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以上海為首,讓垃圾分類理念迅速蔓延全國,各個大小城市都開始實行垃圾分類。
前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日前起草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正案(草案送審稿)》,對北京的垃圾分類計劃實行新政策。
並且這份草案的新政策將比上海更加嚴格——草案送審稿明確:個人未將生活垃圾分別投放至相應收集容器而拒不改正的,將被直接「頂格」處以200元罰款。
由此消息引導,垃圾分類概念可能再次站上板塊熱點,垃圾分類再迎來催化,這家垃圾處理龍頭公司可能會有不俗的表現。
上海環境:
北京市近日公布垃圾分類管理方案徵求意見稿,處罰力度嚴於上海,個人扔錯擬罰200元,還可能影響信用;上海環境在手項目產能預計將於2020-2021年陸續投運,業績有望加速釋放。
從走勢上看,上海環境處於回調底部,成交量縮量明顯,股價開始呈現多頭趨勢,有望迎來再次上漲。
上海環境是上海垃圾發電絕對龍頭,優勢明顯。上海市目前投運生活垃圾焚燒項目10個,合計垃圾焚燒產能1.93萬噸/日,上海環境占比77%(含老港委託運營)。
相比於競爭對手而言,上海環境有三大核心優勢:
焚燒技術強:上海環境是國內少數具備固廢領域一攬子解決方案技術集成服務能力的單位,也是目前我國環境工程技術服務領域規模最大、市場份額最多、技術水平最高、綜合競爭能力最強的科技型專業單位之一;
拓展潛力大:公司控股股東上海城投在全國城投類企業領域內具有領先的運作能力,外埠市場拓展潛力大。公司已在威海、青島、南京等在內的多個大中型城市投運5個項目,在建9個外埠市場項目;
財務空間大;目前上海環境資產負債率54.7%,相比於競爭對手而言財務空間較大,在十三五後期收割新項目的資本空間大。
上海環境在手項目產能預計將於2020-2021年陸續投運,業績有望加速釋放,帶動公司運營利潤顯著提高。
不過,其中風險在於垃圾焚燒項目推進不及預期,僅做參考,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