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讀十二年又多一個月,大概就像一場裡程突然增加的賽跑,最後比拼的大概就是耐力了。
文 | 敖瑾 張峰 編輯 | 盛倩玉
靴子落地,2020高考推遲了。3月的最後一天,教育部發文宣布,2020年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湖北省、北京市則可以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研究提出本地區高考時間。
算一算才發現,原來,這屆高三生「生於非典」,又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迎來第一次「全面延遲的高考」。
這屆考生:生於非典,考於肺炎
得知高考時間的推遲消息後,有人先翻看了一下黃曆,「掐指一算,確認今天不是4月1日。」
高三的馬燁,在微博上默默點贊了一條微博。這條微博的內容是,「高考確定延期一個月,我有點慌……像要處死了突然刀下留情。」
本來,在2月27日,高考倒計時的日曆就已經翻到還剩100天了。現在,一整個3月過去了,高考倒計時卻還剩下98天。
倒計時的板子,展現出阿拉伯數字的博大精深。網友們不禁唱起,就當是一場夢,醒來之後……
事實上,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個月」,部分考生的感覺是「窒息」。高考延期到7月,要在三伏天大汗淋漓地做卷子,高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高烤」,畢竟並不是每個學校的考場都有空調。
廣西一名高三生劉芸說,高考推遲到7月份,就意味著無縫連接的出成績、填志願、被錄取、打包上大學,還意味著強撐出來的意志力,還得繼續再強撐個一個月。
對於她來說,「憑空多出來一個月就相當於死緩,對我來說每一秒都是煎熬,也別說我太悲觀,你先來承擔一個月的壓力。」
但玩笑歸玩笑,也有些考生對多出來的30天倍感珍惜。廣東西部地區考生王倩說,「多了一個月,360小時,21600秒,其實真的可以改變很多。」
寒窗苦讀十二年又多一個月,大概就像一場裡程突然增加的賽跑,最後比拼的大概就是耐力了。
專家:安全第一,公平至上
粵西一所中學高三畢業班班主任葉雯告訴記者,多一個月的時間「掙扎」,對學生來說,「總歸是個好消息。」
葉雯認為,「對我們這邊的學生來說,多一個月時間在校,可能他們的結果會好一點,因為他們自覺性太差了,如果在家學到四月底,六月馬上開考,估計涼涼。」
就在前天,葉雯任教的學校剛剛完成了一次「電子月考」,老師在線上發電子試卷,學生用列印好的答題卡做完試卷後,拍照提交到小程序,然後由老師進行網上閱卷打分。儀式感滿滿,但效果畢竟難比線下面對面的學習、複習。
至於高考延期事實上對考生最後的考試結果有沒有影響,葉雯則認為這不太好說。「我們很多老師的看法是,高考志願填報看的是排名,全省統一安排的情況下,對學生最後的結果影響其實不大。」
中國教育在線主編、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陳志文告訴記者,從技術角度而言,高考延期似乎沒有太大必要,因為高三目前基本都是進入複習備考階段,網上教學其實可以解決疫情期間無法線下開學的問題。
「但從安全和公平的角度來說,高考延期則有著重要意義。」陳志文分析指出,雖然疫情的影響是普遍的,從備考角度看,對所有考生都造成了影響,這種影響對所有考生是公平的。但從微觀角度看,並不完全如此,尤其是城鄉之間。
「大城市無論學校還是家庭,網絡與相關的技術裝備,包括家長素養都比較高,顯然處於競爭的優勢地位。對於鄉村學生,無論從網絡還是硬體角度看,都處於劣勢,在家備考與上課效果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對於部分邊遠地區,家境貧寒的考生來說,影響是直接的。哪怕是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人受影響,備考也是存在不公平的。那對於這個競爭,我們要兜住這個底。」
多國相繼推遲統一考試時間
而受疫情影響推遲的,並非只有國內的高考。3月20日,英國教育部宣布取消今年的GCSEs、AS、Alevels等升學考試。3月27日,俄羅斯方面也宣布推遲國家統一考試時間。3月31日,韓國政府宣布2020高考將推遲2周至12月3日進行。
此外,托福、雅思、GRE,包括CFA接下來幾個月在國內的考試安排也都已經取消。
此前教育部已經多次就高考時間安排做出回應,但並未給出具體時間。2月1日,教育部應對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在《新聞1+1》節目中表示,高考還有一段時間,根據疫情的發展一定會做出相應的安排,今天來討論這個問題還有點早。
葉雯告訴記者,此前她看新聞,一度覺得今年高考大機率不會延期了,因為疫情相比2月份形勢有所好轉。但3月以來突然增加的境外輸入病例,讓她覺得一時半會兒可能還是無法復學,這導致高考延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月14日,王登峰再次接受《新聞1+1》的採訪,指出教育部對於高考安排非常重視,正在廣泛徵求相關部門各個省區市,包括考生代表和考生家長的意見,近期教育部會作出決定。直至3月31日,教育部發文宣布,2020年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湖北省、北京市則可以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研究提出本地區高考時間。
恢復高考以來,考試時間在最初兩年並不固定,1977年為11月-12月,1978年為7月20日-23日。但1979年至2002年,除了1983年曾改為7月15-17日,高考時間一直固定在7月7日-9日。
到2003年,因為「非典」疫情影響,不少學校都推遲了開學,但當年的高考不但沒有因為「非典」推遲,反而提前了一個月。不過,當年高考時間提前,並非臨時決定的。在非典疫情前,教育部經過調研,為了解決高溫天氣和自然災害對高考的影響,在2001年時就決定將2003年的高考設在6月7日-8日進行。此後,高考時間就穩定在了6月。
從恢復高考後的考試時間來看,高考都沒有推遲一個月的記錄,即便是在2003年和2008年,高考也沒有因為疫情或者自然災害而推遲。
多年後,這屆高考生在看到「歷史上哪一年的高考曾因疫情史無前例地被推遲」的問題時,或許會嘴角微微上揚,自信地回答,「這一題,我會……」
來源|南都周刊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AIeNXEBfwtFQPkdhUz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