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學霸總是先開學……
8月14日,清華大學舉行了開典禮,8月17日,浙江大學、北京大學紛紛開啟新生報到……
在3800名清華新生中,明星學子眾多,比如,圍棋七連冠柯潔、730分高考狀元楊晨煜等。
北大自然也不遜色,近3000名新生中,數理化競賽「國手」多達三分之二。
看著清北新生們開學報到,想必各位家長難掩羨慕之情:這些超級學霸究竟是如何培養的?
當然,優秀的孩子並非橫空出世的奇蹟,總是有跡可循的。
此前,有媒體匯總全國68位高考狀元採訪視頻,狀元們幾乎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一個詞:思維。
被北大、清華同時拋出「橄欖枝」的安徽狀元鮑文楚說:高中三年,最大的感悟是邏輯思維比刷題更重要!
鮑文楚 高考成績708分
武漢理科狀元龔然說:我非常喜歡鑽研數學、物理,體會邏輯思維之美。
龔然 高考成績704分
浙江理科狀元徐嘉,從小熱愛喜歡數學,一直堅持學習圍棋,練就了過人的邏輯思維能力。
徐嘉驁 高考成績720分 理綜滿分
廣西雙滿分狀元楊晨煜,曾三次於全國高中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和物理競賽中獲獎,邏輯思維相當強大。
高考成績730分 數學滿分
正如哲學家黑格爾說的:邏輯是一切思考的基礎。
邏輯思維能力是比知識更加本質的能力,是學習所有學科知識的底層能力。
沒錯,學霸與學渣之間的差距,其實並不在於智商高低,而在於邏輯思維能力。
一個具有強大邏輯思維能力的孩子,從小就自帶學霸氣質。
相反,缺乏邏輯思維能力的孩子,往往在學習上很吃力,即使花很多時間去寫作業、背課文,成績都不見起色。
從長遠來看,邏輯思維能力對孩子整個人生的影響更為深遠。
去國外讀書,美國ISEE考試有25%邏輯題,GRE的邏輯題比重更大;在國內,考MBA、考公務員也有邏輯試題。
國考行測中的邏輯題
Facebook、LinkedIn、Amazon、Google一類世界500強企業,更加重視員工的邏輯思維。邏輯推理類題目是這些頂級公司面試必考題,占比一直高居不下。
邏輯思維能力,既受益於先天天賦,也來自後天培養和訓練。
想要孩子成為名校學霸、職場精英,成本最低的做法,就是儘早通過後天練習提升邏輯思維。
史丹福大學在《關於兒童大腦發育研究報告》中指出:6-12歲是培養孩子邏輯思維的黃金時期。
日本著名腦科醫師和田秀樹研究表明:人腦在10歲前發育速度最快,12歲左右腦重已與成人相當,大腦各項功能趨於成熟。
這與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所發布的「人類大腦發展曲線圖」不謀而合。
紅色曲線代表孩子的「認知能力」
可見,12歲後,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逐漸停滯,而思維能力的「窗口」一旦關閉,再難打開。
在美國、日本、歐洲等諸多已開發國家對腦科學早已相當重視,並與教育發展緊密相關。
這裡不得不提到鄰國日本,作為最早開始進行腦研究的國家,可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隨著1996年「腦科學時代」計劃啟動,日本腦科學更是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如今,日本從事腦科學研究的達1萬人,有著64年歷史的日本愛因斯坦研究會,作為其中的佼佼者,致力於「讓孩子像愛因斯坦一樣思考」,在邏輯思維訓練方面取得了顯著佳績。
通過科學高效的訓練方式,幫助孩子輕鬆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全面提升觀察力、判斷力、專注力、推理能力、論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