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綁著孩子,一頭綁著家長,這種所謂的「遛娃神器」,受到了很多家長歡迎。
不過,這種原本用來保護孩子的工具,在某些場合也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危險。
最近,深圳、南寧等地就發生了因「遛娃神器」出現的險情。
遛娃神器=坑娃兇器?
近日,深圳的一對父母帶著兩個孩子坐地鐵,並把5歲的姐姐和3歲的弟弟用牽引繩給拴了起來,結果姐姐先跑進了車廂,弟弟還沒來得及上車,地鐵就關門發車了,弟弟只能在站台上奔跑。
深圳地鐵工作人員:跟著車跑了一段後,繩子被拉斷了。孩子可能也是被嚇到了,在現場哭,我就安撫乘客 。
類似的險情在南寧地鐵也曾發生。
7月25日,在廣西南寧地鐵3號線金湖廣場站,地鐵即將關門駛離站台時,一名兒童突然衝下了列車,來不及下車的媽媽被關在了車內,兩人之間的牽引繩被屏蔽門和車門夾住。
所幸在列車開動前,地鐵司機發現並及時打開了車門。
據了解到市面上的「遛娃神器」一般會做到1米5左右,它們通常採用比較堅韌的材質製作而成,直徑也比較細,2毫米左右。
也就是說,這個直徑不太容易被車門和屏蔽門識別。
南寧軌道交通集團運營分公司朝陽廣場站站長楊浩生表示,屏蔽門的檢測厚度是5毫米,由於安全繩過小,目前的地鐵設備暫時是無法探測到的。
對於兒童牽引繩的安全性,不少家長也表示了擔憂。
家長 梁女士:主要是牽引繩有好也有不好,那麼多路人,絆倒其他人也不好啊。
家長 李女士:所以我覺得還是手牽手好,牽引繩也要看在什麼場合用。
「遛娃神器」還能用嗎?
可以的,我們可以看出來,出現危險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家長的疏忽大意:
比如說自顧自的走路,沒有時刻注意孩子的去向,甚至是邊玩手機邊帶孩子,這些是不可取的!
在使用防走失牽引繩的時候,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管經過什麼門,最好都讓孩子先過,家長在後,確保孩子處於一個安全的環境。
在乘坐廂式電梯時,遵守先下後上的原則,等電梯里的人都出來之後,再和孩子一同進入;乘坐扶梯時,最好拉起孩子的手,不要依賴牽引繩,以免孩子不擅長踏上踏板而摔倒。
即使佩戴了牽引繩,也要時刻注意孩子的動向,不要沉迷手機忽視孩子。
在非必要情況下,不要硬拽牽引繩,防止孩子突然摔倒,造成摔傷,甚至是骨折。
不要將兩個孩子綁在一起!孩子都還小,興奮起來無法控制自己,也無法預知危險,將兩個孩子綁在一起危險程度反而會增加更多!
另外,如果孩子已經到了能夠自行解開牽引繩的年齡,那麼更要注意觀察,防止孩子自己解開安全繩,而家長卻還不知道的情況發生。
帶娃還得家長用心
你用過最好的"遛娃神器"是什麼?
可以在留言區跟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