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四家,或元四大家,是指元代山水畫的四個代表畫家。為趙孟頫、吳鎮、黃公望、王蒙四人,他們都是以擅畫山水畫而聞名,對中國山水畫發展有重要影響。
趙孟頫
趙孟頫(1254—1322)
趙孟頫,南宋末至元代著名畫家,在繪畫、書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趙孟俯一門的書畫,在元初稱譽於大江南北。
《水村圖》元 趙孟頫 紙本設色 縱24.9厘米 橫120.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本系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幼小聰慧,讀書過目成誦,為人才華橫溢,儀容出眾,詩文清遠,書畫雙絕。
趙孟頫 (款) 萬壑松風圖 立軸
宋亡後他在元廷當官,「官居一品,名滿天下」,不但在藝術上成就巨大,在政治上也榮際顯赫。在京期間,也敢與佞臣桑哥作斗,一 時為人稱頌。
《鵲華秋色圖》元 趙孟頫 紙本設色 縱28.4厘米 長93.2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多才多藝,對詩詞、書法、繪畫、音樂均有極深造詣,特別是書畫方面成績尤為突出,從題材上說,山水、人物、竹石、花鳥、鞍馬畫都擅長;從藝術表現形式上說,無論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也都十分精彩。
在山水畫方面他可稱大家,具有任意用各種方法進行創作的才能,而同時又具有自己的個性特點。
《鵲華秋色圖》元 趙孟頫 紙本設色 縱28.4厘米 長93.2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浴馬圖》元 趙孟頫 絹本設色 縱28.5厘米 橫15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浴馬圖》元 趙孟頫 絹本設色 縱28.5厘米 橫15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人馬圖》元 趙孟頫 紙本設色 縱30厘米 橫52厘米
《紅衣羅漢圖》元 趙孟頫 紙本設色 高26厘米 長52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秋郊飲馬圖》元 趙孟頫 絹本設色 高23.6厘米 長5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調良圖》元 趙孟頫 紙本水墨 縱22.7厘米 橫49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 (傳) 駿馬圖 鏡心
趙孟頫 相馬圖 鏡心
趙孟頫 (款) 蘇東坡先生遺蹟圖 手卷
趙孟頫 (款) 西城歸樂圖 手卷
趙孟頫 (款) 天閒五馬圖 手卷
趙孟頫 (款) 高士圖 立軸
趙孟頫 牧馬圖 鏡芯
趙孟頫 (款) 春谿牧馬圖 立軸
趙孟頫 (傳) 春郊牧馬圖 立軸
趙孟頫 (傳) 春郊牧馬圖 立軸
黃公望
黃公望(1269年-1354年)
黃公望,元朝著名畫家,本姓陸,名堅,漢族,後過繼永嘉平陽縣黃氏為義子,因改姓名,字子久,號大痴、大痴道人、一峰道人。
《富春山居圖》
中年當過中台察院椽吏,後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帶賣卜,作《道藏》,並收入金月岩編、黃公望傳,闡述全真派內丹原理和功法。
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趙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畫筆力老道,簡淡深厚。又於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稱「淺絳山水」。晚年以草籀筆意入畫,氣韻雄秀蒼茫。
天池石壁圖 絹本設色 1341年作 縱139.4厘米橫57.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富春大嶺圖 紙本墨筆 縱74.2 厘米橫36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
淺絳山水 立軸
九珠峰翠 綾本
剡溪訪戴圖 設色絹本 1349年作 雲南省博物館藏
剡溪訪戴圖 設色絹本 1349年作 雲南省博物館藏
丘壑林巒 立軸 1300年作
山水 手卷 水墨紙本 1340年作
雲護讀書 立軸 設色絹本 1341年作
吳鎮
吳鎮(1280—1354)
吳鎮,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嘗自署梅道人。工詞翰,草書學辯光,山水師巨然,墨竹宗文同。擅於用墨,淋漓雄厚,為元人之冠。兼工墨花,亦能寫真。
十八九歲開始學畫,年輕時遊歷杭州,吳興,飽覽太湖風光。開眼界,長見識,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啟迪了他創作靈感。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其工詩文書法,繪畫題材多為漁父、古木、竹石之類,善畫山水、梅花。草書學鞏光,山水師法董源、巨然而又獨出機杼,以雄強筆法輔以豐富墨法,自有一種蒼茫沉鬱、古厚純樸之氣。精寫竹,師李衎,晚年則專寫墨竹。
墨竹宗文同,為文同後又一大家。善於用墨,淋漓雄厚,為元人之冠。兼工墨花,亦能寫真。同以竹掩其畫,鎮以畫掩其竹。其畫雖勢不能奪,唯以佳紙筆投之,欣然就幾,隨所欲為,乃可得也。與王蒙、黃公望、倪瓚齊名,並稱為元四家。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蒙
王蒙(1308-1385)
王蒙,元畫家。字叔明,號香光居士。元末官理問,棄官後隱居臨平黃鶴山,自號黃鶴山樵。明初王蒙出任泰安知州,因胡維庸案牽累,死於獄中。
王蒙外祖父趙孟頫、外祖母管道昇、舅父趙雍、表弟趙彥征都是元代著名畫家。王蒙的山水畫受到趙孟頫的直接影響,後來師法王維、董源、巨然等人,綜合出新風格。
王蒙 東山草堂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蒙尤擅畫山水,寫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復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點,表現林巒郁茂蒼茫的氣氛。山水之外,兼能人物。所作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僅次於黃公望,後人將其與黃公望、吳鎮、倪瓚合稱為「元四家」。
董其昌曾在他的作品中題詞:「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
元 王蒙 青卞隱居圖軸 縱140.6 厘米 橫42.2 厘米 紙 上海博物館藏
王蒙 具區林屋圖 紙本設色 68.7x42.5公分 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
元 王蒙 春山讀書圖軸 縱132.4 厘米 橫55.5 厘米 紙 上海博物館藏
元 王蒙 秋山草堂圖 紙本 123x54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蒙 素庵圖 大都會藝術館藏
關注「藝享甜開」,與大家一起分享,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