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給生病兒子提「吊瓶」,卻因姿勢火了!看完有何感想?

2020-07-28     群美育兒

原標題:爸爸給生病兒子提「吊瓶」,卻因姿勢火了!看完有何感想?

寶寶的存在對於家庭來說,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尤其現在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會更加重視,生怕寶寶磕了碰了,如果孩子有一點問題,爸爸媽媽們就別提多緊張了,聽之任之形容這個時候的父母,再合適不過了。

這不前段時間有個萌娃住院,爸爸跟在後邊提吊瓶的視頻,火遍了整個網絡。雖然寶寶當時在掛吊瓶,但是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還是很好的,不緊不慢的走在醫院走廊,後面跟著的就是他爸爸,謹慎小心地為他提著吊瓶,一步都不敢落的跟在後面,儼然小傢伙的「跟班」。

說歸說笑歸笑,寶寶在打吊瓶的時候,父母還是儘量不要讓他們在外邊亂晃,一來怕有別的人撞到孩子造成二次傷害,再一個寶寶如果手舞足蹈動來動去,很容易鼓針,孩子要是再被扎一次,更讓人心疼。

當然這個爸爸還是比較負責的,而且也非常的細心,因為寶寶的身高比較矮,爸爸也害怕會牽拉到針頭,於是將掛吊瓶的杆子特意傾斜了一下,雖然只是一個小細節,看得出來老父親還是很暖心的。

那麼孩子在打吊瓶的時候,父母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1.安撫孩子的不安情緒

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像這個萌娃那樣,淡定的散步,接受自己打針的事實。往往孩子在進醫院準備打針的時候,會格外的害怕,伴隨著哭鬧和抗拒的行為。這個時候父母不要再訓斥孩子,要在旁邊安撫孩子的不安情緒,幫助醫生更好更快的做完診斷和治療。可以用一些玩具或者零食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儘快熟悉醫院的環境,不再那麼害怕。

2.不要讓孩子隨便亂動

不管是在打針前還是在打針後,隨便亂動很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本來孩子的血管就比較細,再跑來跑去或者動來動去,很容易讓打針的創口感染,或者直接鼓包,這樣治療的效果達不到,孩子也格外難受。必要的時候可以給孩子玩玩手機看看動畫,分散一下他們的注意力,這個時候威逼利誘的各種手段都可以用上,只要他不亂動,怎麼都好說。

3.給孩子準備些零食和熱水

本來掛吊瓶的時間就比較長,小朋友要等待的時間就更久,時間長了就會肚子餓,如果父母提前把孩子的零食準備好,可以讓孩子更快地恢復體能,避免出現意外情況。

輸液的藥物進入身體之後,小朋友的手和肚子會變涼,適當的喝一些熱水,或者採取一些保溫手段,能很好的緩解身體的寒冷,孩子不會太難受。

-----END-----

每當看到孩子生病扎針的時候,父母都會格外的心疼,恨不得替孩子受這份罪。多數的小朋友免疫力比較弱,去醫院扎針的情況還是比較多的,這個時候父母要做一個合格的「後勤保障員」,為孩子排除緊張的情緒,準備營養可口的食物,這樣小傢伙的心情也能稍微愉快一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SPBlHMBpJjknVhJj5cM.html