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死灰復燃」,2個團伙「功不可沒」,養豬人:見一次打一次

2020-03-24     果然悠

「非洲豬瘟」在國內發生的這一年半的時間內,可以說是致富了一部分人,也致貧了一部分人,致富的是經過努力或者是運氣比較好一直沒有發病的豬場,隨著生豬價格的上漲一年賺了以前3年甚至5年的錢;致貧的是在前年年底和去年年初價格最低的時候被迫淘汰的豬場,尤記得當時一頭100斤的豬不到百十塊錢的場景,多少養豬人因為非洲豬瘟「一夜致負」,上百萬上千萬的資產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就那麼沒了。

而隨著非洲豬瘟在我國流行,我們對非洲豬瘟的認識也是越來越深入,對其防控措施也是越來越得當,非洲豬瘟就暫時進入了穩定的狀態,尤其是在2020年的1月和2月連續兩個多月的穩定,更是給養殖戶防控非洲豬瘟增強了信心,如果說在3月3日湖北神農架發現的野豬非洲豬瘟算個偶然的話,那3月12日和13日連續3起疫情那就是必然了。因為我國生豬養殖產業複雜,在正常的產業鏈之下隱藏著兩條「黑色產業鏈」:歡迎大家點擊下方的「進入圈子」,了解每日最新豬價動態、國內一線科研成果,同國內養豬人暢聊養豬事!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1、「炒豬」產業鏈

炒豬團利用在其它地區搜集的病死豬或者直接丟棄到養豬場內,或者丟棄在豬場周邊,有的還會動用高科技將攜帶有病毒的病料用無人機撒在豬場內,從而導致豬場發病,然後再在當地散播不良的言論,逼著當地養殖戶拋售生豬,炒豬團從中獲取不法利益。

正常情況下養殖戶通過嚴格的生物安全,豬場內是完全有可能避免非瘟病毒的進入的,但是炒豬團這種直接散布病毒的行為會導致病毒在短時間內擴大到更大的影響範圍,造成嚴重的損失。甚至有可能引起趨於穩定的疫情再次爆發。

2、病死豬肉銷售產業鏈

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病死豬肉必須經過嚴格的處理,而不得隨意丟棄,更不能賣給飯店和餐館等地,但是一些不法商販就會利用病死豬肉便宜的特點,大肆收購病死豬肉,然後將其加工成臘肉、火腿等深加工產品,既掩蓋了病死豬肉的異味,也增加了深加工產品的產量。

據統計非洲豬瘟病毒在豬肉中的存活時間達到數月,在冷凍條件下甚至可以存活數年,而這些攜帶有非瘟病毒的病死豬肉一旦流入市場,其中的非瘟病毒就存在引起豬場發病的可能。而上述兩個產業基本是想通的,只是炒豬團操作的是整個過程的前半段,病死豬的銷售負責的是後半段。兩個結合就進一步加大了非瘟的控制難度。

對於炒豬團和病死豬肉銷售的養豬人真的是恨之入骨,就是因為這些不法商販使得非洲豬瘟「死灰復燃」,難怪有養豬人說這些犯罪團伙真的應該「見一次打一次」。對此,養豬朋友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mgUHHEBrZ4kL1VibAD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