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發燒友們可以進來一下,瞄一眼洛杉磯音響展

2019-06-13     隨口說美國

原創: 自由君 無限空間 今天



(磁懸浮唱機,忽略唱針位置)

「攝影毀三代,音響誅九族」,說的就是玩音響和攝影是極度燒錢的,事實也是,我身邊接觸更多的,一旦玩進去,就免不了為了一點點的提升,而耗費大筆金錢,所以我們互相調侃把這種讓身邊朋友感受攝影與音響的美好而玩進來的行為,叫做「入坑」。

「入坑燒錢」不可取,怕「入坑」而不敢接觸,其實也是不可取。很多美好的事物,只有自己感受了,那些別人說了千萬次的體驗,你才有同感。

先帶大家去一下一年一度的洛杉磯音響展吧,今年會展在長灘的Hilton Long Beach,這個場所不是固定的。不過酒店的確是辦這種音響展的好地方,每一個房間都可以是一個不錯的聽音室(稍作調整)。


一流的音響品牌很多,但往往發燒友心中的都是各不相同。

同去的朋友,認為瑞士的CH Precision是他心目中最棒最穩定的。



但是CH是不出唱機的,

所以配了Technics,松下旗下的一個老牌子了。

Technics是很精準的一個唱機,

但是用了電動馬達,很多人還是喜歡機械的。

與唱機在一起的就是電源盒子

大部分是合在一起的,

發燒級別的設備,為了減少電源的干擾和震動

都一個個地分離出來

這個唱機其實基座分成3塊

注意看的話,它的唱臂也在不同平台上


這是一個希臘品牌,

在中國不是很知名

這是一個後級。

為了保證穩定性,減少震動

這些頂級的設備,用了整塊的鋁合金切出來

小小一塊,用雙手都難移動


很多人玩音響到後面,就開始玩電源了

也就是儘可能地減少電流對於音質的影響


這個牌子是最近比較熱的

這是數碼的功放合併機

現在的確是從唱機時代進入數碼流時代了


看到這個壯觀的前級後級了吧

科普一下

大部分的功放,小小一個鐵盒

就把左右音響的前級和後級集成在一起

高級一些的呢,

最多把前級和後級分開

或者把左右音箱的功放分開,

就是一個功放推一個音箱

而這個發燒級別的

是四個分體膽機,把前後級左右音箱都分開了


這是個美國牌子

就是做功放的,

但這次也看到音箱了


這張圖片,有價值的是這個架子

很多高端的音響架子

中國也慢慢開始能夠製造了

裡面的音響設備中國還很難涉及

但是這個架子國內還是可以製造的

很多來中國的美國發燒友

都懊惱不能拎這些架子回來

太重了


音響是個系統工程

並不是說分開很複雜的就好

而合成在一起的就不好

因為一旦分開,線材上又有考究

而合併機的好處就是少了一些線材連接上的困擾



這是一個很有名的德國產品

數碼合併機


這是個開片機

磁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還能再發燒友中保留下來的

估計就只有這種開片機了

這個牌子是翻新各種老開片機


這個木質的音箱有感覺吧


Legacy,被說成是「真實反映管風琴」的聲音

也的確是我當天聽到最能沁人心扉的

細細一看果然是有自己特色的


在音箱的高音與中低音之間

加入了這種錫箔片



這個音箱有感覺吧,


這個設備品牌是做什麼的呢

居然是做電源接頭的


這個是國內據說很頂級的一個品牌

但在美國,只能說是眾多好品牌中的一個


壯觀的長條排列音箱


左邊這個打開讓你看的,是個分頻器


這個,一個小品牌的唱機

有現代感,各種平衡準確度都很高

看過太多古典唱機後

看一眼這種現代感的唱機


懸浮唱機,絕對是個概念引進

但也是說明發燒友們在追求平衡與穩定的路上

多麼執著


這是發燒友們自己手工做的各種設備

然後標上自己的品牌


都是發燒友們自己的設備品牌

手工製成品

發燒友們對於音場的追求總是無止境的

與鬥茶相似,

每場音響發燒友的聚會都有著各種「比拼」

比如發燒友中某位搞了一套設備

圈內就會約好一場聚會

來的人會帶上各種自己的裝備

線、分頻器、時鐘等等

然後用一台設備搭配不同的輔件

去感受不同的變化

這裡就特別體現音響發燒屆的獨特性了

就是

每個人對於音場的感覺是完全不同

所以在音響屆永遠有那種「割袍斷義」的

因為感受不同而引發的朋友間的爭論



我們聽友中估計也不少音響愛好者,

可以翻聽我3年前做過的一期節目

2016年的《帶你走進美國音響發燒友的家庭》

裡面聊了很多美國發燒級設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StCmwBmyVoG_1Z5Q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