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已突破15億,預測票房30億。
關於這部電影只要看過的人都會被觸動,不同年齡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觸,
七位中國頂級導演的強強聯手,使這部主旋律電影成為中國電影史上關注度最高、
話題性最強的電影。這部電影是宛如一場全國人民的盛宴,而七位導演貢獻的七個故事,
猶如七道菜品,端上桌等待全國人民的品評。這桌盛宴在國慶七十周年隆重開宴,
自然短不了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們的各種品評,從整體到每個單元。
陳凱歌作為總導演,將該片的大方向引導向一個角度寬廣、氣勢恢宏的格局,
《我和我的祖國》構思和立意極為新穎,以小人物眼中的家國情懷,展現愛國主義思想。
可以這樣說,《我和我的祖國》以獨特的視角,兼顧了不同年齡段人對於國家的情感,
《我和我的祖國》是一次全民的集體回憶,每一個故事,
均代表著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對於國家的感情。
人們感動於如林治遠那樣在條件極為簡陋的情況下依然能信心百倍地完成國家使命;
人們淚目於普通的民眾為了能讓五星紅旗飄揚在天安門上空翻箱倒櫃的配合林治遠;
還有冬冬像超人一般為鄰居們完成看女排奪冠的心愿…………
回歸時老淚縱橫的任達華和緊張到讓人感到心跳的杜江和朱一龍…………
還有那對最終為了國家科研任務錯過相守的夫妻…………
那位汶川地震中失去父親的四川孩子和沒有留下姓名的張北京,
還有代表著千千萬萬為國家無私奉獻能頂半邊天女性的女飛行員呂瀟然…………
沒有太多的煽情戲碼,用最簡練的方式呈現出了最真摯的感情,
六個單元的故事無一不令人感動。
但到最後一個單元《白晝流星》讓觀眾首先感覺到的是陳凱歌導演的私心,
首先他將自己兒子陳飛宇任用為該片的主角之一,
為了能多給陳飛宇鏡頭,同時要兼顧故事的完整性,陳凱歌顯然用力過頭。
整個《我和我的祖國》最具大片感的鏡頭就出現在《白晝流星》里,
兩位流浪少年策馬揚鞭在四子王旗空曠的田野上,以此恢宏洒脫的境界銜接神州十一的返航,
以天與地的接應來呈現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呼喚遊子的歸來,同時也喚醒貧困人群強國之心,
扶貧老幹部的一句「羊得自己站起來才能吃奶」、「站起來說話」
均寓意著扶貧要先扶起人心、強國必先強民契合政策的主導思想。
但是,這樣好的立意,本來可以弱化兩個浪子、減少兩位少年的戲份以講好故事為重中之重,
為了節約時間,也為了滿足陳導捧紅兒子的願望,直接讓警察將偷錢的嫌疑人綁在了老人家裡,
要不要太失真?以原諒失足少年的犯罪為素材的感化還不夠,
最後要用神舟十一號的返航來感化,這樣的故事情節試問有多少人能接受?
好好的故事為了多給陳飛宇鏡頭為了陳導的私心被講成亂七八糟,
兩個一看就文化不怎麼高的浪子,卻要用超出他們接受能力的方式去感化才能回歸,
要多假有多假!不要說給差評的人就是看不懂,我們能看得懂,
而且看到了陳凱歌的內心世界。而且陳飛宇一嘴不知道是哪裡的方言讓我嚴重出戲,
我是正經內蒙古人,距四子王旗不過一百公里,聽過內蒙各地的方言,
唯獨沒聽過他滿嘴甘肅不甘肅內蒙不內蒙的方言,
像極了陳飛宇中國人不中國人,美國人不美國人的感覺。
還有一點,陳飛宇和劉昊然兩兄弟的著裝,這是2016年,不是1976年,
我認識四子王旗來打工的幾位農民,不可能窮到這般地步,這是在為陳飛宇移民美國找藉口嗎?
廣為網友詬病的片尾抬太空人的橋段,這麼重大的科學試驗場地,能允許他們亂入嗎?
這些情節的失真起因就是陳凱歌的私心,一個有私心的人讓故事服務於他的私心,
他如何能講好故事?但有部分網友說給《白晝流星》差評的是因為文化程度太低理解能力太差,
喬治要說的是,任何人都沒有必要為陳凱歌的私心買單。
電影是感知藝術,不需要解釋,觀眾也沒必要為了一段沒有講好的故事去提升文化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