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是契丹民族建立的北方政權,起於907年,迄於1125年,恰與整個五代、北宋時期相終始。契丹是以遊牧和漁獵為主要生產方式的北方少數民族,逐水草、隨季節而遷移放牧,以車帳為家,從而形成了豪放勇武的民族性格。 「彎弓射獵本天性」(《虜帳》),蘇轍的這句詩是對契丹族社會風俗、民族性格的生動寫照。
遼詩留存下來的作品只有七十餘首,作者既有契丹人,也有漢人。其中最能體現遼詩特色的當推契丹詩人之作。契丹詩人大多是君主、皇族和后妃,這是因為他們較早有機會接觸漢文化。
遼代第一個較有名的契丹詩人是耶律倍。他博覽群書,對漢文化頗為嚮往。現存《海上詩》一首:
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
「山」是契丹小字,其義為「可汗」,與漢字之「山」形同義異。「小山壓大山」實際上是寫太后立德光,自己雖有太子卻被摒棄之事,這是契丹文和漢文合璧為詩的典型例子。詩人利用漢字「山」的意象與契丹文「可汗」的意思的巧合,使此詩既有鮮明的意象,又有深微的隱喻義,故後人稱讚說:「情詞淒婉,言短意長,已深合風人之旨矣。」(趙翼《二十二史札記》卷二七)
契丹女詩人蕭觀音、蕭瑟瑟的成就也頗可觀。蕭觀音的詩作比較多樣化,既有雄豪俊爽,頗見北地豪放氣概之詩,也有委婉深曲之作。前者如《伏虎林待制》:
威風萬里壓南邦,東去能翻鴨綠江。靈怪大千俱破膽,那教老虎不投降。
粗獷奇崛,氣勢不凡。後者如《懷古》:
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雲誤漢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
借詠史以興發感慨,深婉含蓄。她另有《回心院詞》十闋,情感深摯,意象細膩,向稱佳作。蕭瑟瑟的詩頗含政治見解,現存的《諷諭歌》、《詠史》都是諷諭朝政的。前者說:「勿嗟塞上兮暗紅塵,勿傷多難兮畏夷人。不如塞姦邪之路兮選取賢臣,直須臥薪嘗膽兮激壯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枕燕雲。」詩中指出國家面臨的危難,勸諫朝廷勵精圖治。後者則借史實來諷刺朝廷的昏暗壅蔽,大廈將傾。兩詩都稍嫌直露,但情感激切,風格奔放。詩用騷體寫成,句式參差錯落,具有較強的力度。
在契丹人的詩作中,篇幅最大、且最具典型意義的莫過於《醉義歌》。此詩署為「寺公大師」作,作者當是一位僧人。原詩用契丹文寫成,後由元初的耶律楚材譯為漢文,今即保存於楚材的《湛然居士文集》中,譯文為七歌行體,長達120句。此詩從重陽節飲酒入手,多方面地抒寫了對人生的感慨,表示對隱逸生活的喜愛:「我愛南村農丈人,山溪幽隱潛修真。老病尤耽黑甜味,古風清遠途猶迍。喧囂避遁岩麓僻,幽閒放曠雲水濱。」也表現出要以佛道思想來消解人生煩惱的意願:「問君何事徒劬勞,此何為卑彼豈高。蜃樓日出尋變滅,雲峰風起難堅牢。芥納須彌亦閒事,誰知大海吞鴻毛。夢裡蝴蝶勿雲假,莊周覺亦非真者。」由於議論眾多,藝術感染力有所減弱,但全詩結構開闔有致,脈絡鮮明,是遼詩中最出色的長篇歌行。原詩雖用契丹文寫成,卻運用了許多屬於漢文化的典故,是古代詩歌中各民族文化互相融合的生動例證。
相形之下,遼詩中漢人的創作成就不大,但也偶有佳作。如趙延壽的《失題》:
黃沙風卷半空拋,雲重陰山雪滿郊。探水人回稱帳就,射鵰箭落著弓抄。鳥逢霜果飢還啄,馬渡沙河渴自跑。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寫北國景物生活質樸粗豪,很能體現北方民族的本色。
遼詩所存作品雖然不多,但它既表現出契丹人的民族性格及其社會生活狀況,又體現出他們逐步接受漢化的過程,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遼代詩詞留存下來的僅有70多首,雖然不多,但它既體現出契丹人的民族性格及其社會生活狀況,又體現出他們逐步接受漢化的過程,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這裡選的22首詩詞是其中較好的作品。
詩(12首)
趙延壽
失題
黃沙風卷半空拋,雲重陰山雪滿郊。探水人回移帳就,射鵰箭落著弓抄。鳥逢霜果飢還啄,馬渡冰河渴自跑。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耶律弘基
題李儼《黃菊賦》
昨日得卿《黃菊賦》,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猶覺有餘香,冷落西風吹不去。
蕭觀音
懷古
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雲誤漢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
伏虎林應制
威風萬里壓南邦,東去能翻鴨綠江。靈怪大千俱破膽,那教猛虎不投降。
耶律倍
海上詩
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
蕭瑟瑟
諷諫歌
勿嗟塞上兮暗紅塵,勿傷多難兮畏夷人;不如塞姦邪之路兮,選取賢臣。直須臥薪嘗膽兮,激壯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雲。
詠史
丞相來朝兮劍佩鳴,干官側目兮寂無聲。養成外患兮磋何及,禍盡忠臣兮罰不明。親戚並居兮藩屏位,私門潛畜兮爪牙兵。可憐往代兮秦天子,猶向宮中兮望太平。
王樞
三河道中
十載歸來對故山,山光依舊白雲閒。不須更讀元通偈,始信人間是夢間。
馬植
絕句
朔風吹雪下雞山,燭暗穹廬夜色寒。聞道燕然好消息,曉來驛騎報平安。
寺公大師
醉義歌
曉來雨霽日蒼涼,枕幃搖曳西風香。困眠未足正展轉,兒童來報今重陽。吟兒蒼蒼渾塞色,客懷袞袞皆吾鄉。斂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載空悲傷。正是幽人嘆幽獨,東鄰攜酒來茅屋。憐予病竄伶仃愁,自言新釀秋泉曲。凌晨未盥三兩卮,旋酌連斟折欄菊。我本清癯酒戶低,羈懷開拓何其速。愁腸解結干萬重,高談幾笑吟秋風。遙望無何風色好,飄飄漸遠塵寰中。淵明笑問斥逐事,謫仙遙指華胥宮。華胥咫尺尚未及,人間萬事紛紛空。一器才空開一器,宿酲未解人先醉。攜棋挈榼近花前,折花顧影聊相戲。生平豈無同道徒,海角天涯我遐棄。我愛南村農丈人,山溪幽隱潛修真。老病尤耽黑甜味,古風清遠途猶迍。喧囂避遁岩路僻,幽閒放曠雲泉濱。旋舂新黍爨香飰,一樽濁酒呼予頻。欣然命駕匆匆去,漠漠霜天行古路。穿村迤邐入中門,老幼倉忙不寧處。丈人迎立尾杯寒,老母自供山果醋。扶攜齊唱雅聲清,酬酢溫語如甘澍。謂予綠鬢猶可需,謝渠黃髮勤相諭。隨分窮秋搖酒卮,席邊籬畔花無數。巨觥深斝新詞催,閒詩古語玄關開。開杯屬酒謝予意,村家不棄來相陪。適遇今年東鄙阜,黍稷馨香棲畎畝。相進斗酒不浹旬,愛君蕭散真良友。我酬一語白丈人,解譯羈愁感黃耇。請君舉盞無言他,與君卻唱醉義歌。風雲不與世榮別,石火又異人生何。榮利儻來豈苟得,窮通夙定徒奔波。梁冀跋扈德何在,仲尼削跡名終多。古來此事元如是,畢竟思量何怪此。爭如終日且開樽,駕酒乘杯醉鄉里。醉中佳趣欲告君,至樂無形難說似。泰山載斫為深杯,長河釀酒斟酌之。迷人愁客世無數,呼來稻耳充罰卮。一杯愁思初消鑠,兩盞迷魂成勿藥。爾後連澆三五卮,干愁萬恨風蓬落。胸中漸得春氣和,腮邊不覺衰顏卻。四時為馭馳太虛,二曜為輪輾空廓。須吏縱轡入無何,自然汝我融真樂。陶陶一任玉山頹,藉地為茵天作幕。丈人我語真非真,真兮此外何足雲。丈人我語君聽否?聽則利名何足有。問君何事從劬勞,此何為卑彼豈高。蜃樓日出尋變滅,雲峰風起難堅牢。芥納須彌亦閒事,誰知大海吞鴻毛。夢裡蝴蝶勿雲假,莊周覺亦非真者。以指喻指指成虛,馬喻馬兮馬非馬。天地猶一馬,萬物一指同。胡為一指分彼此,胡為一馬奔西東。人之富貴我富貴,我之貧困非予窮。三界唯心更無物,世中物我成融通。君不見千年之鬆化仙客,節婦登山身變石。木魂石質既我同,有情於我何瑕隙。自料吾身非我身,電光興廢重相隔。農丈人,幹頭萬緒幾時休,舉觴酩酊忘形跡。
沙門海山
天安節題松鶴圖
千載鶴棲萬歲松,霜翎一點碧枝中。四時有變此無變,願與吾皇聖壽同。
無名氏
國人諺
五個翁翁四百歲,南面北面頓瞌睡。自己精神管不得,有甚心情管女直。
 ̄ ̄ ̄ ̄ ̄ ̄ ̄ ̄ ̄ ̄ ̄ ̄ ̄ ̄ ̄ ̄ ̄ ̄ ̄
詞(10首)
蕭觀音
回心院詞十首
掃深殿,閉久金鋪暗。遊絲絡網塵作堆,積歲青苔厚階面。掃深殿,待君宴。
拂象床,憑夢借高唐。敲壞半邊知妾臥,恰當天處少輝光。拂象床,待君王。
換香枕,一半無雲錦。為是秋來展轉多,理有雙雙淚痕滲。換香枕,待君寢。
鋪翠被,羞殺鴛鴦對。猶憶當時叫合歡,而今獨覆相思塊。鋪翠被,待君睡。
裝繡帳,金鉤未敢上。解卻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見愁模樣。裝繡帳,待君貺。
疊錦茵,重重空自陳。只原身當白玉體,不願伊當薄命人。疊錦茵,待君臨。
展瑤席,花笑三韓碧。笑妾新鋪玉一床,從來婦歡不終夕。展瑤席,待君息。
剔銀燈,須知一樣明。偏是君來生彩暈,對妾故作青熒熒。剔銀燈,待君行。
爇熏爐,能將孤悶蘇。若道妾身多穢賤,自沾御香香徹膚。爇熏爐,待君娛。
張鳴箏,恰恰語嬌鶯。一從彈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風雨聲。張鳴箏,待君聽。
1.契丹風土歌
遼朝:蕭總管
契丹家住雲沙中,耆車如水馬若龍。春來草色一萬里,芍藥牡丹相間紅。大胡牽車小胡舞,彈胡琵琶調胡女。一春浪蕩不歸家,自有穹廬障風雨。平沙軟草天鵝肥,胡兒千騎曉打圍。旗低昂圍漸急,驚作羊角凌空飛。海東健鶻健如許,上風生看一舉。萬里追奔未可知,劃見紛紛落毛羽。平章俊味天下無,年年海上驅群胡。一鵝先得金百兩,天使走送賢王廬。天鵝之飛鐵為翼,射生小兒空看得。腹中驚怪有新姜,元是江南經宿食。
2.題李儼《黃菊賦》
遼朝:耶律洪基
昨日得卿《黃菊賦》,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猶覺有餘香,冷落西風吹不去。
3.回心院·張鳴箏
遼朝:蕭觀音
張鳴箏,恰恰語嬌鶯。一從彈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風雨聲。張鳴箏,待君聽。
4.回心院·展瑤席
遼朝:蕭觀音
展瑤席,花笑三韓碧。笑妾新鋪玉一床,從來婦歡不終夕。展瑤席,待君息。
5.海上詩
遼朝:耶律倍
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
6.國人諺
遼朝:遼無名氏
五個翁翁四百歲,南面北面頓瞌睡。自己精神管不得,有甚心情管女真。
7.諷諫歌
遼朝:蕭瑟瑟
勿嗟塞上兮暗紅塵,勿傷多難兮畏夷人;不如塞姦邪之路今,選取賢臣。直須臥薪嘗膽兮,激壯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雲。
8.回心院·裝繡帳
遼朝:蕭觀音
裝繡帳,金鉤未敢上。解卻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見愁模樣。裝繡帳,待君貺。
9.回心院·爇熏爐
遼朝:蕭觀音
爇熏爐,能將孤悶蘇。若道妾身多穢賤,自沾御香香徹膚。爇熏爐,待君娛。
10.詠史
遼朝:蕭瑟瑟
丞相來朝兮劍佩鳴,干官側目兮寂無聲。養成外患兮磋何及,禍盡忠臣兮罰不明。親戚並居兮藩屏位,私門潛畜兮爪牙兵。可憐往代兮秦天子,猶向宮中兮望太平。
11.懷古
遼朝:蕭觀音
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雲誤漢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
12.回心院·拂象床
遼朝:蕭觀音
拂象床,憑夢借高唐。敲壞半邊知妾臥,恰當天處少輝光。拂象床,待君王。
13.回心院·疊錦茵
遼朝:蕭觀音
疊錦茵,重重空自陳。只願身當白玉體,不願伊當薄命人。疊錦茵,待君臨。
14.醉義歌
遼朝:寺公大師
曉來雨霽日蒼涼,枕幃搖曳西風香。困眠未足正展轉,兒童來報今重陽。吟兒蒼蒼渾塞色,客懷袞袞皆吾鄉。斂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載空悲傷。正是幽人嘆幽獨,東鄰攜酒來茅屋。憐予病竄伶仃愁,自言新釀秋泉曲。凌晨未盥三兩卮,旋酌連斟折欄菊。我本清癯酒戶低,羈懷開拓何其速。愁腸解結干萬重,高談幾笑吟秋風。遙望無何風色好,飄飄漸遠塵寰中。淵明笑問斥逐事,謫仙遙指華胥宮。華胥咫尺尚未及,人間萬事紛紛空。一器才空開一器,宿酲未解人先醉。攜棋挈榼近花前,折花顧影聊相戲。生平豈無同道徒,海角天涯我遐棄。我愛南村農丈人,山溪幽隱潛修真。老病尤耽黑甜味,古風清遠途猶迍。喧囂避遁岩路僻,幽閒放曠雲泉濱。旋舂新黍爨香(飠卞),一樽濁酒呼予頻。欣然命駕匆匆去,漠漠霜天行古路。穿村迤邐入中門,老幼倉忙不寧處。丈人迎立尾杯寒,老母自供山果醋。扶攜齊唱雅聲清,酬酢溫語如甘澍。謂予綠鬢猶可需,謝渠黃髮勤相諭。隨分窮秋搖酒卮,席邊籬畔花無數。巨觥深斝新詞催,閒詩古語玄關開。開杯屬酒謝予意,村家不棄來相陪。適遇今年東鄙阜,黍稷馨香棲畎畝。相進斗酒不浹旬,愛君蕭散真良友。我酬一語白丈人,解譯羈愁感黃耇。請君舉盞無言他,與君卻唱醉義歌。風雲不與世榮別,石火又異人生何。榮利儻來豈苟得,窮通夙定徒奔波。梁冀跋扈德何在,仲尼削跡名終多。古來此事元如是,畢竟思量何怪此。爭如終日且開樽,駕酒乘杯醉鄉里。醉中佳趣欲告君,至樂無形難說似。泰山載斫為深杯,長河釀酒斟酌之。迷人愁客世無數,呼來稻耳充罰卮。一杯愁思初消鑠,兩盞迷魂成勿藥。爾後連澆三五卮,干愁萬恨風蓬落。胸中漸得春氣和,腮邊不覺衰顏卻。四時為馭馳太虛,二曜為輪輾空廓。須吏縱轡入無何,自然汝我融真樂。陶陶一任玉山頹,藉地為茵天作幕。丈人我語真非真,真兮此外何足雲。丈人我語君聽否?聽則利名何足有。問君何事從劬勞,此何為卑彼豈高。蜃樓日出尋變滅,雲峰風起難堅牢。芥納須彌亦閒事,誰知大海吞鴻毛。夢裡蝴蝶勿雲假,莊周覺亦非真者。以指喻指指成虛,馬喻馬兮馬非馬。天地猶一馬,萬物一指同。胡為一指分彼此,胡為一馬奔西東。人之富貴我富貴,我之貧困非予窮。三界唯心更無物,世中物我成融通。君不見千年之鬆化仙客,節婦登山身變石。木魂石質既我同,有情於我何瑕隙。自料吾身非我身,電光興廢重相隔。農丈人,幹頭萬緒幾時休,舉觴酩酊忘形跡。
15.回心院·剔銀燈
遼朝:蕭觀音
剔銀燈,須知一樣明。偏是君來生彩暈,對妾故作青熒熒。剔銀燈,待君行。
16.伏虎林應制
遼朝:蕭觀音
威風萬里壓南邦,東去能翻鴨綠江。靈怪大千俱破膽,那教猛虎不投降。
17.回心院·鋪翠被
遼朝:蕭觀音
鋪翠被,羞殺鴛鴦對。猶憶當時叫合歡,而今獨覆相思塊。鋪翠被,待君睡。
18.傳國璽
遼朝:耶律隆緒
一時制美寶,干載助興王。中原既失守,此寶歸北方。子孫皆宜守,世業當永昌。
19.回心院·換香枕
遼朝:蕭觀音
換香枕,一半無雲錦。為是秋來展轉多,更有雙雙淚痕滲。換香枕,待君寢。
20.回心院·掃深殿
遼朝:蕭觀音
掃深殿,閉久金鋪暗。遊絲絡網塵作堆,積歲青苔厚階面。掃深殿,待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