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兩點,在昏昏欲睡中看著牛頭人BOSS倒下,才總算能在會長「兄弟們撤了撤了」的告別聲中躺進被窩——這不是某個大型網遊的副本開荒,而是《公主連結Re:Dive》團隊戰中沖榜行會的日常。
為了在遊戲中跳過BOSS的狂暴階段,會長們往往需要對成員們的出戰順序做些安排,而工作、上課、溝通不及時等等原因就把這樣的安排一路拖到了半夜。
可能是因為團隊戰內的配合失誤、和其他團員遊戲理念的衝突,或者單純對在遊戲上花這麼多時間感到不滿,不少玩家在這次會戰後選擇與原行會分道揚鑣。
就像每年畢業季招聘市場都會迎來一陣高峰,大量玩家離開原行會也讓招募帖和應聘帖應運而生。
NGA公主連結板塊上就有不少的國服行會招兵買馬,
一些著名UP的評論區下也有玩家在尋求可以一起遊戲的好友。
為了招到合適的人選,有大佬甚至租了公交站點的廣告位來宣傳行會。
當然,不同定位的行會也有著不同的招人要求。
很多休閒行會只要求大家可以每天上線簽到,積極交流。
而相對應的也有對角色BOX和練度要求極為嚴格的前排行會。
你以為BOX和練度足夠就能加入他們?不不不,就像一份工作,除了能力還要求有充足的時間…
相應的工作經驗當然也是需要考量的;
而要是你有一技之長,那就更好了;
前排行會要求嚴格大家都能理解,畢竟你打的多賺得也多。
可還有的行會面試,看起來就不對勁了:
不僅僅要求你的練度,還對你的遊戲理解究根問底;
你以為你很會排刀?其實人家早有準備…
「既然你會摸軸,那就讓我來考考你。」
這麼面試下來,行會裡的團員那肯定是人才濟濟…
而誇張的不僅有面試,有些行會的人員分配也很離譜。
正所謂「一個優秀的行會肯定不止三十個人」,
財務,人力資源,情報員,聯絡員…乍一看還以為是什麼公司的大型招聘。
當然玩笑歸玩笑,前排行會的招募信息可沒有作假。
這些要求看起來過分,但是當把它們和網遊里那些大風大浪一比根本算不得什麼。
就拿暴雪的常青樹《魔獸世界》來說,一個公會就有很多的要求。
並且因為團隊副本及掉落裝備等問題的存在,行會中需要人去權衡「裝備到底給誰」…
所以在魔獸世界裡,不管是會長還是會員,消耗的精力都比參與公主連結團隊戰消耗的精力不相上下。
當然加入公會只是第一步,團隊戰才是關鍵,各種走位,輸出,加BUFF,說不定你還要熟練使用某些輔助工具。
除了魔獸世界,像地下城與勇士也有許多團隊戰需要組隊,這其中的要求也是分門別類。
不會打副本怎麼辦?沒關係,可以把不會的踢出隊伍啊。
當然精力只是其中之一,為了不斷向上不被超越,很多玩家可能還需要在網遊上花一點點錢。
很多國戰遊戲因為獨特的機制受到了氪金用戶的青睞。
(雖然真假未知,但是我們同樣能從國戰遊戲的巨額流水中窺見一斑)
率土之濱因為其遊戲玩法也讓很多中年玩家沉迷其中,經過長時間的運營,率土之濱也成為了網易遊戲收入的一個巨頭。
率土之濱的火熱也給網易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有了精力,有了錢,你就可以衝到全服第一嗎?
也許你還需要人。
沙盒遊戲EVE在團戰活動中打出過幾千人的多人團戰。
團戰造成的損失自不必多說,就連EVE的伺服器都曾因為團戰在線人數過多而崩潰。
可能有人沒法理解,花大把的精力,無數的錢財,這麼玩遊戲真的值嗎?
對這些玩家來說,值得,因為他們追求的是榮耀而不再是獎勵。
衝擊前排需要的巨大精力和準備工作的萬把塊錢都是巨額的投資,活動給的獎勵和這些投入一比顯得杯水車薪。
成功衝擊前排,獲得的除了前排的工資,更重要的是這份榮譽。
比如公主連結B服第一行會K.A.;
比如歐洲行會Paragon多次服器第一首殺;
比如星辰行會的零燈首殺;
它們都是一部分玩家孜孜不倦追求的名譽,這些玩家與休閒玩家的追求不同
為了拿到這些遊戲中的這些名譽,他們在遊戲中付出了比其他玩家更多的努力,他們其中,可能有人成為職業選手專門打一款遊戲,比如sky李曉峰多年魔獸爭霸中征戰,被稱為魔獸「人皇」,是衛冕WCG魔獸爭霸項目的世界第一人。
可能有人成立了工作室,靠著自己的技術和遊戲理解來賺錢養家,他們幫助其他玩家,幾天內達成一個滿級,習得一項技能,很多小說也曾經neet過這些人的存在。
可能還有人揮金如土,在遊戲中投入了常人難以想像的金錢,
因為遊戲中的這些榮耀,他們和普通玩家拉開了距離,成為了高不可攀的大佬。
現在回頭看看公主連結,這些行會招募和當初的網遊行會相比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畢竟,追逐夢想的路上無論花費多少都是值得的。
---- End ----
關注公眾號 情報姬(paperji),得到ACGN更多有思想有意思的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d9QyHIBfGB4SiUwwI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