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江南詩畫伊犁
新疆伊犁河谷是亞歐大陸乾旱地帶的一塊「濕島」,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草原遼闊,物產豐富,享有「塞外江南」、「蘋果之鄉」以及「天馬故鄉」之美譽。地處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點,素有「中亞綠洲」
那裡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
也有俊秀的河川;
既有恬靜悠然的牧場,
又有人神共織的農耕大地。
故有人說「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成立於1954年11月,轄塔城、阿勒泰兩個地區和11個直屬縣市,首府設在伊寧市,是全國唯一既轄地區、又轄縣市的自治州。通常所講的「伊犁」,是指伊犁州直區域(不含塔城、阿勒泰地區),面積5.65萬平方公里。
伊犁得名於伊犁河,史稱伊列、伊麗、伊里等名,清乾隆年間定名伊犁,素有「塞外江南」美譽。
在這裡,你不僅可以尋訪到《天山景物記》中描述的奇妙「仙境」,也可以領略戈壁的荒涼之美,更可以體會到綠洲特有的細膩風光和濃郁的民族風情;
有人曾在文中描寫圖開沙漠是「上蒼的一滴憂鬱之淚,不經意滴入這萬頃蒼茫的碧綠當中」。說它是一滴淚,是因為綠洲中的沙漠實在太少見了。
集現代文明和完美自然於一身的伊犁正向世人展現出她神聖、神奇和無窮的魅力。伊犁河谷是西王母之都,西極天馬的故鄉,是絲綢之路北線和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薈萃之地及中亞人種的展覽館。
伊犁河谷之美,源於雄壯俊秀的天山、
源於靜靜飄動的伊犁河、源於恬靜生活的人們。
雪山,這時我才體會到了伊犁河谷的宏大與肥沃。如果不是路邊挺拔的新疆楊和路上不斷的羊群提醒,眼前的一切如綠到江南!同車的司機自豪地說:「伊犁是新疆最富饒的土地,它的富饒來自於水量豐富的伊犁河和這裡寬闊的谷地
伊犁地區是由西北-東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脈與西南-東北向的南天山山脈夾峙形成的西部寬東部窄,西部低東部高,開口向西的三角形區域。伊犁谷地在中國境內東西長360公里,南北最寬處275公里。兩大山脈之間由東西向的中天山山脈分割成山、河谷、盆地相間的格局,形成了伊犁河谷、喀什河谷、特克斯河谷、鞏乃斯河谷四大谷地。而喀什河、特克斯河、鞏乃斯河最終匯成伊犁河,於是伊犁河谷成了伊犁地區最大的河谷。
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了人類活動,曾是大月氏國、烏孫國所在地,公元前60年正式納入祖國版圖。地緣優勢突出。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北道要衝,今天是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境內國...
塞 外 江 南
詩 畫 伊 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c21KW8BMH2_cNUgG0P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