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訊 (甘州融媒記者 陶逢明)在教育這片凈土上,他辛勤耕耘19載,本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用「紮根在農村,奉獻在黨寨」的情懷,把愛的陽光灑向農村教育事業,灑向他的學生。今天,讓我們一起起聽聽甘州英才獎項獲得者馬諝的故事。
在甘州區黨寨鎮中心學校的心理輔導室里,記者在馬諝老師的帶動下,也跟隨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心理健康教育課。課堂上,通過沙盤教學,孩子們逐漸敞開心扉,述說自己在生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馬老師耐心、細緻地同他們交流。同事說,課堂上的馬老師就像個「大孩子」一樣,跟學生打成一片。課後,針對一些留守兒童等心理問題比較突出的孩子,他都會積極地幫孩子們解決。
「我們學校的留守兒童之家也一直是馬諝老師在負責,留守兒童之家每學期都會搞很多活動,會給留守兒童過生日,買很多的生活用品,而且還有愛心社,他是一個特別有愛心的人,也對孩子,尤其對學生非常盡職盡責,在上團輔課的時候,就像一個大孩子一樣融入到裡面,和孩子們關係相處得非常好。」黨寨鎮中心學校藝體心教研組組長呂慧說道。
從2008年考取國家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後開始,馬老師便負責起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馬老師告訴記者,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由於父母離異或父母外出打工,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成為了學習教育教工作的一個重點,所以針對這樣的情況,馬老師積極探索和實踐農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並實施,用一堂堂優質的精品課為孩子們送去了溫暖。
「從2008年開始接觸到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學生的個體輔導、團體輔導,我們發現,學生的很多心理問題可以在團體課中得到解決,團體輔導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輔導方法,學生在團體沙游當中能夠感受到團體的力量,從而改變自己,在團體輔導過程當中,在團體的幫助下,學生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想法,然後來改變自己。」黨寨鎮中心學校高級教師馬諝說。
馬諝在教育崗位上默默奉獻,恪盡職守,努力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打造成甘州區、張掖市的品牌,由於工作成績突出,學校先後被甘肅省教育廳授予「中小學心理諮詢室標準化示範學校」,被甘肅省教育廳授予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現已積極參加國家級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的評審。他也因此一步步成長為省級農村骨幹教師、市級骨幹教師、甘州名師。同時,多次承擔甘州區教師能力提升工程、青年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十百千」教師崗位能力提升主講教師,2015年被甘州區教育局聘為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教研員工作坊坊主,甘州區蒲公英導師。
「在今後的工作過程中,我會不斷去努力,首先是做好我們學校的本職工作,做好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把我的這份責任帶動到全區當中,因為我的花寨鎮中心學校的工作站,甘浚鎮的二級工作站都陸續成立,在這個工作室成立的過程當中,帶動更多鄉村教師加入到心理健康工作團隊中來,也通過全區的心理健康教育成員帶動全區的心理健康教育,讓我們更多的學生能夠享受到優質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黨寨鎮中心學校高級教師馬諝說道。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