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成為美國經濟的痛點,美國面臨稀土斷供的日子可能越來越近了
據海關數據顯示 ,2020年中國稀土出口量從2019年的46,330噸降至35,448噸。據路透社報道,2020年的稀土出口額是2015年以來最低的。
德國,美國和韓國仍然是中國稀土的三大買家,其次是越南和泰國,取代了丹麥和義大利,由於亞太地區的需求增加,中國出口了更多的稀土,比如,12月對越南和俄羅斯的出口比2019年增長了一倍以上。
數據顯示,中國主導了全球的稀土行業,中國稀土原材料的勘探和開採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美國地質調查局在1月份公布的最新報告指出,中國的稀土儲量達到4400萬噸,在全球總儲量的占比約達38%,約占全球90%的市場份額, 另據行業機構Horizon Advisory的商業情報顯示,中國企業還主導著剛果約86.5%的鈷出口,剛果是全球約60%開採鈷的所在地,至少有12個鈷礦,而中國的公司投資並擁有它們。
美國銀行分析師指出,美國現在面臨另一個難題——它幾乎完全依賴中國提供用於建設清潔能源系統所需要的礦物稀土,比如,供應美國用於製造太陽能電池板,風車,電動汽車電池,手機,計算機,非民事系統,醫療設備甚至是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技術所需要用到的稀土材料。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的稀土開採量約為13.2萬噸,約為全球稀土開採總量的62.86%,穩居全球第一的位置,而2019年美國開採的稀土總量約為2.6萬噸。
再結合中國的稀土出口大幅減少,這件事情有的最新進展,不難看出,美國等全球多國嗅到稀土資源危機或不可避免,目前,美國商家已開始大幅進口,並囤積稀土材料,就在2020年11月,美國稀土磁鐵進口量達到480噸,創2016年以來最高單月進口量。而過去兩年間,美國企業不斷加大與澳大利亞稀土企業的合作,然而並沒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對此,俄媒RT稍早前分析稱,「這是在打腫臉充胖子」。
美國此前一份長達862頁的報告顯示,美國的白金、錳和稀土金屬等主要礦物,都仰賴從中國、俄羅斯等幾個國家進口,其中20種重要的資源主要依賴於中國供應,包括幾乎所有用於高階電子產品的稀土金屬。
美國學者和科技專家經常直言不諱地提到,「美國經濟的一個重要薄弱點握在部分國家手中,這就是稀土,美國的戰略產業和高科技領域的許多產品都離不開稀土資源的進口供給「。
對此,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稍早前警告稱,美國經濟或面臨稀土資源斷供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稀土元素的經濟戰略重要性在於其廣泛應用於智能設備、電動汽車、國防工業、尖端製造業等多個領域,我們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每天都使用它們。這些都表明,依賴稀土正在成為美國經濟的一大痛點。(完)
收藏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