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仁甜脆豌豆高產栽培技術​,種植中常見問題,及解決措施!

2020-03-18     悅農門

長壽仁甜脆豌豆高產栽培技術

摘要:近年來隨著糧改經項目的推進,祿豐縣長壽仁甜脆豌豆種植面積達1 500 km2,許多農戶盲目趕早,種植時間提前,病蟲害日趨加重。為有效的推動豌豆產業的良性發展,讓農民能持久增效,滿足農戶對長壽仁甜脆豌豆栽培技術的需要,介紹了其種植技術。

1、土壤選擇

土壤以沙壤為適宜。由於長壽仁甜脆豌豆不耐濕,凡排水不良的地方,不適合種植甜脆豌豆。甜脆豌豆尤其不適宜在強酸性土壤中栽培,對土壤的適宜範圍是pH值在5.5~6.7,土壤過酸,會抑制根瘤菌的繁殖,降低固氮能力,從而影響豌豆生長。因此在偏酸的土壤中,可適當增施石灰。

2、品種選擇

台灣奇珍長壽仁、雲豌18號。

3、整地施足基肥

清除田間雜草,每畝施腐熟農家肥1 500 kg、復合肥30 kg、普鈣50 kg作底肥,施肥後碎垡耙平做成平畦。

4、播種時間

8月25日至9月5日,過早播種,前期植株生長過於旺盛;過遲播種,冬季容易受凍害,根系尚未充分生長,嚴寒已到,植株生長不良,降低產量。

5、種植規格

種植採用單行條播,行距80~90 cm,株距3~5 cm,播2粒種子,每畝用種量4~5 kg,為防治地下害蟲的危害以保齊苗,每畝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 g,拌細沙或細土25~30 kg製成毒土,將毒土施入種植溝內與土壤拌勻,播種後蓋土2~3 cm,再蓋一層細糞,起到保溫防板結作用。播種時防種子直接接觸肥料引起燒苗。種子要干播,不要浸水,防爛種缺苗,發現缺苗的要及時進行補種。

6、肥水管理

當豆苗長到3~4葉時,每畝用尿素5~8 kg追施苗肥,以後視苗情及土壤肥力每次用尿素10 kg進行3~4次追肥。豌豆的水分管理原則是前期注意排水,後期加強保濕勤澆水。播種後如果是雨水過多要清墒理溝,及時排除積水,防止爛種、爛根進而引起病害發生,若干旱少雨應每隔3~5 d澆一次水保全苗齊苗,到開花結莢期,是需水高峰期,少雨或不下雨應每隔5~7 d澆水一次,豌豆喜濕怕澇忌放水漫灌。澆水一般選擇在下午16:00以後進行,中午不澆水防誘發生理性失水和根腐病。

7、引蔓搭架

當豌豆長到10~15 cm高時,及時進行搭架,以利於豌豆生長,如果搭架時間過晚,豌豆無向上生長所需的牽引物,莖稈容易倒到地上與土壤接觸,造成莖稈感病導致豌豆莖枯死亡。搭架採用長170 cm、粗度在3~5 cm的木桿,插在種植溝的兩端,木桿入土深30~40 cm,一般2~3 m栽一根木桿為宜,上端用細鐵絲拉緊,然後用細綿線纏繞在豌豆莖稈上牽引到細鐵絲上,以利於豌豆上架。當豌豆苗長到70 cm左右,這時由於豌豆產生分枝較多,因重力作用枝蔓迭落到地上,影響豌豆生長,這時要在木桿的中間部位再橫拉一條細鐵絲(圍線),固定豌豆向上生長。

8、病蟲害綜合防治

8.1 病害防治

豌豆病害主要以根腐病、白粉病、鏽病等交叉發生危害。根腐病主要危害根和根莖部,發病後主、側根部分變黑色,根瘤和根毛明顯減少,輕則造成植株矮化,莖細、葉小、葉色淡,個別分枝萎蔫,雖可開花結莢,但莢數較少,籽粒癟;重則莖基部縊縮變褐,病部皮層腐爛,植株大量枯死,全田一片枯黃。防治方法:一是加強田間管理,嚴防雨後積水,遇乾旱及時澆水,忌大水漫灌;二是用藥進行防治,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100 ml,間隔7 d一次,連續2~3次。中、後期易發生白粉病、霜霉病、褐斑病、細菌性斑點病等,可選用75%達克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巴布1 000倍液、50%的多菌靈可濕性劑800倍液噴霧防治,細菌性斑點病可選用72%的農用鏈黴素4 000倍液噴霧防治

8.2 蟲害防治

蟲害主要是蚜蟲、斑潛蠅等,蚜蟲每畝用2.5%敵殺死乳油15~25 ml或12%馬殺乳油80~100 ml防治;斑潛蠅每畝用20%斑潛凈可濕性粉劑8~10 g或1.8%阿維菌素乳油25~30 ml對水45~60 kg噴霧防治2~3次,重點在結莢期進行防治。採摘前15 d和採收期不使用任何農藥。

9、適時進行採收

由於甜脆豌豆主要是食用豆仁,而銷售主要以豆莢為主,因此豌豆豆莢採收的標誌是豆莢籽粒飽滿、嫩莢翠綠有光澤時可進行採收,為保證豌豆的商品外觀,採收用剪刀叢豌豆豆柄處剪摘,儘可能保留豆莢上的粉,以提高商品價值。

10、結語

要想保證豌豆高產豐收,需要全面了解其植物學與生育特徵。同時,在栽培過程中應結合當地的氣候及土壤情況,做到精準選種、及時施肥與灌溉、及時防治病蟲害等,為豌豆高產提供良好的條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zRZ83ABnkjnB-0zbHS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