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范仲淹(二) 寒門進士

2019-09-24   赤野離騷

《睢陽學舍書懷》

白雲無賴帝鄉遙,漢苑誰人奏洞簫。

多難未應歌鳳鳥,薄才猶可賦鷦鷯。

瓢思顏子心還樂,琴遇鍾君恨即銷。

但使斯文天未喪,澗松何必怨山苗。

在應天書院的范仲淹,除了讀書之外也會寫詩感慨,鷦鷯(jiāo liáo)是一種體型特別小的鳥,就是比麻雀還小的那種,澗松指的是在溪流邊長不大的松樹(但因為文人多次引用後來變成專指懷才不遇的人),范仲淹可能他認為自己的學識還未精進,所以用這些小物來形容自己。

但是另一方面,琴遇鍾君指的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指的是人生遇知己,他還用帝鄉和鳳鳥來隱喻自己希望能為帝王所賞識。

但是當帝王真的來到他門前,他卻並未展現出別人認為他該有的興奮,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趙恆率領文武百官去往安徽亳州朝拜道教太清宮的路途中,經過南京(商丘),當時的百姓無不是爭搶著去一睹龍顏,尤其是那些應天書院的學生們,那位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給他們洗腦的皇帝,他們更是想見!當所有人都興奮的準備出門迎駕的時候,只有這個書呆子范仲淹一個人坐在那裡無動於衷一個人默默念書,同學們知道他內心是渴望有一天站著皇帝面前的志向的,於是就問他這個大好機會能見皇帝為何去不?他默默的回答了一句:「將來再見也不晚」。

這話要是實現了那就是自信,沒實現那就是打臉,將來這些學子混到官場都能把他當做笑話來看!但是歐陽修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麼這麼見到皇上對於他自己的理想並無任何幫助,另外也說明這人確實是不合群的。

而就在第二年他就將他自己的預言實現了,大中祥符八年范仲淹通過了科舉考試成為進士,當時他還是用朱說的名字登的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這個名次和他日後的成就比起來,要比喬丹的第三順位和科比的第二十六順位傳奇勵志的多了!

在參加殿試的時候他見到了真宗皇帝的真容,宋朝的時候那些高中的進士們會坐著花車在汴梁城中遊行,他看這身邊這些同他一起高中的學子們,都是名門之後而且都是二十歲左右,他自己那個時候二十七在這些人這裡顯得年級大了許多,於是他吟唱道:「長白一寒儒,名登二紀余」。

這個時候的他有自卑也有自戀,自卑就是他自認是寒門和其他人不同,自戀的也是他是寒門和別人不同但卻同樣可以金榜題名。

這樣的他也就不正好能夠代表宋真宗《勵學篇》的精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