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反映戰爭主題的諜戰劇,一部由靳東主演,看過的人為何很少?

2019-12-08   冷絲說人文教育

文|冷絲

欄目|影視文化

四部以戰爭為主體、主題的諜戰劇——《決戰江南》《絕戰》《拯救女兵司徒慧》和《狼煙遍地》,每一部都是精品,也是經典之作。

《決戰江南》劇照

然而,冷絲也感到意外的是:這四部諜戰劇為何沒有被熱播?

那麼,四部諜戰劇為何值得一看呢?

《決戰江南》反映的是國民黨退守之前的這一段戰爭歷史,劇情設計很不錯。

該劇的背景為1949年初,當時,國民黨政府制訂了「AM計劃」——處決監獄中的「要犯」,轉移銀行庫銀,潛伏大批特務,糾集太湖地區的土匪並組建反共武裝,部署江南撤退前的一系列準備工作。

我人民解放軍和地下工作組織針對AM計劃制訂了「曙光行動」,派出了以師偵察科女科長關竹青為首的南下武裝小分隊,渡江潛入江南古城。

《絕戰》以真實的歷史事件為原型,講述多方暗戰的諜戰故事。

該劇以1944年抗戰史上「桂林保衛戰」為故事背景,講述了桂系、軍統、共產黨與日軍間諜鬥智斗勇的故事。

之所以成為「絕戰」,歷史背景是1944年4月,日本軍為挽回在太平洋及南亞戰場的敗局,打通交通線,對我發動了抗戰史上規模最大的豫湘桂戰役。

當年的戰爭局勢非常嚴峻,很快,日軍攻占了長沙,危及桂林。《絕戰》也因此有另外一個劇名《決戰桂林》,為了保衛桂林,國民黨當局組織了桂林保衛戰,並成立了以黎明江為隊長的突擊隊。

同時,在我桂林地下組織的幫助下,突擊隊與日本特務鬥智斗勇,成功地保護了來華訪問的美國特使,用反間計使日軍炸毀了無用的秧糖機場,挫敗了日軍企圖用靈渠運送作戰物資的計劃,保衛了桂林。

《拯救女兵司徒慧》,出色的劇情設計是該劇的最大特色。

該劇的背景為新中國成立前夕,在這個「黎明之前」的日子裡,以司徒慧為代表的文工團戰士們載歌載舞,歌唱美好的明天,卻全然不知危險正在逼近。土匪烏九率眾襲擊了軍車,掠去物資,並將司徒慧等人抓為俘虜。

司徒慧是著名愛國人士司徒瀾的獨女,她的特殊身份引起各方關注,而司徒瀾數日後將從香港來至北平參加第一次全國政協會議。

因此,我地下組織派出連長丁立峰率隊營救司徒慧,而國民黨中統少校冷漢章也奉命干預,以阻止政協會議的召開。

三方力量就此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特殊的地方展開鬥爭,劇情設計也因此顯得較為特殊。

靳東主演的《狼煙遍地》觀賞性最強,開場就能讓人「入坑」。

《狼煙遍地》的幾位主演——靳東、黃曼、周一圍、郭明翔、姚卓君等,他們個個都是戲精。

該劇較為巧妙地將戰爭元素和諜戰元素結合到了一起,一開場就是驚心動魄的戰爭大場面,而且戰爭場面的設計投入了巨資,觀賞性相當強。

靳東主演的牧良逢是一名由獵人成長起來的優秀國軍狙擊手,身為國民黨上尉的牧良逢授命率領特戰隊,在我地下組織的幫助下,摧毀日軍研製氰酸手雷的秘密武器研究所。

《狼煙遍地》是一部關於戰爭與愛情、忠義與背叛、家仇與國恨、悲歡與離合的諜戰劇,該劇圍繞牧良逢「狙擊手」的主線,對於亂世離情、懸疑諜戰、「無間」有道、生死對決等有多元的呈現。

隨著觀眾審美能力不斷提高,觀眾對於諜戰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影視作品要爭取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而非粗製濫造,更不是曲高和寡。

諜戰劇以莊嚴肅穆的主流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懷影響了一批又一批觀眾。無論是反特片,還是諜戰題材電視劇,都誕生於特定的文化語境,符合當時社會的時代背景,具有獨特的政治意義和社會價值。

《狼煙遍地》劇照

在經濟文化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面對複雜的世界格局、社會形勢和多元的文化背景,作為重要影視劇類型之一的中國諜戰劇仍然能夠長期活躍於螢屏,並成為觀眾喜愛的影視劇類型,是有一定道理的。

冷絲認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發展的主題,作為立足中國革命歷史的諜戰劇,在歷史的回望中帶領觀眾感受革命者的偉大與光榮,使人們能夠居安思危是它不變的光榮使命。

《決戰江南》劇照

這四部獨特的諜戰劇因為播出平台限制等客觀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劇集的影響力,觀看過的人並不多,不知道你是否看過?或者看過幾部?

不要過著這樣的優秀劇作,冷絲建議你閒暇之時好好觀賞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