續研究中使用。可以參考的標準有:1、按學科領域分類;2、按學術觀點、學術流派分類;3、按問題研究的歷史發展階段分類;4、按研究程序或研究方法的運用分類等。

(三)文獻的加工、比較和評論

撰寫文獻綜述的關鍵在於對文獻觀點的加工整理和評論。首先,對文獻的觀點按照一定的原則,如上文所提到的分類方法,進行整理、陳述,使之系列化、條理化。提煉觀點時,要力求做到準確無誤,不片面理解。其次,對不同的觀點進行合理的分析、比較和評論。分析、比較和評論時要保持思維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做到客觀公正,既要肯定優點,又要指出不足,不可吹毛求疵。對於不同或矛盾觀點的分析和評論,要注意選擇合適的視角,注意其不同的原因,不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而濫加褒貶。

(四)預測研究趨勢,提出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文獻綜述的結尾應在考察研究現狀的基礎上,總結該學科領域當前國內外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應用價值、實際意義,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展望今後的發展趨勢或前景,從而提出新的研究設想、研究內容等。這是撰寫文獻綜述的目的所在,也是文獻綜述的點睛之筆。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撰寫文獻綜述的一般步驟,想了解更多關於SCI科研方面的資訊,可以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