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
清宮多在某一院內向東放一架屏風,屏風前設一張八仙桌,上置一個特大的月餅,四周綴滿糕點和瓜果。
祭月完畢,按皇家人口將月餅切作若干塊,每人象徵性地嘗一口,名曰「吃團圓餅」。
一、月餅種類介紹
1、京式月餅
京式月餅的最大特色是延續了宮廷製作風格,做工考究,花樣眾多,整個製作過程之複雜居中國四大月餅體系之首,是北方地區月餅類食品的代表品種之一。起源於京津及周邊地區,在北方有一定市場,其主要特點是甜度及皮餡比適中,一般皮餡比為2:3,重用麻油,口味清甜,口感脆松。
被無數人唾棄的五仁月餅就是出於這一派系,除此之外還有紅月餅,白月餅等。
2、晉式月餅
晉式月餅是以山西地區製作工藝和地方風味為主,配料以油、糖、蛋為主,經包餡、成型、烘烤等工藝加工而成,其中以山西雙合成的郭杜林月餅為晉式月餅代表 。
其性質古樸,口味淳厚,酥綿爽口,甜而不膩,以「酥綿、利口、甜香、醇和」的口感特徵聞名於世。
3、徽式月餅
徽式月餅是我國安徽省徽州特色月餅,其表皮是用上等麵粉與素油攪拌加工製成的酥油皮,餡料也更為獨特,一般為經過腌制加工的野菜,拌以新鮮豬板油和白糖而成。
主要代表為「梅干月餅」。相比其他月餅,徽式月餅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含量會稍多些。
4、廣式月餅
廣式月餅是廣東省地方特色名點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特別是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民間中秋節應節食品。
廣式月餅聞名於世,最主要還是在於它的選料和製作技藝無比精巧,其特點是皮薄鬆軟、造型美觀、圖案精緻、花紋清晰、不易破碎、包裝講究、攜帶方便,現在市面上售賣比較多的就是廣式月餅。
5、蘇式月餅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蘇軾的這句詩說的就是蘇式月餅。蘇式月餅起源於蘇州,因其皮層酥鬆,色澤美觀,餡料肥而不膩,口感松酥,是江浙及周邊地區人們喜愛的點心。
蘇式月餅分為甜、咸或烤、烙兩類。
甜月餅的製作工藝以烤為主,餡料有玫瑰花和各種果仁;
咸月餅以烙為主,餡料主要以火腿、豬腿肉、蝦仁等配製而成。
口感酥脆,味道香濃,無論你是甜黨還是咸黨都能一一滿足。現在蘇式月餅製作技藝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6、潮式月餅
潮式月餅是廣東省潮汕地區傳統糕類名點,屬中國四大月餅派系之一。
常見的潮式月餅的主要特點是皮酥餡細,相比其他三大派系,潮式月餅外表更為酥脆,內餡油不肥,甜不膩口,其按內餡種類可分綠豆、烏豆、水晶、紫芋等種類,有些還會加入蛋黃或海鮮作為內核。
二、什麼人不能吃月餅
1、脾虛體熱不宜吃
月餅的加工過程要經過烘烤,因此,不管它是什麼餡都偏熱,除豆沙餡外的月餅,過多食用後都會引起體內的濕症。
脾胃虛弱的人群不適宜吃月餅,月餅的膩甘會加重腸胃負擔,導致消化不良。
其次,體內偏熱的人也不能多吃月餅,尤其是南方多見的濕熱體質。否則不但不易消化,還會讓內火上升,出現長痘痘、便秘、牙齦浮腫等症狀。
2、糖尿病人慎吃
普通月餅加工過程中使用過多的糖分,會導致血糖進一步增高,對原有高血壓、心血管病的人而言,多吃含糖月餅,會導致腸胃負擔增加,從而使血液集中在胃部,身體的其他部位出現血供不足,導致頭暈等現象發生。
三、月餅的正確食用方法
每次吃不超過50g,並且要細嚼慢咽,防止消化不良。吃月餅時,建議同時喝熱水,好是泡一杯綠茶,一旦臉色發青、發紫,說明血液供應出現問題。
吃月餅後出現打呃者,建議下頓飯的間隔要延長,並多喝綠茶。第二天早起後,千萬不能吃干食,如大餅、油條、糯米等,否則胃腸功能更難恢復。
中秋節馬上就要到啦,小時候對節日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但想到可以吃月餅就會特別開心,不小心暴露了吃貨本性,這個中秋不失禮,我想這大概就是月餅新的意義!
註: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