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樹為何獨青睞西安,更有一種集萬千寵愛享譽大名

2019-10-24   花樣長安

西安古樹名木何其多?

自2013年6月1日起實施的《西安市古樹名木養護管理辦法》以來,經過三次普查,西安境內的古樹名木有18658棵,其中500年以上的古樹有279株,而千年以上的古樹就有72棵,擁有量居全國城市第一。

圖片來源於網絡

傳說中鴻門宴中救過劉邦的的護王槐,樹齡2200歲。

圖片來源於網絡

魏晉時期,長於雞犬相聞的鄉村中的檜柏,樹齡1700歲。

圖片來源於網絡

唐末亂世中倖存下來的一株古槐,樹齡1100歲。

圖片來源於網絡

流連于山水之間的千年玉蘭王,樹齡1200歲。

西安古樹名木眾多,不能一一道來。如果有心的人喜歡,可以去找一本由西安市綠化委員會編寫的《西安古樹精粹》畫冊。內容詳實,拍攝一流,是一本集知識與美圖為一體的好東西。

細心的朋友能夠發現,西安的古樹名木之所以如此眾多,其實原因一看就知。

在中國古代,山川、河流、古木、猛獸無一不可成神靈,《禮記·祭法》說:「山林川穀丘陵,能出云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其中尤其對巨木古樹的崇拜為甚,這種古樹有靈的思想在《山海經》就有體現。

「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 郭璞 註:「建木,青葉,紫莖,黑華,黃實,其下聲無響,立無影也。」 ——《山海經·海內南經》

「建木,百仞無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實如麻,其葉如芒, 大暤 爰過, 黃帝 所為。」 ——《山海經·海內經》

在四川廣元三星堆出土文物中,就有一株青銅神樹文物,其上有枝葉、花卉、果實、飛禽、走獸、懸龍、神鈴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專家說是傳說中的扶桑,也有專家說是山海經中的建木。不管專家怎麼說,都說明了一個事實,中國古代,對巨木古樹的崇拜由來已久。

西安現存的千年古樹,有的在道觀佛堂、有的在山野鄉村,但無一例外的是,每一棵古樹都是有故事的樹。

也正是因為中國古代萬物有靈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得西安大批的古樹得以歷經千年的滄海桑田而得以倖存。

或許不是正解,但長安君就是這樣認為的!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古銀杏

說完了古樹得以倖存的原因,接著說說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西安古銀杏。


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先說明一點,陝西的銀杏樹並不多。

銀杏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後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現存活在世的銀杏稀少而分散,上百歲的老樹已不多見,和它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滅絕,所以它又有活化石的美稱。

時珍曾說∶「銀杏生江南,以宣城者為勝。樹高二、三丈。葉薄縱理,儼如鴨掌形 ,有刻缺,面綠背淡。二月開花成簇,青白色,二更開花,隨即卸落,人罕見之。」銀杏喜光樹種,不多見,生於海拔1000(雲南1500-2000)米以下,氣候溫暖濕潤,年降水量700-1500毫米,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地區生長最好的地區。

陝西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分配不均,降水的年際變率和季節變率都大,是不太適合銀杏樹生長的。

那為什麼古銀杏在西安又如此出名?答案和佛、道兩教還有些關係。

1、佛家聖樹

相傳釋迦牟尼在一株樹下結跏趺坐,靜思冥索,頓悟成道,創立佛教,從此開始了長達45年的佛教活動。由於他是釋迦族,故人們尊稱他為釋迦牟尼,而那株根據梵文「Pippala」音譯的蓽缽羅樹它還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叫菩提樹。菩提樹也就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聖樹。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為菩提樹是生長於熱帶地區的一種常綠喬木,並非隨處可見。所以唐代高僧就以適應性強、秋季滿樹黃葉的銀杏樹取代菩提樹,在我國各地佛教寺廟廣為栽植。

一則,銀杏樹壽命長,樹體高大雄偉,最能襯托寺院寶殿的莊嚴肅穆;

二則,該樹秋天滿樹黃葉,與僧人袈裟顏色融為一體,有不受風塵干擾的宗教寓意。這就是為何我國佛教名寺總有銀杏樹栽植的原因。它有著浩氣,昭示著靈氣的生成,不僅與古剎相映生輝,也令僧人和佛門弟子敬畏。

許多佛家寺廟用銀杏木材雕刻觀音座像或千手觀音立像,栩栩如生,尤其佛像指甲微薄如真,故佛家又稱銀杏為「佛指甲」。

2、道家仙樹

道教主張道法自然,提倡隱居修煉,認為「道生萬物,德育萬物,生生不息」,在道家看來,天下名山就是神仙的樂園。他們把天下名山分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喜歡在大小洞天和福地種植銀杏,稱銀杏為仙樹。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道教聖地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相傳道教始祖張道陵手植的一株銀杏樹,被視為鎮山之寶。該樹樹身長出許多向下懸垂,色澤如石,粗礪凝重,形態如槌、如錐、如筍,道人稱之為「白果筍」的樹奶。樹旁還專門修造了一座「銀杏閣」。

山東青島嶗山太清官院內銀杏樹頗多,其中以東堂房前的兩株最為高大,且都是雄樹,形神兼具,與日月永恆,據說與道家隱居修煉、去除私慾、淡泊寧靜、不娶妻室的觀念有關。

佛教與道教都敬奉銀杏,所以凡是寺廟都有孤植、列植或叢植的銀杏樹。倖存於我國一些偏僻寧靜山區里的「活化石」銀杏,不用特意栽植,在那裡也能構成景色宜人的自然環境,往往成為僧人修建寺廟選址的首選。

享譽大名的五棵古銀杏

古 觀 音 禪 寺 (古銀杏樹齡1400歲)

通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終南山古觀音禪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距今約一千四百年。古剎內有一株千年銀杏樹,據傳是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栽種。每年初冬,這株古樹都像身披金甲聖衣,風一過,滿地金黃,甚為驚艷,氣勢如虹,卻風姿綽約,引來大批遊客慕名觀賞。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地址:長安區東大街辦羅漢洞村

樓 觀 台(古銀杏樹齡2600歲)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被譽為「天下第一福地」的樓觀台宗聖宮中這棵銀杏古樹已有2600多年樹齡,相傳是由東方智慧先哲「老子」李耳在樓觀講經說道時親手栽植。仰觀古木,細思哲訓,感悟老莊之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地址:西安市周至縣宗聖宮向南1公里

百 塔 寺(古銀杏樹齡1700歲)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百塔寺為中國佛教三階宗祖庭,位於終南山北麓長安區王莊鄉天子峪口,地勢高敞,視野遼闊。東眺五台翠華,西覽草堂煙霧,南依巍巍秦嶺,北視關中平原。

百塔寺原來佛塔林立,現僅存古銀杏I株,高20餘米,樹圍10餘米,距今已有1700年,被譽為「中國第一銀杏樹」「千年活化石」。該樹現在樹高30餘米,樹圍18米,樹冠面積100多平方米。1999年日本三階教研究專家西本照真大師參訪百塔寺,稱讚此千年銀杏樹是「三階教興衰的活見證」。在古銀杏的北面樹前立有一個神龕,上寫「南無藥草樹林神金蓮寶位」,以此來供奉這位活菩薩般的千年銀杏。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地址:西安市終南山北麓長安區王莊鄉天子峪口

重陽宮(古銀杏樹齡880歲)

終南山下活死人墓 顯一代宗師王重陽

說起重陽宮,從50後到80後幾乎都知道。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金庸名著《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被拍成電視劇,全真派祖師王重陽的故事被廣泛傳播,故事發生地重陽宮也隨之聞名遐爾。

重陽宮,全稱大重陽萬壽宮,位於西安市戶縣祖庵鎮,是中國道教全真派祖師王重陽早年修道及遺蛻歸葬之地,享有「天下祖庭」之盛名。

重陽宮自祖師在此結庵修道,迄今已逾800餘年,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僅有王重陽首徒馬丹陽真人手植銀杏樹,還有明代侯圓方住持手植姊妹黃楊樹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地址:鄠邑區祖庵鎮

鹿苑寺(古銀杏樹齡1200歲)

參禪悟道真詩佛 臻於詩詞繡長安

據《藍田縣誌》載,文杏館遺址在寺門東。今有銀杏一株,相傳唐代大詩人王維字摩詰手植。王維在其輞川別墅親手栽植這棵銀杏樹後,即稱別墅為「文杏館」。這株銀杏原處鹿苑寺,樹即生在寺內。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地址:藍田縣輞川鎮白家坪鹿苑寺

以上五棵古銀杏可算做是西安古銀杏中的翹楚,除此之外小雁塔、香積寺、大興善寺、漢陽陵等處也是深秋看銀杏的好去處。趁著周末天氣好,快去看看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打油詩云:

藏在深山無人知

一朝出名天下聞

滿身盡帶黃金甲

又是一年杏黃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