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吉祥鳥」,從秦嶺飛向世界

2020-05-02     漢中發布


「翩翩兮朱鷺,來泛春塘棲綠樹。羽毛如翦色如染,遠飛欲下雙翅斂……」這首唐詩所描述的,就是如今棲息在大秦嶺的朱䴉。

4月20日,漢中洋縣紙坊街道文同村裡一棵30多米高的大榆樹上,一對朱䴉夫妻「紅紅」和「火火」守在愛巢邊,輪流孵化它們的3個「孩子」。樹下,是村民吉成軒家的兩層小樓。

在洋縣,這樣的大樹可不止一棵。溢水鎮劉莊村老漢任萬枝家門口有一棵松樹,樹上繁殖成活的朱䴉有40多隻。任萬枝和他的父親、兒子,20多年來一直守護著家門口的朱䴉。

秦嶺四寶—朱䴉 攝影:孫晉強

每到朱䴉繁育的季節,鄰居總能看到任家老少在傍晚搬來床,睡在朱䴉棲息的大樹下看護。「我爸怕朱䴉幼鳥從樹上掉下來,還在周邊拉起了『安全網』。」任萬枝的兒子任文明介紹,「以前我們就叫它『富貴鳥』。」

懷著對朱䴉的不解之緣,任文明退役後在洋縣華陽朱䴉保護站工作,續寫爺爺和父親傳下來的守護朱䴉的故事。

秦嶺里的老百姓相信,朱䴉是「富貴鳥」「吉祥鳥」。他們知道,有朱䴉的地方有好生態,有好生態的地方有好生活。不噴農藥、不放鞭炮、不用化肥,成了朱䴉棲息地附近百姓的共識。

留住了青山綠水,也就留住了朱䴉賴以生存的根基。

在三秦兒女39年來的默默守護下,朱䴉種群數量從7隻增加到4000隻。近到洋縣周邊15個縣區和秦嶺以北的銅川,遠到韓國、日本等國,都有朱䴉靈動飛舞的身影。朱䴉從漢中盆地飛向黃土高原,從大秦嶺飛向世界。

資料圖

2019年的G20大阪峰會期間,以「友好之輪 和美世界」為主題的朱䴉文化展在日本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館開幕,朱䴉翩然出現。

和朱䴉一同出現的還有幾樣特殊的展品:1件日本友人贈送的朱䴉泡沫模型,1份學校友好交流協議書,1件帶有朱䴉圖案手工草編,2把繪有朱䴉圖案油紙傘,4把繪有朱䴉圖案手工扇。平時,這些物件,都妥善地存放在洋縣南街小學裡。

朱䴉文化展向世界訴說著中日兩國共同保護朱䴉的故事。

日本贈送的朱䴉泡沫模型最初的主人是日本中國朱䴉保護協會會長村本義雄,當他再見模型時,感慨萬千。村本義雄住在日本石川縣羽咋市的山上。他特別喜歡走進大自然,那裡離朱䴉更近。家裡最醒目的,就是朱䴉的模型、海報和中日兩國國旗。

年輕時,村本義雄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去野外觀察朱䴉,呼籲人們保護朱䴉。1970年,他的家鄉失去了最後一隻野生朱䴉。

23年後,洋縣山中,時年68歲的村本義雄經過6小時的林間跋涉,再見朱䴉,熱淚盈眶。這位老人為中國的朱䴉保護捐贈了大量資金。他經常將自己裝扮成朱䴉的樣子,在日本街頭為保護朱䴉宣傳。「我想把中國這些年來是怎麼保護朱䴉的,中國小孩是怎麼接待我的,以及我與他們之間是怎麼交流相處的故事都告訴給日本的孩子們。」

這些年,朱䴉「華華」「樓樓」「關關」相繼落戶日本。「白石」和「金水」從洋縣「飛」向韓國昌寧郡朱䴉復原中心,它們與當地的26隻朱䴉合群,改善當地朱䴉因近親配對導致的遺傳問題。

從大秦嶺飛向世界的朱䴉越來越多。藍天下翱翔的翩翩倩影,為我們描繪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人友愛共存的美好畫卷。如今,走進大秦嶺,可以聽見朱䴉的聲聲啼鳴。鳥鳴聲里,是中國故事,是友好交往,也是生命讚歌。(記者 陸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bxo53EBfGB4SiUwtK7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