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齋中,茶香墨韻書里芳華

2019-07-25     樂想家

一間小小書齋,宛若凈土,走進它,便足以撫慰一切疲憊。

在書齋中,茶香墨韻書里芳華,中國人骨子裡的風雅,都悄然刻畫。


古代文人好師法於自然,將萬物帶給他們的神和韻,植入茶香墨韻的小小房間裡。

當你走進書齋,就像走進了一個文人的精神空間,而裡面所存在的也正好是一種生活品味。

書齋最是養性之所,養性又必屬花草。如蘭,如菊,如松柏,皆是君子寄託情懷之植物。

古人講,入香蘭之室,則久而受其香。在與美好植物相處的過程中,人的內心也會發生改變。

長物清懷,遊學研藝,便不覺室外深露濕蒼苔。人懷清趣,開闢鴻蒙,便但見春如繁花恰自來。



一間小小的書齋,是漱洗塵心的道場。

趣味的清雅與低俗是人所定義的價值,而非事物本身的特質。但評判體系的形成,卻往往與自身的修養有關。

先人談修養,有「居於仁,而後游於藝」之說,「仁」以養性,「藝」可養心。

自然界中的花草林木,其所現之形姿對文人產生了吸引,其所蘊之精神與高士形成了共鳴,古賢們就會將它邀入園內、伴於齋中、請至案上。



『 菖 蒲』

菖蒲性喜陰濕,養時多不見日。秋冬嚴冷,百草爛死,菖蒲卻依舊「細如毛髮綠毿毿,寂寞無人共歲寒」,縱便風饕雪虐,亦愴然獨馨。

《浮生六記》裡頭芸娘就將菖蒲子放在炭上,然後拿米湯養,成盤後放在案上賞玩。

寒瘦英姿,幽人賞其形也;凌霜傲骨,先賢取其志也。誠如君子修身,任困窮而浩氣猶存,歷寒苦而貞志不移也。











『苔 蘚』

茶室里那種綠茸茸、碧茵茵的苔蘚景象,將陋室景色之雅,環境之清幽襯托得淋漓盡致。突然間,陋室不陋並且充滿生機。

嬌小的苔蘚與中國人之間的感情,經歷了上千年的歷練,方才有了生命和精氣神,有了獨立的人格,也豐富了中國人的審美世界。










『 文 竹 』

文竹是具有極高的觀賞植物,可放置客廳、書房,凈化空氣的同時也增添了書香氣息。

文竹名兒實在好聽,人家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但竹子太大,也不好搬進茶室,說不準當時看到這個也著實有竹子風骨,於是取名「文竹」。


在書齋中,茶香墨韻書里芳華





『 銅錢草 』

銅錢草,名字倒是一股銅錢丑,貌似與清雅搭不上編。但銅錢草的青翠圓融,臨水而生的仙氣,倒是讓人無所謂其名。








『 蘭 花 』

百花界裡,出花蕾到花兒開放,快則幾分鐘,慢則幾日,唯有蘭開一花,得四時之宜,小巧之身。

蘭花宜臥於桌案,淡淡的幽香,常會在你不經意間悄然而至,又在你不經意中飄逸而散,留下的卻是無窮的回味和清清的餘音。

時代在發展,同時藝術也一定是跟著時代變化著的。

蘭草用顆粒植料種植,既保濕又透氣,適合蘭草根部的生長,這就與古人的植料有別,因此蘭盆造型也得變化,變化之中仍然具有文化性。







『 鐵線蕨 』

鐵線蕨有「小銀杏」之姿色,由於其畏乾燥及強烈光照,須放置到沒有陽光直射的地方養護,茶室就顯得再合適不過了。

鐵線蕨好養活,線條也極美,放在茶桌上也是野雅。








『 碗 蓮 』

碗蓮,想像在茶桌的瓷碗之中,開出蓮花,其素雅之境,方寸之間盡顯。

盛夏苦熱,碗蓮開了頓覺心裡涼爽了許多,這也許就是大自然在這個難熬的季節里賞賜給我們精神的補償。





碗蓮的花似桌球那麼大,超小可愛。她的葉與花大小相似,浮在水盆面上,星星點點。

通過葉莖伸向盆底的泥土裡,細細長長蕩漾在水中,好似春天裡微風吹起的柳絲,花、葉、莖組成曼妙的韻律。

蓮是水中仙子,是盛夏的美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_rhXm0BJleJMoPMeP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