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想給嬰兒報早教班,積極開發孩子智力是好事,但要牢記兩點

2019-10-27   母嬰期刊

親戚家的表弟三十有五,半年前喜訊傳來,終於在近不惑之年榮登父親的寶座,全家上下一下都樂開了花,我呢,作為表姐,自然也喜滋滋的。半年多了,孩子一天天長大,一天比一天活潑,慢慢滴會坐會爬,這時,弟媳婦也有了想法,想給孩子報一個如今很熱門的早教班,而且還是國際的。我聽了,卻不以為然地笑了笑,早教?積極開發孩子的智力是好事,卻不一定非得走這條路,上下五千年,漫漫人生路,哪裡不是英雄輩出?沒聽說誰以前弄過早教,再說以前的人們也沒這條件,以我的閱歷和年齡可以很肯定地說—真正的老師在哪兒?就在孩子的身邊,也就是你和他(她)—孩子的親生父母,這才是娃娃最佳的老師



一、父母給的天分最重要

首先,妻子在受孕時,孩子的一些先天條件其實就註定了,學過生理學的都知道,性別是由父親的染色體決定的。你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好多條件都已經成硬指標了。不知你承認不承認,好多先天的東西就是不可逆轉的,當然,後天的開發也占一定的比例,但有一個好的家庭環境,有一對優秀的父母是最大的因素



比如說:我曾和一位省電視台上文藝方面拿大獎的孩子的媽媽交談過,孩子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並不是專門培訓出來的,大概一歲多時,媽媽經常帶著孩子去戲院,一次,兩次,不知去了多少次,等孩子慢慢大些,無形中,孩子的媽媽發現孩子有一次跟著台上唱起來,並且有模有樣。這一下,媽媽像發現了新大陸,才開始培養孩子這方面的特長,但這位媽媽也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說實話,什麼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一個人的天分,天分在那,成功就在那兒」



二、父母的感情也是必要的

不知您聽沒聽說過這句話:「我們最好的家,就是爸爸愛媽媽」,這句話雖然簡單,卻蘊含著至深的道理。一個家庭里父母都有文化都有涵養是好事,但若性格不合,家裡成天雞飛狗跳的也不行。想給孩子一個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環境,首先父母這一關就得過,兩口感情融洽,在家庭生活里你謙我讓,互相關心,才能營造溫馨的氛圍,可馨育兒筆者曾強調過,孩子雖小,但在感情上也有感知能力,你對他好壞他小心眼裡透得很,所以這時,爸爸媽媽在旁邊,是溫柔纏綿,還是晴天霹靂,對孩子的神經發育多少都有影響。



所以,有了孩子,更要促進夫妻間的感情,就算是為了孩子,也要提高自己的修養,多愛對方一分。這樣,讓孩子從嬰兒期就對爸爸媽媽有一個很好的感知,不知不覺中就會形成一個好的心理狀態,不扭曲生長。

說到這,不知大家會作何感想。生活中的條條道道很多,不是一下能說完的。尤其是當今社會,孩子的孕育教育更是一個熱門話題。我斗膽說出這些,只是一孔之見。同意的,可以舉手表決,不同意的也不妨指出。獨家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