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勝能否私有化小肥羊?負責審批的商務部或將在今天(周二)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就這次併購作出回應。
值得關注的是,百勝聲稱完成收購後將開拓海外火鍋市場;知名火鍋企業海底撈也計劃年內將在美國開出其海外的第一家門店。2009年,因為海外直營管理鏈條太長,成本太高,小肥羊退出其除港澳外在海外的全部直營業務。如果百勝以約45億港元價格收購小肥羊最終獲批,獲得美國「綠卡」的小肥羊,在外資控股之下,是否能在海外市場重振旗鼓?
「小肥羊從來就不是一家家族企業,一直有國際化的眼光和戰略。」5月13日,小肥羊董事會主席張鋼在一場臨時安排的新聞發布會上對記者反覆強調說。
在與百勝「聯姻」前,小肥羊一直在尋機進軍海外市場。小肥羊的海外市場之路,始於香港。其在進入香港市場之初,便堅持直營店的形式,由小肥羊全資控股。之後在2005年進入日本及北美市場,直營店的模式也被運用在這些海外的新店之中。不過,出於對當地市場不熟悉的考慮,小肥羊在一些地區採取了合資的形式,與當地企業進行合作,但小肥羊仍掌握控股權。
2009年年底,小肥羊對外宣布向合作夥伴Wang Fang悉數轉讓於美國小肥羊的69%權益。轉讓完成後,美國小肥羊將不再為小肥羊附屬公司。而在此前,小肥羊已經相繼轉讓出了加拿大、日本的控股公司股權。至此,小肥羊著重發展的美國、加拿大、日本三大海外市場,均已退出直營,三家海外分公司也均解散。
在外界看來,小肥羊一系列退出海外直營的做法,實際上宣布了其之前海外戰略的失敗。小肥羊集團副總裁李麗嬋表示,這是小肥羊在海外市場探索多年後主動尋求戰略轉型,並不意味著公司海外戰略的失敗。「在之前海外擴張的嘗試中,公司確實在人員輸出和管理輸出方面遇到了一些困擾,在邊摸索邊實踐的過程中,公司發現退出直營,給當地經營者以充分的授權,反而會使小肥羊火鍋更快地實現『本地化』,從而帶來效益的提升。」李麗嬋說。
昨天,小肥羊品牌副總監葉飛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小肥羊已經確定國內直營為主,國外加盟為主的方向,在國外目前有近20家門店,小肥羊首個國外基地工廠———紐西蘭項目還在順利推進中,並沒有受到收購消息影響停頓下來。
百勝私有化小肥羊的計劃,似乎讓人們看到了小肥羊獲美國「綠卡」後的美好前景。百勝集團中國事業部主席兼執行長蘇敬軾表示,小肥羊前期探索證明火鍋有一定的海外需求,百勝具有全球業務網絡和品牌建設的成功經驗,有能力與小肥羊一起把火鍋引入海外市場。
但是,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小肥羊變身「外國羊」,百勝或難成為小肥羊走出去的「跳板」,小肥羊卻是百勝全球戰略的重要棋子。
「小肥羊賣給百勝主要還是管理層在其盈利期賣掉變現的目的,百勝則可以藉助小肥羊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完善在中國市場的布局,因為百勝自己打造的東方既白中餐品牌在國內的影響力不是很大。」某知名中餐連鎖企業負責人鄭明(化名)對南都記者分析說。他認為,百勝如果成功收購小肥羊,市場開拓的重點還應該主要在國內。「目前,在歐美市場比較賺錢的中餐集中在商務快餐等中低端市場,以在美國的工作或旅遊的華裔人士為主要消費對象。這種中餐沒有多少綜合『味蕾』需求,也體現不了中餐的精華。」鄭明說,對於火鍋在海外市場的發展前景,鄭明持謹慎看好態度,雖然火鍋湯料和配料標準化容易,而且需要的烹制技術不高,供應速度快,與百勝旗下經營的肯德基、必勝客有一定類似之處。
中投顧問酒店餐飲行業研究員康建華對南都記者分析,百勝收購小肥羊有利於小肥羊海外市場的發展。「首先,令小肥羊頭痛的國外餐飲市場的法律、文化環境等卻是百勝的優勢所在;其次,百勝的全球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及銷售網絡有利於小肥羊國外市場的開發和拓展;此外,百勝擅長於企業的營運管理,能夠合理地利用直營、加盟等方式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達到盈利的最終目的。」康建華說。
從小肥羊的盈利能力來看,百勝如果將小肥羊收入囊中,是否捨得花大成本在海外推廣,也是一個疑問。
中投顧問酒店餐飲行業研究員康建華對南都記者分析,就單體利潤而言,西餐利潤明顯高於中餐利潤。「數據顯示,傳統中餐利潤在50%左右,中式快餐利潤為30%左右。相比西餐,中餐在便利性、安全性及服務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受飲食文化迥異的影響,中餐企業要在海外盈利仍然存在較大的困難。」康建華說。
曾任職小肥羊公司財務長的王岱宗坦言,在海外開店,其風險遠遠高於中國市場,而且投資回報率也相對較低。根據公告,2007年、2008年兩年,美國小肥羊分別盈利15 .1萬美元及20 .1萬美元,但到2009年截至10月底,其凈利潤僅為8 .5萬美元。
趙利平認為,小肥羊之前在海外市場遇到的困難並不是一個特例,很多在國內發展紅火的餐飲企業,在國外卻難以生存。他告訴記者,儘管廣州酒家在國內已經擁有多家分店,但是尚未在海外市場開店,現在還是通過出口速凍食品、月餅等小心翼翼試探著前行。「國外餐飲市場相對飽和,競爭也更為激烈,用人成本高,同時,國內企業海外發展還要遇到口味的挑戰。」
如果收購成功,如何在國際市場上擴張小肥羊門店?蘇敬軾接受記者採訪時坦承,目前尚無明確計劃,這需要研究小肥羊在海外市場的潛力作出具體決策。
據悉,海底撈目前已經初步選定美國的兩個區域。因為飲食習慣等因素的制約,大部分已經走出國門的餐飲企業在國外的客人往往是當地華人或者亞洲人,但海底撈不願這樣。
「我們希望傳遞出一種火鍋文化,目標是當地的主流市場,因此選擇開店的地址不會在華人聚居區,而是在當地有影響的商業區,或者高品質地區。」海底撈內部人士透露說。據了解,海底撈的海外發展路徑希望由美國擴展至北美,再發展到歐洲、東南亞等地。
企業家們好,我司聯合國內上百家天使和風投機構尋找項目股權投融資合作。
1:農業(種植、養殖、養老)重點關注。 2: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
3:連鎖餐飲、商貿、化妝品業。 4:網際網路、物聯網、APP行業。
5:醫療設備、生物醫藥、健康行業。 6:文化、教育產業。
7:商業、旅遊、礦產、地產 8:創新型傳統行業。
9:汽車產業鏈。 10:高利潤、高成長性及國家支持等
有需要做股權融資,對接投資人請點擊左下角連結填寫項目信息!會有專業人員聯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