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誇了這麼多好劇好片,該是時候講點不一樣的了。
是的,輪到咱們例行吐槽時間。
今天要聊的這部劇,可以說是全方位無優點,甚至只要你看到他主演,就知道不行——
歡喜獵人
看看這個劇的陣容吧;
主演里有賈玲、張小斐和魏翔,都是小品舞台上的知名喜劇演員,配角里是羅家英、林雪,港片老綠葉。
看起來還行是吧?再看看導演&主演是誰:
包貝爾
不是叔對他有什麼偏見哈,但在包貝爾過往的作品之中,糟糕無語尷尬的基本上占據了絕大部分。
徐崢的囧系列;
有王寶強的《泰囧》豆瓣7.4,換了包貝爾的《港囧》只有5.7,全系列最低。
自己拍的電影呢?
《歡喜密探》涉嫌抄襲,《胖子行動隊》甚至讓人看得生理不適。
唯一一部稍微有點口碑的《大人物》,大家誇得確實他本色出演,挨揍看得挺爽。
所以對這部他導演兼主演的新劇,沒信心、覺得爛才是正常狀態。
當然,包貝爾果然也沒讓咱失望。
豆瓣評分雖然還沒出,但底下的短評已經表達了朋友們的心情:
「生硬,幼稚,太尬了,連帶著賈玲都尬。包貝爾實在不適合做喜劇,他啥時候才能醒悟這一點。」
說深惡痛絕都不過分,讓人不得不懷疑《歡喜獵人》到底做了什麼孽。
來,叔跟你說——
整部劇名字跟他《歡喜密探》好像有關係,但真正的內容,其實是改編自一部老港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
這部奇幻劇豆瓣高達8.8分,講的是一個人類跟殭屍共同生活的世界。
男主況天佑跟他的兒子,六十年前被殭屍王咬過,兩人自此不老不死、相依為命。
六十年後,他們跟住同一棟樓的馬小玲和王珍珍相識相愛。其中,馬小玲私底下的身份其實是驅魔龍族傳人;
幾人一邊降妖除魔,一邊感情糾纏不清,演繹了一段動人的愛恨情長。
結構上,《歡喜獵人》跟《殭屍約會》是高度一致的。
世界觀從殭屍換成了外星人,降魔龍族成了怪物獵人。
同樣的三角戀、同樣的故事開局,就連名字都只是改了幾個字。
不過話說人家買了版權,要怎麼抄怎麼改倒是無所謂,問題就在於...實在是拍得太糟糕了。
劇里,故事發生在一個叫歡喜市的地方。
在這外星人有好有壞,隱藏在人類社會之中,跟人類相處。
而賈玲飾演的賈小玲,從奶奶輩那就是怪物獵人,一直對付著那些壞的外星人,維護宇宙公約。
到了賈小玲這一輩,對付外星人的群體已經形成組織,有信息收集監控、執行等等。
播到這第一集還不到10分鐘,但槽點已經讓我忍不住了。
按道理你這idea是改編的,畫面得稍微有想法吧?
沒呢!
從設定到場景呈現,你能看到《歡喜獵人》簡直是博採眾長,哪有就抄哪的;
賈小玲奶奶那身裝備熟悉不?——抓鬼敢死隊。
賈小玲裝備庫是不是更眼熟了?
不就是 《黑衣人》嘛...
劇集本身基本沒有屬於自己的設計,從平面到場景, 都是伸手黨作態。
就連動作場面也一樣,
看看包貝爾這一手超能力, 來這次你們給我答案:
設計上雷同就算了,起碼有個「致敬」的說法可以兜底,但整部劇全方位的敷衍和不用心,能看出導演是沒咋想拍的。
裡面外星人的形象,3毛特效不能再多:
劇情亦如是;
包貝爾飾演的況天包屬於「超人類」,原因在於他在一個世紀前,被外星人感染成了「犄角人」,從此不老不死。
但就這麼個超人類,對付其他外星人,靠的是一個香蕉。
就這麼扔地上,別人就摔倒了...
追逐戲也拍得亂七八糟;
況天包一邊吃著熱狗,一邊幫街坊鄰居晾衣服,一邊接濟著流浪漢,就把人給追著了。
我說你敷衍就敷衍,起碼拍得好看點吧?
這大肚腩空翻有誰想看啊喂???
這還不止,別忘了《歡喜獵人》的定位是啥?
是一部喜劇。
喜劇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讓人笑,讓人看得開心。
可講道理,這可是包貝爾的軟肋啊。
雖然一直以來他的名頭是喜劇演員,可演出來的作品沒一部讓人笑得出來,反而都是尷尬、無趣還有生硬。
就拿這部劇來說,每一集的開頭有個包貝爾跟賈玲兩人演的小劇場。
他們住對面,包貝爾敲開賈玲的門;
按照正常人的思路,肯定是打招呼、認識認識。
但笑料的產生,在於結果跟前半段鋪墊的劇情,能夠形成反差感;
包貝爾確實反差了,
他說他要包餃子,問嘉玲有沒有餃子餡:
「羊肉大蔥的,豬肉白菜的,韭菜雞蛋的也行。」
坦白講,這個梗是有的,但問題就在於包貝爾的表演,實在是拙劣到極點。
傻楞的笑,刻意地賣蠢,不但沒讓笑料爆起來,反而看得我生理不適...
這咋這麼欠揍呢?
表演是包貝爾在演喜劇時候的短板,他對於自己並沒有清晰的認知,演技沒長進之外,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你再想想,如果這個人套上了沈騰,是不是一下子就好笑起來?
演技不行是一方面,包貝爾對於喜劇的理解也不對。
《歡喜獵人》前面的笑料來源,基本上來自於對 弱勢群體的嘲笑和貶低。
泰國的片段,用的是一個老梗,就是把人妖認錯成美女;
另一邊,就是 對賈玲身材的無限取笑。
尤其是第二集到第三集,簡直是沒才華到只能取笑賈玲胖,才能把時長給混下去。
說她腿粗;
拍她吃東西的醜態;
連坐卡丁車都能來一句...
跟他拍《胖子行動隊》一樣,全是對一個群體弱點上攻擊,想要引發觀眾的笑點。
但結果呢?只有生理不適。
這裡叔插一段,其實我並不覺得在喜劇表現里,不能將某一群體作為素材來源。
藝術表演本身就應該與現實做明顯區分,給予表達的最大自由度,才能夠有優秀的作品。
小品里,趙本山前期的一些作品諸如《賣拐》,會涉及到這方面。
叔很喜歡的脫口秀演員路易CK,也經常拿胖子來嘲諷寫段子(大多數時候用他自己)。
但這幾位大師的作品,明顯能夠切中觀眾的共鳴點;
引發某種沒品的笑點,讓你不自覺發笑,笑完又覺得不好意思。
這是個人道德修養,跟自我情緒上的一些鬥爭,對不對另講,但起碼是好笑。
可包貝爾沒能做到,
在他的作品裡, 我們看不到任何的共情與表達。
他的表演跟段子,很多時候都是模仿,但又只得其形不得其意,徒留虛浮的表象。
這是叔覺得包貝爾作品不好的核心原因。
他不太算是個喜劇演員, 從來都沒對冒犯的群體有共情、有理解。
還是拿沈騰來對比,他演賤人演得那麼像,事實上因為他對於這一群體的觀察和理解,都尤為深刻。
他真正懂這群人、或者說他確實也是其中之一,卻又能跳脫開來,嘲諷或者自嘲。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
這個世界上的幸福能讓人發笑,但別人的不幸其實更能。
所以冒犯是必須的,
只是怎麼把握尺度、才是真正的核心點。
《歡喜獵人》第一集的小劇場裡,包貝爾拍了一段「自嘲」。
說自己不適合當導演當演員,問賈玲說那適合啥;
賈玲說「吃軟飯」。
看到這本來還挺欣賞包貝爾的,把爭議都借劇里人物給說出來了呀。
但看完兩集後,我才意識到不對。
這段話的性質,就跟明星上《吐槽大會》一樣。
看似自嘲,其實洗白。
可太沒意思了。
點擊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