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不僅要持之以恆,也要用對方式,而不是只花時間,不注重效率,這樣也是白白浪費時間。
1、20考研將要面對的八大變化
第一「變」:報考人數更多
報考人數將持續增加,部分學校或將擴招。近幾年來,考研人數都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近兩年幾乎以500,000人次的增加速度上升,近五年的報考人數都出現了較大程度的增加,但是招生人數卻沒有明顯的增加,相對於五年前的57萬,2019年剛剛增加到72萬,但是報考人數卻是增加了120萬有餘,這樣的一組數據,真的非常令人感慨,預估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將突破300萬,招生上也會出現上漲,今年很多高校的非全日制高校已出現擴招,似乎是一種趨勢,這似乎既是壓力也是一種機遇。
第二「變」:女生人數逐年增高,男生考研面臨更大的競爭
考研人數在不斷增多,女生報考和錄取人數也在增多,這並非是「重男輕女」或者「重女輕男」的思想觀念在背後作怪,完全是男女平等基礎之上呈現出的自然發展特徵。
據數據統計考研報考和錄取中女生的比例占有優勢,因為此消彼長,無論是報考還是錄取,男生早就風光不再。
很難說這種性別比例「失調」是好事還是壞事,但是有一點是可以可定的:男生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高校的學工辦曾經做過考研方面的調查,他們發現,女生在考研備考過程中普遍比男生認真、刻苦,並且有很好的毅力。而考研科目中,尤其是公共課英語和政治,女生的記憶、理解能力明顯高於男生。
第三「變」:應屆本科生報考人數穩定,往屆生報考人數增多
這個變化很容易理解,因為,應屆本科生中保研的比例逐年是增加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實際報考人數增加的趨勢。還有一點必須注意,應屆生考研失敗後「二戰」甚至是「三戰」考研的比例較大,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沖高了往屆生占據的比例。
當然,應屆本科生依舊是考研大軍中的中堅力量,占據60%以上的比重。
那麼,往屆生考研人數增加帶來了什麼呢?答案就是:應屆生考研成功率下降。往屆生大多專業基礎較好,有一定的經驗,同時也有一些教訓,他們在考研中占有一定的優勢,給應屆生考研帶來一些衝擊。
第四「變」:專碩招生人數逐年增加,現已超過學碩招生人數
從「十二五」規劃開始,教育部即提出積極發展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且在招生名額上有所傾斜,所以專碩規模擴大是必然趨勢。
伴隨專碩招生人數不斷上升,學碩的招生名額逐漸減少,推免生也是越來越多而且更傾向於學碩。尤其對於那些有志於報考北上廣一線地區的985、211的同學來說,無疑加大了難度。
從近些年政策和學校的發展趨勢來看,2020年的專碩招生數量會繼續增加,擴招規模比較明顯。專碩競爭日趨激烈,報考難度明顯提升。
報考專碩的同學一定要認真分析自己的優缺點及擅長,了解本專業專碩與學碩的培養區別、目標院校專碩與學碩的錄取分數線的差別、學費獎學金等這些因素,考察之後再確定報考專碩還是學碩。
第五「變」:政治大綱換新
政治大綱換新,面對這個政治新大綱,很多考生表示:「真難、真苦惱」。但是,其實對於新一年應考的考生來說也是沒什麼區別的,對於二戰三戰的考生就應該多注意變化的細節,不要再按照以往的思路去思考問題了,根據考試大綱的變化而進行思想上的改變,隨機應變。
第六「變」:不同專業考研難度變化
工科類專業考研成功的相對容易產生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工科類專業相對於管理類、經濟類專業,報錄比相對較低,競爭比低,但招生人數不低,國家線對工科也是相對友好的,分數比其他大類學科專業低。而其他法律、管理、醫學等專業考研難度則持續增加,即使調劑也比較難成功。
第七「變」:推免生比例持續增長
推免生比例持續增長隨著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逐步改革,越來越多的學校和科研院所有了更多的自主權來選擇招收的學生,知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更是如此。教育部有規定推免生比例不得超過學校招生人數的50%,但學校為了獲得更多的優質資源,一般招收推免生人數都接近一半。而且,新增推免高校也是逐年增加,越來越多的學校具有推免資格,也就意味著推免生比例占考研人數的比例將會持續上漲,但這對於從一開始就保持優秀的學生來說,絕對是更大的機遇,也是更多的機會。所以,請讓自己在大學一開始就保持優秀!
第八「變」:國家線參考價值下降
國家線參考價值下降從今年的調劑趨勢來看,國家線對於調劑的參考價值不大,因為除了34所自主院校外,其他學校雖然是跟著國家線走,但也會根據招生情況劃定自己的複試線,絕大部分都是高於國家線的,所以,國家線也只是你獲得調劑資格的最低標準線,但如果剛過國家線,調劑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總結:無論政策怎麼改變,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並且順應趨勢,早制定計劃未雨綢繆!
考研在「變」,我們也要「變」!!
這裡列舉了2020考研er將要面臨的三大挑戰、四大機遇。希望大家都能夠迎接新的挑戰,同時也要把握好機遇。
2、三大挑戰
(1)考研複試線普遍升高。北大等20所知名高校公布2019年考研複試線再創新高;
(2)推免比重相對增加。985高校推免名額越來越多,擠壓考研名額;
(3)精心備考才能勝出。考研與高考不同,幾乎都是考生自己的事情。尤其是知識的準備與學習,必須要聚焦對接到自己所選報的大學和專業。
3、四大機遇
(1)招生單位必須要落實安全保密責任制,禁止再出現試題錯裝,泄密等事件的發生;
(2)評卷時要集中封閉並多人分題評閱,確保客觀準確;
(3)在招生單位進行自主命題時,要做到嚴謹保密,不得簡單下放,層層轉交;
(4)在複試環節中,招生單位擇優錄取,不得按單位,行業,地域,學校層次類別等限定生源範圍,也不得設置其他歧視性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