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溝通高手,只要做到這幾點,你的溝通能力就提升一大半

2020-04-07     慕妤說

什麼是溝通呢?

單方面向別人灌輸我們的話語或者單方面接受別人的話語,都不能算是溝通。

有效的溝通,基本上都是雙向交流的。而且好的溝通,談話雙方一定能夠達成某些共識。

例如情侶之間吵架,多多少少都是為了生活上的一些小問題而鬧出矛盾。既然是問題,最終的結果肯定就是去解決。

女生有時候鬧小情緒,就是想在某些情況下能夠得到男生的關愛,如果男生能夠滿足對方這一需求,那麼就可以說這次矛盾達成了共識。

當然,如果你出於某些原因無法履行這個承諾,那麼透過溝通,你一樣也可以跟另一半達成某種大家認可而接受的共識。

因此,在溝通之前,你一定要明確你這次溝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為了談心?為了抒發感受?為了分享經驗?還是為了解決困難?

總之,溝通會在一定程度獲得某種結果。不管這個結果是否完全合乎你的心意,你也可以多多少少從中得到某些益處。例如要求老闆加薪,儘管最後結果不盡人意,但談話之後你的薪水有了些許提高的話,那這次溝通就算是有效。

有效的溝通可以解決問題,但並不代表所有問題都能透過溝通解決。

有時我們只是純粹想找個人說說話發泄心情而已,正如女生在生活上受到委屈,給自己的男朋友傾訴,說完了心情也就隨之變好了,而這卻對實際問題的解決一點幫助都沒有,但這也算是溝通方式的一種。

所以,我們沒必要神化溝通的作用,可是如果你學會了溝通這項技能,你對生活的滿意度將會更高。

培養溝通能力的前提

美國已故人際關係學家卡耐基說過一句話:你怎麼說比起你說什麼還要重要。

這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同樣一句話,例如:你好討厭啊!

試想一下,你用很憤怒而急速的語氣說,這句話留給別人什麼樣的感覺?然後再用撒嬌而舒緩的語氣說,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前者表達出的意思是你不招人喜歡的厭棄,而後者表達的意思卻正好相反!

同一句話,就是因為用了不同的方式說出來,從而帶給別人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這就是語氣語調的作用。

這些語氣、語調、手勢、態度、說話節奏所組成的表達方式,就是「非語言溝通」。

真正會說話的人,從來都不會把一句話就這樣單純直接的說出來,而是經過他內在的「非語言溝通」手段的修飾。這個修飾,指的就是「怎麼說」了。溝通的效果好不好,正是取決於你怎麼說出那些想說的話。

想一想,以前打仗時,將軍在戰前動員的一番演說,如果說得讓人昏昏欲睡,底下的士兵還會如此情緒高昂地衝鋒殺敵嗎?

有時「非語言溝通」的影響力,比「語言溝通」的影響力還要大很多。你熱情、慷概、激昂,那麼與人接觸的人,也會因你而感受到這種積極的情緒;你消沉、苦悶、煩躁,那麼你留給別人的感受,也就偏向負面。

也就是說,身體比嘴巴更能傳遞信息。你一萬句「我愛你」,都抵不上一個深情的擁抱。為什麼笑容會帶給人們友善的感受?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要成為一個良好的溝通者,你首先要學會如何運用好自己的「非語言溝通」手段。一個受歡迎的人,走出來的形象從來都是自信滿懷、昂首挺胸的,行為舉止、說話語氣也是落落大方,親切自然。如果你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做不好,基本上溝通高手就與你無緣了。

想要提高自己的「非語言溝通」能力,拿起手機給自己拍小視頻練習吧!你會發現自己各種各樣的缺點,只要加以針對性改正和提高,你就可以改變你的「非語言溝通」了。

比起單純的說話內容,用來修飾內容的聲調和身體語言,對人的影響力會更大。

成為溝通高手的一些條件

除了上面這些有關語言的基本能力,想要提高我們的溝通能力,我們還需要從個體的素養出發,進行培養和提高。

我們要知道,掌握哪些條件,才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成為「溝通高手」。

以下這三點,在我們深入學習溝通之前,最好要有意識去掌握。

第一,保持客觀中立,提高表達能力;

你現在所擁有的人際關係,很大程度是你自我信念的反映。而正正是這個自我信念,決定了你的能不能成為溝通高手。

假如你是一個偏執的人,那麼你的溝通模式自然就是蠻不講理,所獲得的人際關係也就局限於某個小範圍內。同理,如果你是一個開明豁達的人,那麼你的溝通模式自然就包容理解,所獲得的人際關係也會隨之擴展到很大的方面。

問一問你自己,你擁有一個什麼樣的自我信念呢?想要成為溝通高手,你必須要有一個信念,就是客觀中立。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生活對我們所塑造的價值觀和性格也有所不同。如果我們與人溝通的時候不能做到客觀中立,那麼我們的言語就會變得自我和固執,對別人的評價和判斷都以這一點出發,最終獲得的溝通結果也就變得很糟糕——除非對方不值得你這樣客觀中立。

你要知道,我們大腦很善於「腦補」。舉個例子,一個男生拋棄了自己的女朋友,跟另一個女生好上了。看到這裡,你會想到什麼呢?是不是覺得這個男生是個見異思遷的渣男?

先別急,真相可能是:這個男生因為不滿自己的女朋友經常在外面跟其他男生勾肩搭背搞曖昧,一怒之下就拋棄了她,傷心期間碰到另一個女生,不斷獲得對方的關心,於是他就跟這個女生在一起了。

我們的心理機制就是這樣,喜歡對事情「歸因」。可惜囿於信息的局限性,當我們大腦能夠找到一個淺層的原因去解釋到某件事之後,那麼那個真正的深層原因,我們就不會再去尋找了。男朋友不回你信息,你腦補很多不愛你和出軌的情節也是同樣道理。

正因為人的大腦有這種特質,一旦信息被自己的大腦加工,甚至經過人傳人到達你的耳邊時,你所獲得的信息已經被大大扭曲。如果我們由此出發去跟別人溝通,則很容易造成誤會和衝突。

同理,一旦我們表達的信息不完全和準確,也很容易讓人產生誤會。很多情侶之間的爭吵,多數都是這個原因。表達不充分,理解不完全。

所以任何時候,在對人和對事情還不是完全清楚的情況下,你要懂得站在客觀中立的角度去看待現象,切勿妄下結論。這就要求我們要懂得尊重對方,懂得聆聽對方,而不是逞一時口舌之快,從而讓溝通陷入僵局。

而提高你的表達能力,學會準確而完整地表達你想要表達的信息,這不僅是溝通高手的能力,還會讓你的人際關係變得更加融洽。

2,善於打破冷場,主動製造話題

沉默有時是一種很有用的工具。懂得什麼時候閉嘴,比起你經常口不擇言的說話,往往更能獲得別人的信賴。

然而在大多數時候,僅僅是沉默,是無法給你帶給良好的人際關係的。那麼這個時候,你就要學會打破冷場,主動尋找話題。

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善於跟別人打交道,生怕開口說錯了什麼而把氣氛弄得很尷尬。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在很大程度上,我們假設了自己與別人接觸會產生了某種不好的後果。

你不斷在心理進行負面的自我暗示:她會不會對我沒有興趣?我突然開口說話會不會很唐突?這人看上起這麼冰冷,萬一不理我怎麼辦呢?正是這些負面暗示,正正制約你談話的勇氣。

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別人何嘗不是這樣想呢?倘若兩個人都是這樣擔憂,那麼彼此沉默時所產生出來的尷尬氣氛,不是一樣會讓你難受嗎?有時反而主動開口破冰,把談話的氣氛活躍起來,說不定感覺會更好。

製造談話的技巧之一,就是善於觀察,從對方身上尋找素材

如果別人捧著一本書,那你就可以順著這本書來進行交流;別人高興,你就可以利用這個高興暢談一番。也就是說,你要懂得從別人的「詞彙」當中,衍生出一個話題,不斷圍繞著這件事來與對方溝通。

例如從「學習」這個詞彙里,我們可以衍生以下「素材」:

  • 平時喜歡閱讀什麼書籍
  • 在哪個學校念書
  • 對於教育的看法
  • 怎麼安排時間學習

等等。

完了後再由此伸延到學習以外的興趣愛好,諸如平日做什麼運動,看什麼電影,去哪裡旅遊等等。透過這種方式,你的話題就會源源不絕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面你不能一直充當問問題的角色,否則會給人你在查戶口的感覺。

所以,在問出一個問題別人回答你之後,你就要適時說出自己的看法,談一談自己的感受。這種交流期間的補充和情感交換,會讓對方感到放鬆和信任,對你也就更樂意一直溝通下去。

只要你能夠好像主持人那樣,善於控制話題和引導話題,多點談論對方感興趣的事情,專心傾聽,適時反饋對方,而非只是一味談論自己,那你就可以成為一個溝通高手了。

3,高情商直面衝突,處理矛盾

溝通高手,都會遇到語言上的衝突和矛盾的。但怎麼處理,才是顯示出一個人的素質。

你跟另一半吵架,你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應對情況?大聲罵回去?發脾氣扔東西?還是選擇逃避,使出冷暴力?

相信我,這些方式只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因為這些方式是屬於消極被動的。

那應該要怎麼做呢?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直接向對方表達你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願望

例如朋友或者同事說了一些讓你感到不滿的話,最好的回應方式不是把情緒憋在心裡,或者笑一笑就應對過去,而是直接把心裡的感受,通過溫和的語言表達出來。你可以說:

  • 「你這樣說,我就不高興!」
  • 「你這句話還挺讓我感到尷尬的。」
  • 「嘿,開玩笑可不是這樣開的啊」

諸如此類,這種表達方式,可以讓對方知道你的感受,同時也不會破壞當前的氣氛。

當然,前提是你的「非語言溝通」也不能是消極被動。你首先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先冷靜下來,然後再嘗試去溝通。

可惜的是,我們大多數人並不太善於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女朋友動不動黑臉,什麼也不說,就是為了讓男朋友知道她不開心;而男朋友突然說話暴躁兇惡,就是為了讓女朋友明白他的不滿。

問題是,你有試過直接告訴另一半你之所以這樣的原因嗎?很少。大多數人反而希望對方能夠好像你肚子裡面的蟲子一樣,對你的一切想法都了如指掌,這有可能嗎?簡單一句「你這樣做,我很不開心」就能夠表達出來了。

有些衝突是無可避免的,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就算成為情侶,也有很多想法和觀念不一樣。然而你怎麼處理衝突,則非常影響你們的關係。

所以你一定要有這個意識:所有的衝突,都只是為了解決問題。如果你所採取的方式不但無法解決到問題,反而會將問題變得更加惡化,那麼你這個方式就是錯誤的。諸如忍讓,逃避,推卸責任等等。只要在這個基礎上,你才可以有選擇性地採取其他更為合理的方式去解決衝突。

所以理性地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說出來,大家一起協商,調適,彼此作出妥協,獲得雙贏,才是最理想的溝通結果。

只要你能夠培養出這種意識,那麼你距離溝通高手,也就不遠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s4AWHEBiuFnsJQVcTB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