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沒有貓只能雲吸貓的時候,渴望做鏟屎官的人們看著圖片上的貓、視頻上的貓,滿腦子都是「我也想要擁有一隻貓!」
看到別人都在曬自己撿到貓了,自己又在想:為什麼全世界都在撿貓,只有我撿不到!
然後等自己擁有了一隻貓,瞬間幸福感增強。左看右看,怎麼看都覺得的自己的寶貝真好看。
養貓之後,就會不自覺地上網搜「貓為什麼這麼愛玩逗貓棒」「貓為什麼這麼愛睡覺」「5個月的貓咪5斤重正常嗎」等等。
每次看到類似「最乖巧的五種貓」「貓咪有遺傳疾病」等等這類標題,就會不自覺地點進去看看自家小貓咪上榜了嗎,看看文章寫得跟自家小貓咪錶現出來的一點不一樣,還會感覺特別生氣,心裡想:這個寫文章的肯定是沒養過貓!
但是養貓這種事,從來只有0隻和n只,有些人養著養著就發現,我怎麼這麼多貓了!
越關注就越想再養一隻小可愛;走在大街上看到一隻髒乎乎的流浪貓小心翼翼的看著你,然後想到家裡自己養的那隻胖貓悠閒的占著床睡覺,就覺得好心疼,好想養它;去寵物店裡看到一隻貓隔著玻璃向你蹭啊蹭,沖你喵喵叫,瞬間就好想帶回去;朋友說要出差幾天,麻煩幫忙養幾天貓,立馬就答應了,早就想嘗試一下別人家的貓是什麼感覺了!
總之因為種種原因,當某一天發現半個月前才開的一整袋貓糧,怎麼今天就快沒了的時候,鏟屎官就會回頭數一數,原來自己已經有6隻貓了!
鏟屎官每天要上班賺錢養貓,那在家的時間就會比較少,很多人也是這樣想才會選擇給家裡的毛孩子找個伴。其實這樣的想法大可不必,因為貓咪是獨居的,每隻貓都會劃分自己的勢力範圍。如果突然來一隻貓的話,這會讓貓咪感到緊張,感覺自己的領地受到了侵犯。
但是像布偶貓、無毛貓這種很需要陪伴的貓咪,如果主人實在沒有太多時間,還是可以在它們小的時候就給它們找一個玩伴的。這種貓咪性情溫和,對其它貓狗接受度比較高,不會為了搶地盤大打出手。
為了能讓原住民儘快的接受新來的貓咪,也為了讓新貓咪儘快的適應環境,讓它們和諧相處,還是需要鏟屎官進行從旁協助的。
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隔離。最好隔離在兩個房間裡,千萬不要想著讓它們儘快熟悉熟悉吧,就直接把兩隻貓放一塊。對其它貓咪接受度不高的貓直接就開打了,然後總會給其中一隻貓留下心理陰影,兩隻貓再也不能和諧相處了。
如果實在分不出兩個房間放貓,也可以先將新來的貓咪關進籠子裡,或者使用寵物護欄圈一片地方給新來的貓咪。為什麼不是關原住民呢?是因為這樣會在原住民心裡留下一個陰影:它一來,我就要被關起來。它還用了我的飯碗,睡了我的貓窩,我再也不喜歡它了!
隔離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小貓咪被關起來會一直叫,這個時候鏟屎官也不要心軟立刻放出來。要等原住民和新貓咪熟悉了彼此的氣味,可以隔著籠子一起吃飯的時候,就可以讓新來的小貓咪和原住民接觸了。
第二件事就是鏟屎官要公平公正,甚至要偏向原住民一點,給原住民多一點安全感。鏟屎官們選擇的第二隻貓咪一般是比原住民要小的貓咪,然後鏟屎官就會下意識地覺得原住民會不會欺負它。吃飯的時候看小貓咪瘦瘦巴巴的就會想多給小貓咪吃點肉。
但是這在原住民眼裡,如果這隻小貓咪沒來的話,這些肉都是它的。主人只會給它準備好吃的好玩的,現在這些東西卻都要分出來一半甚至更多給它,原住民自然會不高興,只不過沒有直接表現出來。
這裡所謂的偏向原住民一點,不是待遇上給什麼偏向。而是在兩隻貓打架時,兩隻貓要一起訓斥,不要因為小貓咪是新來的就多訓斥原住民;吃東西兩隻貓要一樣,不要只給一隻不給另一隻。
鏟屎官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實情況,你看到新來的小貓咪撒嬌求抱抱的時候,也要看到原住民失落又有點嫉妒的眼光啊。
只要第一步做好熟悉,第二步鏟屎官一碗水端平,剩下的就交給小貓咪解決吧!它們自然會用它們貓族的方式,分出誰是老大誰是老二,然後遵從它們的規則在家裡和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