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城中村開了家快遞驛站,年入60多萬!

2020-06-12     電商報

原標題:我在城中村開了家快遞驛站,年入60多萬!

作者:電商君

來源:電商報(ID:kandianshang)

一個快遞驛站,年入60多萬!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你越是看上去不起眼的行業,越是有你看不清的底蘊。

比如說,在沒有看到表哥開他的100多萬的奔馳之前,我永遠都不知道做一家快遞驛站有多賺錢。

在我的印象中,表哥幾年前還在廣州某外貿公司上班,那時的他拿著不高也不低的工資,周末在朋友圈發一些騎著山地車爬山的照片,怡然自樂的樣子。

直到最近我們再見面時,我才得知表哥四年前就接手了一家快遞驛站, 那個驛站在深圳城中村,確切的說,是幾個城中村的交匯處。

表哥說他接手這個驛站要付出的代價是:每月的租金3000元,轉讓費10萬——當然,讓他心動不已的是,這個看上去不起眼的快遞驛站每天可以收到400單快件!

我問他這個驛站有多大,他說,40平米不到。

一個不到40平米的驛站,月租3000,一年10萬的轉讓費也敢接?我當時覺得,他肯定是瘋了,或者腦袋進水了!

然後,表哥很有條理的給了算了一筆帳,這筆帳就算是小學生也聽得懂。

首先,收件的收入。

他這個驛站屬於通達系,收散貨的話,一個件的提成3塊起步,有時最高可以收到5塊,當然,如果接的是淘寶天貓這種大平台的單,價格要低很多,但是表哥說他按平台的單的機會不是很多,那麼就按均價4元一單收件,一天400單的話是1600元一天,一個月是4.8萬。

其次,派件的收入。

表哥說派件的收入沒有收錢那麼高,散貨的話,一件的派件收入大約是1元,就按一天派件200個,一個月是6000元。

這樣算下來,他的這個快遞驛站一個月的營收大約是5.4萬,一年的話,年入60多萬還是很輕鬆的。

當然,營收不等於盈利,因為本身,你開個快遞驛站是要有成本支出的,當然,這一塊也是很容易算出來的。

快遞驛站的支出有多少?

表哥抽著他的精品小熊貓,很愜意地吐了一個橢圓形的煙圈出來,接著對我說:你在大學學的是會計,那麼你應該知道,做快遞驛站的支出其實很容易算出的,無非就是以下幾塊。

首先,場地的租金。

表哥每月租下那間不到40平米的驛站的月租金是3000,在深圳,這個租金應該是很低的了,怎麼說那都是商用性質的,這樣算下來,一年的租金就是4.2萬。

其次,人工成本。

表哥說他現在請了兩個人幫他做,按月薪4000塊一個人請的,兩個人一年的總人工成本大約是11萬。他自己也跟這兩個員工一起做,但是自己是不給自己發工資的。

第三,包裝成本。

做驛站就一定會涉及到包裝成本,按一個件0.2元的包裝成本,一天400件,一個月1.2萬個件,這麼算下來一個月的包裝成本為2400元,一年就是2.8萬。

最後,折舊費,維護費等其他費用。

表哥說,剛開始,這方面的成本不是很大,而且他招的兩個人都是帶電單車入職的,他每個月就是給他們報銷一些油費,這一塊就算一年3萬吧。

這樣一算,表哥的驛站一年的成本支出大約為21萬,60多萬的總營收減去21萬的支出, 一年得利40萬,幹個三四年,一部奔馳車的錢就出來了!

表哥最後總結說:丫頭,我辛苦是辛苦了點,但是這是自己給自己打工,總比你一個名牌大學畢業後還要上一輩子的班要強得多吧?

而且,他還告訴我,實際上,他這已經算是保守估計算法了,因為雖然他的快遞點並不是很大,但是,這兩年的業務量其實是一直在增長的,瘋漲!特別是到了618和雙11這樣的電商節點,一天400件的收件量根本就不夠打底的!

這也難怪,這些年,隨著電商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現在我國的快遞驛站早就覆蓋到了哪怕是最邊遠的地區,目前快遞市場的幾大巨頭快遞公司自身的擴張根本就跟不上高速發展的電商業務增長量。

比如說,2019年,中通完成了121.2億票的快遞業務量,韻達完成了100.3億票的快遞業務量,申通完成了73.71億件票的業務量,全國快遞業務量達到635.2億件,人均快件量為45件。

雖然放之全世界,這樣洶湧的快遞業務量都是舉世無敵的,但是對高速增長的國內電商市場而言,這樣的業務量也許只是剛剛起步。

所以,很多像我表哥這樣的人,好不容易從985畢業,在公司乾了幾年後,好好的班都不上了,全部擠進這個遠遠沒有達到飽和的行業中來。

對快遞員就業的衝擊已經顯現!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正是因為快遞驛站創造的收入還過得去,近年來,全國各地的快遞驛站如雨後春筍一樣在大街小巷瘋長起來。

這是因為,對很多人而言,快遞驛站就是實實在在的剛需。

首先,和前一段時間引起很多爭議的智能快遞櫃相比,快遞驛站保存貨物的時間更長,還不會額外收費,可以隨到隨取,給消費者的可支配時間相當充裕。

其次,快遞驛站對於那些不了解智能設備的老年人而言,是更容易接受的事物。

實際上,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現在很多家庭的父母白天都在上班,家裡只有年紀偏大的爺爺奶奶輩,日常的取快遞件事務,有時也會分攤到他們身上,對這些人而言,要他們學會使用智能快遞櫃,的確有些勉為其難。

而且,現在一些驛站本身就是加盟的,這就意味著,有了大平台在資源和技術上的兜底,快遞驛站的日常經營會更規範,運作效率會更高,售後服務也更完善。

比如說,我表哥的快遞驛站現在的使用器材都已經全國統一了,系統也已經納入平台的數字管理體系,快件和入庫、出庫、追蹤都能通過平台技術輕鬆的掌握。

這樣看來,這些年我們喊了多年的打通電商最後一公里,最後的結果往往都不盡如人意; 沒想到,快遞驛站才是真正打通電商最後一公里的低調利器!

而隨著快遞驛站在功能和服務上的臻於至善,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一種衝突:原先的快遞員該怎麼辦?

如今,我國已經有了幾萬個快遞驛站,這些驛站星羅密布地分布在各個小區、工廠、學校、公司樓宇等人群密集的所在,而只要快遞員將快遞存放在快遞驛站,快遞員就失去了和收件人溝通的機會,長此以往,快遞驛站事實上已會慢慢形成送件和派件的壟斷。

也就是說,隨著快遞驛站在取件和寄件方面成為很多人生活的習慣,快遞驛站對一些快遞員就業形成衝擊就已經是一個大機率的事件了。

C'est la vie!(這,就是人生!)

今日福利

我們有各類電商行業交流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1eEp3IBd4Bm1__YDM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