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5名曾在貴州民族大學留學、懂漢語的寮國大學教師,8月19日深夜不約而同趕到寮國當地醫院,用漢語為在當天下午在寮國發生車禍的中國旅行團受傷遊客提供語言幫助,促進寮國醫生與中國受傷遊客之間順利溝通,緩解受傷遊客的焦慮情緒。
寮國當地時間8月19號下午15時30分,一輛載有中國遊客的旅遊大巴在距離寮國琅勃拉邦市約40公里處發生嚴重交通事故。旅遊大巴共載有46人,包括44名中國公民和兩名老方人員。
當晚21點多,寮國琅勃拉邦市蘇發努馮大學教師譚道明原本在表哥家吃飯。接到姐姐發來的「中國遊客在寮國發生車禍,需要懂漢語的志願者」手機消息後,他的第一反應是:學到的中文有用武之地了,能幫忙就去。
關於寮國車禍的新聞報道
譚道明會說漢語,是最近4年他在貴州民族大學民族學專業讀研究生時學到的。不久前,他剛從貴州回到寮國。儘管已經是晚上,但他並沒有想太多,騎上摩托車往11公里外的琅勃拉邦醫院趕去。
當晚21點45分,譚道明到達醫院後,發現曾經和他一起在貴州民族大學留學,如今又一起在蘇發努馮大學工作的喬峰、陳麗英、鄧利、鄧斌等4人也先後趕到了醫院。他們5人都是不約而同趕來參加志願服務的。
「要為受傷中國遊客提供幫助。」帶著這個想法,譚道明盡力用自己掌握的漢語和受傷的中國遊客們溝通交流。看到3位受傷的中國老人,他先是道一聲問候「 您們辛苦了」,接著詢問「是第一次來寮國嗎」,然後告訴3位老人「不要害怕,不要擔心,到醫院了醫生會幫助你們 ,我們也會照顧你們的」。
接著,譚道明看到了一對受傷的中國母親和兒子。43歲的母親哭泣著,他趕緊跑去安慰「姐姐,你不要哭」。小男孩指著自己的腿膝蓋處喊疼,說「想喝水」,他又趕緊給這對母子找來了水和麵包。
譚道明在醫院
那天晚上,譚道明和十多個志願者們一直照顧著受傷的中國遊客們,為醫生就診擔任翻譯;詢問他們的困難和訴求;和他們聊天,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直到他們休息後才離開醫院。他返回宿舍時已經是21日凌晨1點10分左右。
譚道明及其他幾位志願者
臨睡前的凌晨1點54分,譚道明還為受傷的中國遊客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只有能幫你們翻譯,因為我們不是醫生,希望你們早點健康」。
譚道明的朋友圈
說起這次為受傷中國遊客提供志願服務的經歷,譚道明坦言,其實自己小時候害怕打針、手術,怕去醫院,但不知為什麼那天一點也沒有怕。他說,「這可能是自己還習慣跟中國人一起生活,也可能是自己會說中文才不怕。」
儘管只在貴州生活了4年,並且現在已經回到寮國,但譚道明很喜歡中國,他設置的微信頭像是有一年夏天在北京天安門前拍的照片,而微信朋友圈封面也是自己在中國長城上拍的照片。
譚道明的微信頭像
在譚道明看來,是中國,是貴州民族大學給了自己留學的機會。
他說,自己剛來中國留學時,一點漢語都不會說,也是在中國的老師、同學幫助下才慢慢學會的。
譚道明至今仍然記得貴州民族大學的老師曾經說過:「想幫助人,就要用心,全世界上都是一家人,我們不要分彼此,能幫助就要幫助。」
感謝志願者們
願同胞們早日康復
編輯:陳 凱
校審:左 欣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記者焦敏龍,圖片由焦敏龍提供。)
推 薦 閱 讀
「希望工程•陪伴行動」中的孩子得到了什麼?
什麼是共產黨?習近平講述的這個故事讓人淚目
震撼!千名志願者快閃,他們這樣告白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