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推出的鼓勵二胎政策,讓七座車瞬間成為一個增長點,無論是SUV還是MPV,都有肉眼可見的銷量提升。而六座及六座以下新車可享受6年內免檢政策,7座及以上車型則需要2年一次年檢,這又催生出像別克GL6(參數|圖片)、大眾途安(參數|圖片)L、比亞迪宋MAX(參數|圖片)等一系列的六座車型,並開始走俏起來。
但在2020年,七座車型終於等來「平反」, 納入到新車6年免檢範圍,所以引申出今天的話題,我們還需要六座車嗎?
對於大部分的七座SUV來說,由於車身尺寸問題,座椅布局通常會選用2+3+2的模式,而2+2+3的布局模式多見在MPV上。由於2+3+2的座椅布局,乘客很難方便進出第三排。如果不是經常有超過五人的出行習慣,第三排座椅就會慢慢被遺忘。
即便是特殊情況應急使用,乘客擠進第三排,乘坐體驗暫且不說,第三排乘客與二排乘客交流空間就剩下二排座椅靠背至頂棚的小部分空間。這樣會讓第三排乘客產生一種「被下放」的心理落差,從而產生不良情緒。
再到乘坐方面,由於普遍熱銷七座車型尺寸都不算太大,第三排乘坐空間都會較為侷促。再加上為了與後備箱形成平整的儲物空間,靠背放平後需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位置,所以坐墊會設計比較低,造成與大腿的承托不夠到位的情況,而且座椅的靠背也會偏薄,欠缺舒適性。
說白了,市面上大部分七座SUV的第三排座椅坐起來都像坐在小板凳上,幾乎都是給身材嬌小的乘客乘坐,所以在乘坐舒適感就不必提了。
比大部分五座車做好的是,七座車第二排中央地台隆起不會太高,甚至可以做成全平地台,讓第二排中間乘客坐姿更加優雅。但無法避免的是,中間乘客的坐墊以及靠背沒有兩側座椅舒適。更有一些車型會取消中間位置的頭枕,影響乘客舒適性以及安全性。
六座車型主要靠二排座椅中間過道進入第三排,所以地台必定採用全平設計,而且也沒有了坐著憋屈的中間位。去掉中間座位後,二排大部分都會採用帶扶手的獨立座椅,而且座椅前後以及靠背角度都能獨立調節,互不干擾,乘坐舒適感更佳。
相比七座車型,常規六座車型的二三排乘客多了中間過道作為「友誼的橋樑」,第三排乘客「被下放」的落差感就會減少。而且第二排獨立座椅會讓人產生「此車高逼格」的錯覺,乘客也會有一種尊享的感覺,看一看許多大型豪華轎車推出四座車型就知道這其中的緣由了。
那這樣看來,六座車的優點還是很明顯的,特別對於SUV車型來說。但是六座車型就沒有短板了嗎?大部分消費者對六座車的擔憂可能就是:同樣的車身尺寸,卻少了一個座位,要是不夠坐怎麼辦?
差1個位不夠坐,只是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點。無論六座還是七座車,當你使用第三排座椅時,大部分車型的後備廂空間都會變得聊勝於無。如果你要使用完整的後備廂去放大件物品,那六、七座車型就會變成四座和五座,此時,少一個座位的劣勢就會變得更加明顯。當然像本田奧德賽(參數|圖片)/艾力紳(參數|圖片)、傳祺M6那些帶第三排「魔術座椅」的車型除外。
如果為了體驗第二排的尊貴,那傳統的七座MPV也是很能做出高端豪華范的,例如傳祺M8,第二排獨立座椅除了能前後大範圍調節之外,還帶電動腿托、座椅加熱/通風/按摩,頭枕還帶可調節護翼。最重要的是傳祺M8整車NVH水準向豪華品牌看齊,坐起來十分愜意。
往高端的,還有別克GL8艾維亞六座、七座以及四座尊禮版;往豪華的,還有雷克薩斯LM四座御世版。
但大師想說,並不是所有的六座車都會老老實實用2+2+2的六座布局,獵豹CS9就曾出過2+3+1的奇葩六座布局,讓第三排乘客獨自面對後備廂的行李。
還有國內首款六座車型,沒錯,是真六座!那就是眾泰M300,它採用3+3的六座布局,更是令人不解。
大師結語:
自從七座車型也加入6年免檢陣容後,六座和七座沒有什麼難以跨越的鴻溝,也不存在因政策而捨棄七座車的理由,但它們都是不可或缺的車型,能應對不同的用車環境。但如果只是為了第二排顯得尊享一些,完全可以買高配的奧德賽、艾力紳、傳祺M8等MPV,這樣還能滿載7人都能舒適出行。為了獲得更多消費者的支持,部分SUV更是提供2+2+3和2+3+2兩種不同的七座組合,應對消費者的不同用車需求。所以,大家覺得還有必要去買一台六座車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Wj563cB9EJ7ZLmJN0S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