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理財不再保本以後......

2019-08-02   奶爸財

自從資管新規明確打破「剛性兌付」以來,銀行理財痛失「保本」的江湖地位。

穩健型投資的朋友有點無處下手。

沒有金融機構兜底,固收類理財產品的風險急劇增加。

去哪裡再找低風險又保本的理財方式呀。

來了。

奶爸給大家介紹目前市場上唯一可以明確保本的理財工具——券商收益憑證

01

收益憑證是什麼?

「證券公司以自身信用發行,約定本金和收益的償付與特定標的相關聯的有價證券。」

也就是證券公司向我們借錢,去投資各種標的,比如貨幣利率、基礎商品、證券指數等。

然後在約定期限內還本付息(一般為三個月內的短期)。

本金保障型非本金保障型

以證券公司信用做擔保,風險很低。

換句話說,只要券商不破產,固定收益類收益憑證都能保本保收益。


為什麼資管新規管不了收益憑證?

資管是資產管理。

我們把錢交給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銀行等機構,讓他們幫忙進行運作投資,獲取收益。

但收益憑證不一樣,

它不是把錢交給券商打理,而是借錢給券商。

本質不同。

其實收益憑證這東西挺不錯。

投資門檻低,本金保障型一般5萬元就可以投。

投資期限靈活,1個月、3個月、6個月等等。

如果購買金額大,還可以根據實際投資需求靈活定製,有不同的期限、掛鉤標的、收益支付類型可以選擇。

重要的是保本保收益,而且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

02

那它的收益如何?

固定收益類:保本+固定收益。

保障本金,到期按約定收益率給投資者支付利息,一般為4.5%-7%。

浮動收益類:保本+固定收益+浮動收益。

除了本金和較低的固定收益,還有可能獲得浮動收益。

浮動收益跟掛鉤標的資產表現有關。

標的漲得越多,收益也就越多,有些甚至能超10%。

這兩種都屬於本金保障型

非本金保障型就存在損失本金的風險。

不想冒險的朋友可以放棄這一類。

目前穩健型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大致在3%-5%這個區間內。

總的來說,收益憑證的年化收益大多還是高於銀行理財產品。


怎樣才能購買?

有兩個途徑:各大券商官網、各大券商app

只要有證券帳戶就可以。

但收益憑證是限額發行的。

這種「香餑餑」很可能剛開始發行就會被搶光。

03

收益憑證在市場上應該算風險極低的一類。

但注意,風險極低不等於完全無風險哦。

在具體產品的風險揭示書中可以看到,依然存在各種風險。

(1)流動性風險

屬於定期產品,中途不能贖回,購買前要算好自己的資金期限,避免資金周轉不靈。

(2)信用風險

以證券公司信用發行,如果證券公司解散、破產、無力清償債務,在最不利的情況下收益可能無法按約定賠付。

(3)政策法律風險

國家宏觀政策、金融政策等因素對證券公司有不確定性影響,進而對收益憑證業務也產生不定性影響。

購買任何理財產品之前,看清楚說明書與風險揭示書尤為重要。

避免大意造成損失嘛。

關註:奶爸財,有不懂的歡迎後台留言與奶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